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河南省首例檢察機關直接起訴的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開封開庭

「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

河南省首例檢察機關直接起訴的

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開封開庭

「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
「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

近日,開封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杜喜增非法佔地破壞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本案系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核同意提起的河南省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

「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
「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民行處牛曉麗處長及省院民行處幹警,全省19個分市院部分民行幹警,開封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少斐及全市兩級院民行幹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及媒體記者等200餘人觀摩庭審。

公益訴訟

本案由尉氏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行刑事公訴職責時發現並移交民行部門調查。

案情梳理:

  • 2015年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交公司)中標承包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至周口西華高速公路二期部分工程。

  • 2016年1月14日,川交路橋機西高速二期項目部與李書增簽訂土方供應合同,同年2月12日,李書增與杜喜增簽訂《土方轉讓協議》,約定將李書增與川交路橋機西高速二期項目部的土方供應工程轉讓給杜喜增。

  • 2016年3月,杜喜增在未辦理臨時佔用林地和取土許可手續的情況下,委託劉尉帥在尉氏縣大營鄉祝家村北崗地挖掘取土,並供給川交公司機西高速刁段墊路基使用,嚴重破壞林地生態環境。尉氏縣人民法院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杜喜增、劉尉帥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貳萬元。

  • 2017年8月,經河南省生態環境司法鑑定中心鑑定,確定被破壞林地資源面積為50.31畝,非法取土總量為85518.4m³,場地內最大開挖深度約6m。非法開挖土方行為直接導致開挖區域林地生態環境的不利改變,以及該區域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破壞,此次生態環境恢復項目總投資估算費用為380.09萬元。

尉氏縣人民檢察院將本案報送至開封市人民檢察院後,開封市人民檢察院於2017年9月7日立案,經訴前公告程序,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核批准,2018年5月10日向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公益诉讼」河南省首例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开封开庭

庭審中,公益訴訟人與川交公司圍繞被告是否承擔侵權責任等爭議焦點展開激烈辯論。川交公司辯稱其將辦理臨時佔地取土審批許可手續的義務轉給了李書增,杜喜增不是合同相對方,川交公司不應與杜喜增共同承擔侵權責任。公益起訴人從《森林法》、《土地管理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證人證言、鑑定意見等方面,充分論證了被告杜喜增、川交公司在未依法辦理用地審批和取土許可的情況下,非法佔用林地肆意挖掘取土,造成50餘畝林地毀壞殆盡,生態環境被嚴重損害的惡劣後果,且主觀具有共同過錯,依法應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公益訴訟人在最後陳述中呼籲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在依法治國總體目標下,發揮檢察機關在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強環境司法保護的監督作用。希望有關部門能依法充分履行職責,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公司企業能在經營壯大中切實做到保護環境、綠色發展,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田園風光。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讓天更藍水更清林更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