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維度讀透《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的投資智慧都在這篇文章里了

九个维度读透《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投资智慧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九个维度读透《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投资智慧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來源:撲克投資家(ID:puoketrader)

《戰勝華爾街》是彼得·林奇專門為業餘投資者寫的一本股票投資策略實踐指南:林奇本人是如何具體實踐自己的投資方法、如何選股、如何管理投資組合,從而連續13年戰勝市場的?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讀完《戰勝華爾街》這本書之後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感受。

本文精選了九篇讀後感,以供撲克投資家的朋友們交流、借鑑。

一、彼得·林奇的實戰經典

如果說《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是為業餘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可以戰勝專業投資者的投資思路,是林奇投資“道”的思想傳播,那麼這本《戰勝華爾街》就是林奇投資“術”的策略展示,是具體到選股到買股、持股的實戰兵書。

本書一開篇繼續宣揚業餘投資者比專業投資者業績更好的理念,並舉了波士頓聖阿格尼斯教會學校的7年級學生創造的業餘投資業績令華爾街專業投資人士自嘆弗如。但是沙盤上推演和真正刺刀見紅還隔著天和地一樣的距離,尤其是股票市場中情緒的影響對於投資者操作的影響不可小覷。

在第7章,林奇告訴了我們他的股票投資之道—“藝術、科學與調研”:“選股根本無法簡化為一種簡單的公式或者訣竅,根本不存在只要葫蘆畫瓢一用就靈的選股公式或竅門。選股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但是過於強調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非常危險的。……我選股的方法是,藝術、科學加調查研究,20年來始終不變。”林奇說他的公司研究方法,與新聞記者的調查方法差不多:“大量閱讀公開信息,從中尋找線索,從分析師和董秘等這些中間人那裡獲得更多的線索,然後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來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裡去實地調查。”實際上就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林奇很重視對公司的實地和電話調查。

比如在投資La Quinta酒店時,出差時專門去住酒店,試試床墊的結實程度。再比如投資美體小鋪時,林奇會不定期打電話給美體小鋪的首席財務官詢問公司業務發展情況。前一種調查研究但凡用心的人都能去實踐,後者這種直接諮詢企業管理者恐怕是大基金經理才有的特權。而無論如何,調查研究對於林奇選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你瞭解的細節越多,你對公司的分析越透徹。”惟其如此,“就越少依賴別人,越能客觀地評價別人給出的建議。”。“千萬不要隨意買入你既陌生又不瞭解的公司股票”,林奇堅持認為只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是一種良好的投資策略:“只專注於瞭解自己能力所及的幾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買入賣出限制在這幾隻股票以內,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投資策略。”

在第4章和第6章,林奇回憶了他在麥哲倫基金創造的輝煌業績。可以看到林奇的股票投資之道並非一成不變的,他從早期的重點選擇小盤成長股,到後期重倉大盤藍籌、甚至是週期股,併到後來購買挪威、日本等海外公司股票。他的投資標的似乎總是再變,而其買賣股票的頻次也是令人驚歎的:“1983年中,林奇的投資組合有450只股票,而年底達到了900只”,當然,其中“700只股票的資產總和還不到基金總資產的10%”。之所以買這麼多試倉股票,是因為林奇自己也不太確定哪些是牛股,所以“先買一點,保持跟蹤,(如果的確是好股票)等下一次股價回調時再多追加買入”。

林奇是基金經理,業餘投資者的資金不會很多,他給出的投資建議是:“資金規模很小的投資人可以利用‘5股原則’,即把自己的投資組合限制在5只股票之內。只要投資組合中一隻股票上漲10倍,那麼即使其他4只沒有漲,投資組合總體也能上漲3倍。”即使同一個人,管理小散和基金經理,面對不同體量的資金和管理制度,即使投資理念一致,但其投資策略也是很不相同的。所以,不可太過於拘泥於大師的某個操作是否與其之前言行有何不一致。正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在其位則謀其政。

在行業上,林奇的經驗是“避開那些熱門行業的熱門股,冷門行業和沒有增長的行業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會成為最賺錢的大牛股。” 林奇在《戰勝華爾街》給出的13條選股準則也傾向於關注冷門且零增長行業。這似乎與巴菲特的好行業的選股準則有所不同。巴菲特是選擇良好發展行業的優秀公司等待價值低估時進入,而林奇則是避熱門追尋所謂“沙漠之花”,在其低估時介入。兩位大師的投資邏輯是想通的,都是“股票低估時買入,等高估時賣出”。熱門股、冷門股都有各自的低估之時。只不過,當發現市場某支熱門股票確屬好行業、好企業時,其價格恐怕多數也是高估之時,若要買入需要長期的跟蹤。巴菲特可以這麼做,而林奇不行,因為管理這麼大的基金,不可能長期幹看著而不下手,就算林奇打算這麼做,基民恐怕也麼有這個耐心。所以,林奇側重於追尋市場當下的“沙漠之花”,因為相對等待的時間會縮短。

