雅安市檢察機關全面推廣未成年人「110」指揮中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百姓生活網雅安訊(鍾錦鳴 記者 羅陽) 今年以來,雅安全市檢察機關在開展未成年人刑事執行檢察、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試點工作中,立足檢察機關對行政執法的監督職能,撬動行政機關履職盡責,構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進行了有益探索。通過構建未成年人的“110”指揮中心,作為信息交流中心、指揮運行中樞、評價考核主體,實現未成年人信息司法與行政機關的無縫銜接,通過暢通信息渠道、破解評價難題、創新工作方式、納入片區試點等手段,在全市各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得到高檢院、省院的充分肯定,在全省試點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檢察日報》、《四川日報》、《人民權力報》及高檢未成年人微信公眾號專題進行報道。

一、創新監督方式,構建保護新體系。中部片區雨城區院與區教育局、公安局、食藥監局、文旅體新廣局、民政局、司法局等六家行政單位會籤《雨城區構建“行政與司法無縫對接,建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制度實施意見》,建立未成年人保護“110”指揮中心。以“未雨情”工作室為信息交流中心、指揮運行中樞、評價考核主體,實現未成年人信息司法與行政機關的無縫銜接,借力社會力量全面綜合保護未成年人,融入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納入政府對行政機關的績效考核,確保了實踐效果。該院成功辦理的全市首例李某某監護權撤銷案,以未成年人信息的“110”指揮中心為依託,迅速獲悉李某某“棄嬰”事件的全部情況,發揮派駐檢察官提供法律意見、召開聯席會議迅速分流處理、檢察機關發揮決策評價等優勢,有效解決行政部門間撤銷監護權申請主體存在爭議的問題,通過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職能部門依法履職、檢察機關出庭支持起訴的方式,成功辦理李某某監護權撤銷案,切實維護被遺棄嬰兒的合法權益。

二、跨越地域限制,凸顯協作優勢。結合跨區域集中管轄實際,不斷深化區域內檢察機關的協作範圍,市院制定了《跨區域未成年人集中管轄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對片區內開展刑事執行檢察的配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協作、行政執法監督線索移送、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的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作出規定,落實片區內檢察院間的責任分工、協調配合、資源共享、有效銜接。雨城、名山兩地檢察院率先通過兩地檢察院與行政機關協調配合,打通區域界限,簽訂了《雨城區、名山區共建“行政與司法無縫對接,建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制度實施意見》,以中部片區“未雨情”工作室為信息傳遞樞紐,實現片區內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信息的無縫對接。目前,雨城區院已將集中辦理刑事案件中發現的名山區未成年人王某、翟某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線索移交給名山區未成年人“110”指揮中心,建議由名山區教育局認真落實《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確保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北部、南部片區積極搭建區域內行政執法監督線索移送平臺、強化區域內檢察機關協作方式、創新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的方式方法,不斷充實和完善未成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建設。

三、全市同步推廣,完善制度建設。未成年人保護“110”指揮中心全市推行以來,北部、南部片區各試點院分別在雨城區院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工作實際,延伸對行政機關監督職能,擴大未成年人信息的“110”指揮中心成員範圍,將關工委、婦聯、公安、法院、質監、衛計等門列為成員單位,細化工作內容,截止7月底,三個片區八個基層院已分別同當地政府法制辦、團委及行政單位共同會籤文件,共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支持體系。北部片區側重開展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學籍管理監督,監護侵害和監督缺失工作、涉未成年人相關產品質量檢查工作;南部片區側重開展對在校學生食藥品安全、未成年人疫苗安全執法監督工作、未成年人禁(限)入場所執法監督工作;其中天全、蘆山、滎經縣院分別與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會籤的《關於加強未成年人監護侵害和缺失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作機制(試行)》和《關於共同維護全縣在校學習食品安全的協作辦法》,融入未成年人保護“110”指揮中心工作,進一步深化和豐富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支持體系建設。

四、拓寬線索來源, 提升監督質效。

未成年人“110”指揮中心制度,充分利用檢察機關在兩法銜接工作中的法律監督和樞紐作用,打通司法與行政機關信息對接渠道、充分發揮檢察建議的作用,撬動行政執法機關切實擔負起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職責,與行政執法機關形成工作合力,共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體系。制度運行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收集信息120條,通過審查核實屬於影響未成年人健康信息95條;參與行政機關研討疑難重大案件9件,依法向行政執法機關發出檢察建議13份,涉及未成年人民事向法院提出支持起訴1 件。中部片區雨城區院通過接受12309電話反映田家炳中學外大量小攤販向學生出售自制食品,存在衛生隱患問題,依法向食藥監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對食品攤販管理;針對該校門口路某某早餐店出售油條鋁殘留量超標問題已通過公益訴訟立案1件。南部片區漢源縣院針對“110”指揮中心接群眾舉報的無證經營“黑網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網問題,聯合公安局、文新廣局組成執法小組,現場查獲8臺電腦,4名未成年上網人員。縣公安局、文新廣局對該“黑網吧”作出警告處罰,並責令限期拆除。針對網吧容納未成年人上網現象嚴重的問題,漢源縣院向文新廣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職能部門加強對網吧的監管力度、強化網吧管理人員的法律培訓。

五、深化部門協作,參與社會治理。將司法與行政機關聯合執法長效機制、聯席會議制度融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形成執法監督合力,深化法律監督效力。全市三個片區試點院多次聯合食藥監、衛計委、工商質監、公安、教育等部門在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對食品店、餐館、文具店、旅館等進行不定期督查,針對督查過程中發現的,疫苗安全隱患、旅館入住檢查不規範、學校辦學、管理等方面的盲區和監管漏洞,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目前,已提出防治建議7條,介入涉及學生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案件2件,與校方負責人、家長、學生代表等開展座談會15次。市院、雨城、寶興、漢源、石棉縣院針對在長春長生疫苗事件發生之後,聯合縣食藥監局、衛計局開展疫苗安全專項執法檢查活動,並針對檢查中存在的疫苗問題提出相關意見建議,發出書面檢察建議1份。北部片區天全縣院針對人大、政府開展的學前教育專題調研活動中反饋的幼兒園無證辦學、幼兒園食品、消防、校車安全隱患等問題,召集相關職能部門聯席會,以督促行政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全力改善該縣學前教育問題。

六、積極建言獻策,服務工作大局。三個片區試點院以執法辦案為依託,瞄準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行政執法線索,精準發力,通過發出檢察建議、撰寫專題報告和向黨委政府彙報的方式,爭取黨作為政府支持,確保行政執法監督取得實效。中部片區雨城區院辦理的彭某強姦幼女案,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和網吧管理問題,向區文旅新體廣局發出加強網吧管理的檢察建議,向區教育局發出大力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的檢察建議,獲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已將該兩個問題的整改列入雨城區加強青少年道德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名山區院針對辦理的5起“黑校車”案中發現的校車安全運營問題和學校安全教育宣傳問題,向交通局和教育局發出檢察建議,同時撰寫《雅安市名山區人民檢察院結合辦案對“黑校車”非法客運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引起市委、省委高度重視,經雅安市委書記蘭開馳批示後,雅安市已全面開展“黑校車”專項整治活動。北部片區寶興縣院聯合縣教育局、縣關工委成功勸返義務教育階段輟學赴寺廟學習藏教文化藏族少年,針對少數民族未成年人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問題向縣教育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教育局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專項檢查活動,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目前,該項活動已在該縣範圍內全面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