評估一家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可以採取將類似公司進行比較的方法。”也就是與行業市盈率對比或者與同行公司估值做對比。

在買入策略上,林奇是分批買入:“上午8點左右,我列出一份新的股票買入賣出清單,其中大部分公司股票是我在昨天或者前天都曾購買過,這樣分批少量買入的目的是,能夠在一個合理的價位上逐漸建立起一個較大規模的頭寸。”“要是你很喜歡一家上市公司,但是目前價位不是那麼合理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買一點,保持跟蹤,等下一次股價回調時再多追加買入。”當公司基本面未變時,“股價大跌而嚴重低估,才是一個選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資機會。”投資者隨時會遇到市場或是公司行業的各種黑天鵝事件干擾。“無論你多麼瞭解一個行業,這個行業總是會發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分批買入,保有現金是非常的重要:“1987年的(美國)股市大崩盤讓我吸取了很大的教訓,任何時候都必須持有一定比例的現金。”

我們選股時精挑細選、買入時左等右看,手上持股後還會犯“買了就忘”的錯誤,持股後多數情況只會更關注股價的漲跌:漲了就覺得選對人生的十倍牛股,跌了就會後悔當初的抉擇、甚至開始懷疑人生。這時候,林奇來了:“成功投資的一個關鍵是關注公司,而不是關注股票。”

穩健的做法是需要我們定期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檢查和思考,“大約每6個月就要進行一次”。

“不要把一家公司的發展當成一個個斷斷續續的個別事件,而要看成一個連續不斷的長篇傳奇故事,必須時時(6個月-1年)重新核查故事的最新發展。”這種定期檢查投資組合的做法被認為是專業投資者應具有的素養,也是採取進一步措施的依據:“①和收益相比,股票目前的價格是否還有吸引力?②是什麼導致公司的收益持續增長。……(針對不同情況)你可能會得到以下結論:①市場狀況日益好轉,因此可能增加投資;②市場行情日益惡劣,從而你可能打算減少投資,③市場行情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可以維持原來的投資計劃。”

《戰勝華爾街》後半部分,林奇記錄了1992年自己在《巴倫》週刊推薦的21只股票的選股過程,為什麼推薦這些股票,如何調查研究,怎樣跟蹤投資,可謂21個鮮活的投資案例。粗看這些案例,的確印證了林奇自己的話:“選股的方法是,藝術、科學加調查研究”。沒有太多複雜的公式和計算,更多地是勤奮調研、獨立思考。陳江挺說“養豬是一行,種菜也是一行,炒股也是一行”。任何一行,不勤奮、不吃苦都是難以站住腳跟。在投資上除了勤奮,還要走對方向。

二、小而美的投資策略

看樣子彼得·林奇老爺子對指數基金是相當信任的,對經濟的總體上揚趨勢也是相當信任的。除了對日本經濟崩潰且一直到現在都一蹶不振的預測有誤之外,我還真沒有在書裡看到什麼破綻。而且其實他對日本經濟的判斷看來也並不都是溢美之詞,而是在經過精心考察之後發現了不少問題的。比如日本的股票市盈率高到不像話的地步,日本的人民生活水準相當有問題,最坑爹的是爆炸性的日本樓市。不知道讓他來看看今天的中國會給出什麼樣的結論?

說個玩笑,一說一樂的事。言歸正題,作為一本看上去還相當有實操性的書,看完書不去實踐就實在是太可惜了,這裡需要稍微回顧一下書裡邊說到的這些投資策略。

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們不靠譜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在中國何嘗不是如此呢?基金經理人有自己的壓力團體,面對很多長期持有的機會也很難做出具有長遠目光的動作。這一點似乎在經理人經常需要更換和續約的中國更是如此。很早就聽說,中國的經理人很難做出長達五年或者十年的佈局,往往在一些關鍵的節點因為面臨失業的壓力而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以至於影響基金購買者的利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還是多一份諒解吧。

但是普通的投資者就沒有這樣的麻煩事了。你可以選擇投資任何自己喜歡的股票,只要現金充裕也可以不斷地跟進。甚至,在市面上沒有入眼的股票時,可以選擇儲蓄空守。這都是經理人們所沒有的自由。這些充裕的自由,加上市場本來就是一個不可預測的黑箱子,讓很多普通投資者有了跟專業經理人叫板的資格。但是這一切的關鍵,還是在於長期持有。在一個長期來看呈上漲趨勢的市場中,長期持有任何的股票對於你的財產保值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像中國這樣的一個宏觀良好的市場,事實上就是這樣一個值得長期持有的市場。只要緊緊抱著那些可靠的基金和有價值成長性的股票不放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好的。

唯一的問題是,如何選擇所謂“靠譜”的基金和股票?首先,你必須選擇自己有了解的產品,不能矇頭蒙腦直接就衝進去了。無論是基金還是股票,買入的契機最好是你對它們有了解、感興趣。正如那些對保險行業大有了解的保險高管,捨近求遠地去買鋼鐵股,顯然是不明智的。第二,適當的組合是必要的。且不說高增長的單隻股票可以抵消掉那些虧損股票的損失,即使是購買基金,在收益未知的情況下也最好選擇有意識的調整和組合。在被低估的位置把資金轉移進某種類型的基金,在不正常的高位則要做相反的操作。

這些道理說起來都並不難,似乎是每個人多少都能操作的事,但問題就在於如何在困難的時局中堅持這些原則呢?能做到的才能稱得上股神吶。

三、投資心法

陸陸續續看了3周,終於看完了這本彼得·林奇的實戰經驗分享大作,彼得·林奇分享了他在各種類型、多個行業的投資選股經歷,涉及行業包含房地產、儲蓄貸款、汽車、電器、零售、餐飲、醫藥等,每個行業和類型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有些基本的投資規則是共通的,這些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漁”:

1. 別想著不勞而獲:投資股票需要花時間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要投資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公司。如果不想花時間研究,最好還是把錢投到指數基金,當然,投資基金也同樣需要花時間研究,只是相對自己選股所需要花費的精力要小一些。

2. 認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對生活保持好奇心,有空多出去逛街,從身邊挖掘價值股。同時也需要多關注時事新聞,分析他們對股市和公司的影響,及時作出判斷和決策。

3. 選擇冷門行業的低估值公司:最重要的前提是避開熱門行業的熱門公司,這些公司往往被高估,表現為市盈率太高。低估的公司往往在冷門行業中容易發現,表現為市盈率低。當然週期型公司除外,週期型公司市盈率轉低是個賣出信號。

4. 時間就是金錢:股市短期的價格波動可能偏離公司的價值,表現為短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公司的股價反映不出業績增長,或者利好消息沒有及時帶來公司股價的上漲,但長期來看總會迴歸價值。股市投資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股票投資,作為價值投資者,只要手握好公司的股票,公司基本面不發生變化,耐心長期持有,時間會讓複利發揮他的魔力!

5. 定期檢查:公司的經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可能出現變化,不管是手中持有的股票,還是以前買過的,或是觀察中的股票,都需要定期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運營情況,根據分析判斷做出決策,避免錯失獲利機會或者及時阻止虧損。

6. 集中持股:集中和分散是一個哲學和藝術問題。業餘投資者的精力有限,無法同時追蹤太多公司,建議持有不超過10只股票,最好集中在5只左右。基金經理是不得不分散投資,作為業餘投資者要利用這個優勢,避免和專業的基金經理站在同一賽道賽跑

7. 廣泛涉獵,精挑細選,寧缺毋濫,伺機出動:選股是一個不斷過濾篩選的過程,A股有幾千只股票,通過排除熱門行業、熱門公司、高市盈率、業績差的股票,還有很多公司需要篩選,涉及各行各業,所以需要對每個行業都有所瞭解。這對一個業餘投資者來說不太可能,所以可以從自己所熟悉的行業開始選擇,在實踐中可以不斷拓寬自己的能力圈。選股票就是選公司,一定秉著百裡挑一原則精挑細選,把數量控制在5個以內,寧缺毋濫。通過分析公司的報表、行業地位、市場護城河、競爭力、戰略、執行力等,篩選出一個候選集。然後再分析市盈率、PEG、市淨率、市銷率等指標,看當前的股價是否高估或低估。如果高估不要著急購買,耐心等待,等市場出現恐慌下跌的時候再出手。

8. 定力要足:投資股票要有足夠的知識,也要有足夠的膽略,要能夠在謠言四起、負面新聞包圍、公司短暫性經營出現問題、甚至股市大幅下跌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定力,不隨大流拋出股票,甚至與大眾採取相反的策略購入股票。

以上這些是投資股票的心法,先把心法練好了,其他股票投資的具體技能才能發揮作用,其中比較重要的技能是財務報表分析,分析公司經營業績的好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查看公司的財報,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整體上這本書寫的是相當不錯的,這裡總結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內容,具體每個行業的投資技巧、關注點等,還值得多讀幾遍,多分析作者的投資思路,然後根據我國股票和每個行業的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相信一定能取得不錯的回報。

四、先了解再購買,不瞭解不購買

未了解股市的時候,認為國內的股市就是一個純投機市場,且感覺國內的市場不規範;重要信息洩露;中國公司鐵公雞從來不肯發紅利;基金老鼠倉等一系列負面消息的影響,一度認為中國的散戶90%都不能賺錢,自己的本金只能被大機構吃掉。

彼得·林奇掌管了麥哲倫基金,該基金的十多年的收益一直遙遙領先,創造了許多奇蹟。書中提到了彼得·林奇的一些操作技巧,方法,心得,感覺挺有用的。並且慢慢覺得,真正的大贏家都是腳踏實地,認真挖掘股票內在價值的人,而不是投機倒把的奸商。

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選股風格比較類似,不同的是持有時間和持有種類。巴菲特購買股票希望是一直持有,如果基本面不改變的情況下,購買的股票種類也比較少。但林奇就喜歡高轉手率和幾百種股票一起投資。

感悟最深的有下面三點:

1. 不懂一家公司的時候,一定不要購買他的股票,不要僥倖認為自己很聰明或者很幸運,買了股票就會贏,要知道好多人就是抱著這種僥倖,最後虧光了所有的本金。在美國,破產比較普遍,如果買了一家破產的股票,那你就分文收不回來了。

2. 要有耐心,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要有自己的想法並堅定,不要受市場的影響。

3. 不要投入太多錢到股票。不要將影響你今後的生活的養老錢也投進去

同時,我也在想,如果彼得·林奇的方法有用,巴菲特的方法有用,那中國有依靠他們的方法變得超級富有的人嗎?

五、戰勝華爾街

從網上找了本不全的書。但也看完了。林奇每天買賣股票,而且都是大量賣出,大量買進。可見精力不是一般的大。一部分原因是:每天閱讀大量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每年訪問大量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每週不休息等等。想到了個問題,林奇這樣收集信息,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不是林奇在數據挖掘啊?

現在網上炒得很熱的詞包括大數據。誰也說不清什麼是大數據。在維基百科上查的定義:由高德納(是一個公司)於2012年修改了對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是大量、高速、及/或多變的信息資產,它需要新型的處理方式去促成更強的決策能力、洞察力與優化處理。其實大數據無時無刻在應用。比如:天氣預報在報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時,都是根據前段時間,以及模擬未來幾天狀況來報的。都是在使用大數據的方法。

六、隨著讀的書逐步增多,

就覺得自己知道得越少

在看這本書時感覺是受挫的,因為很多超出了自己所在的 “現實”。這本書看了很久,筆記更是整理了很久。感覺看知識型的書跟看其他書完全兩樣,一個看到“頭腦爆炸”!另一個看得輕鬆愉快。筆記整理完以後還要看很多遍加深理解,瞬間覺得好累。好吧,要努力!

順便附上本書的推薦書單,還有好多要學習啊!

七、成功投資的一個關鍵是關注公司,

而不是關注股票

彼得·林奇的投資法則:

1. 如果你看歌劇和看球賽的次數之比是3:0,你就應該意識到你的生活肯定有些地方出問題了。

2. 那些偏愛債權的投資人啊,你們可知道不投資股票錯過的財富有多大。

3. 千萬不要對任何無法用蠟筆將公司業務描述清楚的股票進行投資。

4. 你無法從後視鏡中看到未來。

5. 收取申購費的債券基金與不收申購費的債券基金,投資業績幾乎完全一樣,根本沒必要白白花錢請大提琴家馬友友來放演奏會錄音。

6. 既然要選擇一隻基金,就一定要選擇一隻業績優秀的好基金。

7. 公司辦公室的奢華程度與公司管理層回報股東的意願成反比。

8. 如果長期國債的投資收益率高出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的紅利收益率6個百分點或者更多,那就應該賣出股票而買入長期國債。

9. 並非所有普通股都一樣普通。

10. 當你在德國高速公路上駕車時,千萬不要從後視鏡向後看。

11. 最值得買入的好股票,也許就是你已經持有的那一隻股票。

12. 要治療那些覺得自己股票肯定會大漲的幻想,最好的藥方是股價的大跌。

13. 當一家公司即將滅亡時,千萬不要押寶公司會奇蹟般起死回生。

14. 如果你喜歡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店,可能你也會喜歡上這家公司的股票。

15. 當你發現公司內部人士買入自家公司股票時,這就是個很好的買入信號,除非這些公司像新英格蘭銀行那樣愚蠢地以過高價格回購股票。

16. 在商場上競爭絕對不如完全壟斷。

17. 如果其他條件一樣,就選年報中彩色照片最少的那家公司。

18. 分析師都感厭煩之日,正是最佳買入之時。

19. 除非你是沽空投資者,或者是尋覓富婆的詩人,否則悲觀毫無裨益。

20. 像人一樣,公司因為兩個原因而更改名稱:要麼是結婚了,要麼是捲入了某個它們希望公眾將會忘卻的慘敗中。

21. 不管英女王在賣什麼,買買買。

1) 好公司經常每年提高分紅。

2) 股票投資賠錢只需很短時間,但是賺錢卻要花很長時間。

3) 股票投資並非賭博,但前提是你購買股票的依據是你認為公司經營很不錯,而不是因為股價很不錯。

4) 你能從故事上賺大錢,但也能在故事上賠大錢。

5) 買入任何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研究。

6) 投資股票,務必牢記適當分散投資。

7) 你應該分散投資於集中不同的股票,因為在每五隻你買的股票之中,可能會有一隻表現非常好,有一隻非常差,另外3只表現一般。

8) 不要對一隻股票固執己見,要保持一個開放的心胸。

9) 不要隨便挑一隻股票就算了,你得先研究再投資。

10) 買公用事業股很不錯,因為分紅相當豐厚,但是成長股也能讓你賺大錢。

11) 僅僅根據一隻股票股價已經下跌,並不能判斷它不會進一步下跌。

12) 長期而言,買小公司股票更賺錢。

13) 不要只圖股價便宜就買一隻股票,買股票的前提應該是你十分了解這家公司。

14) 不要買太多股票,多了你就無法及時瞭解每一家公司的最新動態。

15) 定期投資。

16) 你應該確定兩點:第一,公司的每股銷售額和每股收益增長率是否令人滿意;第二,股價是否合理。

17) 最好要認真研究分析公司的財務實力和債務結構,以確定萬一出現幾年經營糟糕的情況師父會妨礙公司的長期發展。

18) 買入或不買入一隻股票的依據應該是,公司成長性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以及股價是否合理。

19) 理解創造過去銷售增長的因素,有助於你準確判斷過去的銷售增長率在未來能否繼續保持下去。

20) 如果你沒有信心,你就會在恐慌害怕時拋出,但毫無疑問這時賣出的價格往往是最低或最不划算的。

21) 股市大跌總會發生,也為安然度過股市大跌事前作好準備,如果你看好的股票隨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會迅速抓住機會趁低更多地買入。

22) 從理論上講,在股市上,每個行業最終都有東山再起之日。

23) 根據歷史業績表現來尋找未來業績表現最好的基金,即使不是全然無用,也肯定非常困難的。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於那些表現持續穩定的基金,並堅持長期持有。

24) 具有吸引力的股票:小盤和中盤成長型公司、發展前景正在改善的公司、股價過低的週期型公司、股息收益率較高且不斷提高分紅的公司以及其他所有真實資產價值被市場忽視或者低估的公司。

25) 如果一家連鎖餐飲店在一個地方搞得很成功,它很容易在別的地方順利地複製在上一個地方很成功的經營模式。

26) 尋找那些有著雄厚的儲蓄客戶基礎,且在貸款上效率很高又很謹慎的商業銀行。

27) 事情往往是這樣的,當人們剛開始感到投資於股票比較安全的時候,股市就回來一次大調整。

28) 成功投資的一個關鍵是關注公司,而不是關注股票。

29) 我研究公司的方法,與新聞記者的調查研究方法差不多:大量閱讀公開披露信息,從中尋找線索,從分析師和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工作人員等這些中間人那裡獲取更多的線索,然後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來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裡去實地調查。

30) 每次和上市公司相關人士聯繫後,無論是電話交談還是見面交談,我都會在活頁本上進行會談記錄,所記的內容包括公司的名稱和這家公司股票的當前價格,下面還會記上一兩行我聽這些人講述的這家公司有關信息的摘要。我認為,每一個選股者,都會從這樣一個記錄上市公司有關信息的筆記本中獲益很多。如果你不能及時完整地記錄你搜集到的上市公司相關信息的話,之後你就會很容易忘記你當初為什麼要購買這隻股票。

31) 如果你準備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那麼你對於自己投資理由的解釋,既要簡單得能夠讓五年級的小學生能聽懂,又要簡單得連五年級的小學生也不會聽得厭煩。

32) 第一個發現大牛股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分析師是否在股價大幅上漲一個階段後繼續推薦買入,否則錯失最初低價買入機會的人,就會繼續市區在較高價位買入、繼續獲利的機會。

33) 公司盈利增長,會推動股價相應增長,並且股價增長幅度常常會超過盈利增長幅度,這正是為什麼投資者們都願意為未來增長前景良好的公司股票支付更好股價的原因。

34) 零售業和餐飲業公司不僅增長速度和高科技公司一樣快,而且風險普遍要低得多。

35) 和每一次經濟衰退結束時一樣,週期型股票又開始引領股市創出新高。

36) 股價大跌而被嚴重低估,才是一個選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資機會。

37) 長期而言,讓你賺錢最多的股票,往往也是一路上讓你磕磕碰碰受傷最多的股票。

38) 投資週期型股票,重要的是要抓住正確時機及時拋出,獲利了結,不然好股票都會變成爛股票。

39) 股市崩盤後,最賺錢的股票是成長股,而非週期股。

40) 任何時候都必須持有一定比例的現金。

41) 如果發現公司基本面惡化,不要死死抱住這家公司的股票不放。

42) 一家公司發行的債券下跌程度有多深,往往警示著這家公司的困境嚴重程度有多大,因為債券市場上的債券投資人通常都是非常保守的投資者,他們非常關注公司的償債能力。

43) 選股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我的選股方法是:藝術、科學加調查研究。

44) 判斷一隻股票的股價是否合理,最簡單的方法是看看上市公司的收益線與股價線並列的走勢圖手冊:當股價線平行或者低於收益線時,可以買入股票,當股價線高於收益線時,可以賣出股票。

45) 只專注於瞭解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的幾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買入賣出限制在這幾隻股票之內。瞭解整個產業以及這家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大致瞭解經濟衰退時這家公司表現如何,哪些因素會影響公司的盈利水平等。

46) 不要把依家公司的發展當成一個個斷斷續續的個別事件,而要看成一個連續不斷的長篇傳奇故事,你必須時時重新核查故事的最新發展,不要錯過任何新的轉折和變化。

47) 一家持續提高股息已成為一項傳統的企業,突然表示改變慣例,只是為了省下一筆微不足道的小錢,這是一個危險的警告信號。

48) 零售業選股:耐心觀察一家零售連鎖店,看他們首先在某一個地區獲得成功後,然後開始向全國擴張,並且用事實證明在其他地區同樣能夠複製原來的成功,這時再決定是否投資。

49) 對於連鎖零售業或連鎖餐飲業來說,迅速擴張是推動收益增長和股價增長的最重要動力。只要單店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企業沒有過度舉債,並且正在按照公司年報向股東所描述的發展規劃進行擴張,那麼這隻股票就值得長期持有。

50) 判斷股價是否高估的一個標準是,市盈率不應超過收益增長率。

51) 一隻市盈率較高但收益增長率也較高的股票,終究會勝過市盈率較低但收益增長率也較低的股票。

52) 等到媒體和投資大眾普遍認為某個行業已經從不景氣惡化到非常不景氣時,大膽買入這個行業中競爭力最強的公司的股票的時候到了。

53) 如果存貨高於正常水平,可能是管理層通過提高存貨來掩飾銷售不佳的問題。

54) 當一家過去一直髮放股息的公司,現在決定回購股票,並且通過貸款來回購股票時,這樣對公司有雙重好處:一是貸款利息可以抵稅,二是可以減少發放股息的支出(發放股息是用稅後利潤支付的)。

55) 資產裡面包括房地產、設備和存貨等,這些資產的真實價值可能和公司賬面記錄的價值並不符合。

56) 一家企業收購其他公司時,會涉及“商譽“,亦稱為無形資產,指企業支付的收購價格時超出被收購公司賬面價值的金額。

57) 股東權益至少應該是負債總額的兩倍,股東權益越高,而負債越低越好。

58) 考慮負債因素:第一,這些債務是不是短期債務,還有幾年才到期;第二,這些債務是不是銀行貸款,因為對於負債比例較高、財務槓桿較大的企業,銀行借款是相當危險的。

59) 如果存貨過多,可能意味著公司是在隱瞞銷售不佳的情況,延遲報告虧損,而不是抓緊時間降價處理掉多餘的存貨。

60) 應付賬款高也並不是問題,反而表面公司在儘量延遲支付賬單,儘可能把手裡的現金利用到最長的時間。

61) 年報中通常會描述公司如何開展經營策略,以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然而大部分企業都只是說說而已,是否真的說到做到,還要用數字說話。

62) 市值高估還是低估:股東權益/流通股數=合理股價。

63) 投資中選擇行業時,任何時候我都更喜歡低迷行業而不是熱門行業。一個公司能夠在一個陷入停滯的市場上不斷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遠遠勝過另一個公司在一個增長迅速的市場上費盡力氣才能保住日漸萎縮的市場份額。

64) 低迷行業的優秀公司的共同特徵:公司以低成本著稱;管理層節約得像個吝嗇鬼;公司儘量避免借債;拒絕將公司內部劃分為白領和藍領的等級制度;公司員工待遇相當不錯,持有公司股份,能夠分享公司成長創造的財富。

65) 低迷行業的倖存者,一旦競爭對手消失,很快就能時來運轉。

66) 從長遠來看,聽好消息買股票是有益的,只有等待確切的證據,投資的成功率才可以大幅提高。比起聽信謠言,雖然等待正式簽訂合同的消息可能會使你每股少賺1美元,但只要消息是真的,股價就能在將來大幅上漲;反之,如果消息純屬虛構,那麼經過等待也有好處,因為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

67) 年終回顧的方法對於股票投資者非常管用:一個一個地檢閱你的公司,找出明年會更好的理由。如果找不到這樣的理由,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還要持有這個股票?

68) 當你購買一個公司的股票時,支付高於淨資產的價格常常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額外費用體現的一種美好預期,而這種預期的合理性必須得到資產平衡表的支持。

69) 對於任何進行了大量併購的公司,我都會花大量精力在研究現金流狀況上。

70) 健康的自由現金流能夠賦予公司伸縮性,在行業環境趨好或趨壞時進退自如,如果公司的現金流很充沛,達到負債利息的數倍,這就不成問題。

71) 當經濟開始衰退時,精明的資本經營者就開始投資週期性公司。鋁業、鋼鐵業、造紙業、汽車製造業、化工行業還是航空運輸業,無不隨著經濟的繁榮與蕭條一波升起又一波落下。

72) 如果週期性公司的市盈率開始變得很低,這可能預示著它們已經接近高潮的尾聲。

73) 最大的風險是買入過早,收到挫折後又迫不及待地拋出。

74) 一隻股票的原地踏步不構成放棄的鯉魚,可能反而買進更多才對。

75) 投資週期性公司,要問的首要問題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是否穩健到足以抵禦下一輪的低迷時期。

76) 年報中都會將多個主營業務拆分收益後詳細列出,把每項業務的收入再乘以一個合理的市盈率(對於週期性公司,收入平穩時取8-10,收入高峰期則取3-4),則可以估算出這項業務的估值。

77) 何時購買汽車股有一個指標,那就是二手車的價格,當二手車價格回升,則是汽車製造商業績好轉的先兆。

78) 如果你選對了行業卻選錯了公司,那麼依然和選錯行業一樣容易虧錢。

79) 經濟不景氣時,投資公用事業股。

80) 當國家通過出售股票的方式將企業私有化的時候,選擇那些毫無債務的企業,對於買主來說,通常是不錯的交易。

81) 一家能超預期發揮的公司,首先其價值必須被嚴重低估;如果市場上的流行觀點都比你的觀點悲觀,那麼你必須不斷核實真實情況,確保自己沒有盲目樂觀。

82) 對於一個有風險但又有前途的股票,有一個關鍵問題不得不問:如果一切順利,我能獲得多少收益?風險與收益的天平更向哪一邊傾斜?

83) 你必須搞明白持有這隻股票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84) 對於小公司的股票,等到他們開始實現盈利時,再考慮投資也不遲。

85) 當你打算投資一個正處於困境之中的行業,那麼一定要投資那些有能力渡過難關的公司,而且一定要等到行業出現復甦的信號。

86) 如果你在一支股票上投資1000元,即使虧光也最多不過是虧損1000元,但是如果你耐心持有的話,可能就會賺到1000元甚至更多。

87) 在任何一個行業,在任何一個地方,平時留心觀察的業餘投資者就會發現那些卓越的高成長公司。

88) 股市常常會出現大跌,就如同每年冬天會出現暴風雪一樣平常,事先做好充分準備,根本不會遭到什麼損害,反而是個低價買入的絕佳機會。

89) 每個人都有投資股票賺錢所需要的知識,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投資股票賺錢所需要的膽略,有識且有膽才能在股票投資上賺大錢。

90) 除非公司基本面惡化,否則堅決不要恐慌害怕而拋出手中的好公司股票。

91) 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提前預測出未來利率變化、宏觀經濟趨勢以及股票市場走勢。不要理會任何對未來利率、宏觀經濟和股市的預測,集中精力關注你投資的公司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92) 當你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時,時間就會站在你這一邊;持有時間越長,賺錢的機會就越大。耐心持有好公司股票中將會有好回報。但是如果你持有的是股票期權,時間就會站在你的對立面,持有時間越長,賺錢的機會越小。

93) 我選擇股票的方式基本是固定的:首先我會研究和分析價值被低估的公司,一般來說我會從非熱點行業或者部門來尋找這些被低估的公司。

94) 股票價格下跌的真正原因是這些股票的價格和它們當前的收益相比已經被遠遠地高估了。

95) 按照市盈率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不能過多地超前於每股收益。

八、我們該如何投資?

最近,A股市場大起大落。估計絕大多數投資者或投機者都不知所措,每天被鋪天蓋地的重磅消息碾壓。我靜下心來讀了這本多年前有人推薦的《戰勝華爾街》,感覺作者說的好有道理。

第一準則:決不投資於任何你畫不出來的東西。這條規則適用於許多成年人和專業投資者,他們傾向於忽視看得見利潤的企業,偏好技術複雜的風險企業並因此賠錢。選股之前,必須清楚地說明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生產什麼產品。買你瞭解的東西對許多職業炒手來講,是一種過於複雜的策略。

第二準則:你不能從後視鏡裡看到未來。

第三準則:只要你挑選基金,很可能就選中一隻好基金。

第四準則:公司辦公室的奢華程度與公司給股東分紅的遞減幅度成正比。

第五準則:如果長期政府債券的收益高於標普指數的分紅收益六個百分點,那麼賣掉股票,買債券吧。

第六準則:不是所有的普通股都同樣普通。

第七準則:對於心安理得的持股人來講,最好的藥方是股價大跌。

第八準則:如果你喜歡這家商店,多半會愛上它的股票。

第九準則:內部人員買入自己公司股票是一個利好訊號。

第十準則:對經營而言,競爭不如壟斷。

十一準則:其他條件相同時,投資於年度報告中彩照最少的公司。

十二準則:當分析員感到厭煩之時,正是買進之機。

十三準則:除非你是個賣空者,或是想找有錢配偶的詩人,否則絕不掏錢做悲觀主義者。

不論你使用什麼方法選股,最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一種能力,即不理睬環境的壓力而堅持到投資成功的能力;決定選股人命運的不是頭腦而是耐力。敏感的投資者,不管他多麼聰明,往往經受不住命運不經意的打擊,而被趕出市場。

如果執行一個固定的投資計劃,不理睬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會得到豐厚的回報,而如果在大多數投資者恐慌性拋售的時候追加投資,你會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

這些人習慣了在學校拿優,股市卻是一個慣於拿不及格的地方。

你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賠錢,但要花很長時間賺錢。

投資俱樂部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他們按照一個固定的時間表投資,避免了對市場漲落的猜測,並且不允許衝動的買或賣。

記住考察公司的財務實力和債務結構,以防在不景氣的年頭有妨礙公司長期發展的因素。

投資有五種基本方式:

儲蓄

收藏(極其專業需要學習很多,買車不是收藏,新車在使用中會迅速貶值,沒有什麼比汽車更快地吃掉你的存款—除非遊艇)

買房

買債券(實際上你沒買任何東西,你只是放了一筆貸款,債券發行人向你借錢,債券本身是交易憑證)

買股票

儲蓄和投資的首要目標是超過通脹率。

即使你沒錢投資或年齡太小,你也可以做選股遊戲,這是沒有風險的非常好的訓練方法。想當飛行員的人會先到航空模擬器上訓練,在不會有真實空難的情況下從錯誤中學會飛行。

人們在股市持續虧損並不是股票的錯。投資人賠錢99%是因為他們沒有計劃,他們在高點買進,然後因為缺乏耐心或恐慌,而在股市不可避免的下跌中,在低點拋出。

時間在股市中會創造奇蹟(複利),開始投資的時間越早越好。實際上,早年投入的一小筆錢多年之後的價值超過今後投資的一大筆錢。時間能夠賺錢,讓時間和金錢去工作,你只需要坐下來等待結果。

你不必是選股的天才,但如果你沒有耐心和勇氣去長期持有,你只是個投機者。區分投資者好壞的並不總是頭腦,而往往都是紀律。盯住你的股票別管其它,不理睬所有“精明的忠告”,像“木偶”一樣行事。

買進有盈利能力企業的股票,在沒有極好的理由時不要拋掉。股價下跌不是個好理由。

人們總是高買低賣覺得自己很不走運,實際上這是因為他們想入非非。沒有人能夠比市場聰明。(如芒格所說,他和巴菲特對市場充滿敬畏)

人們認為股市大跌或回調時投資股票是很危險的。其實此時只有賣股才是危險的,他們忘了另一種危險——踏空的危險,即在股市飛漲時手中卻沒有股票。

你我不可能在桌球遊戲中戰勝職業選手,也不可能和腦外科專家比做腦外科手術,但肯定有機會戰勝華爾街的職業炒手。

你應該在實際入市之前先做一些練習,就像在駕校開車一樣。如果沒有人訓練你,你可以進行自我訓練,從書上找到各種策略,用模擬資本親身感受股票的市場特性。

人們不會在自己沒買的股票上賠錢,只會在股價下跌就拋出時賠錢。

聽從專家意見的麻煩在於,你不知道專傢什麼時候改變自己的看法。

成千上萬的人在各行各業工作,每天都與潛在的投資對象有接觸,卻從未利用過第一手資料的優勢。

收益,銷售額,負債,紅利以及股價,這些是選股人必須知道的數字。

投資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不論你多麼用功地研究這些數字,不論你對公司的過去了解多少,你不能肯定它的將來會怎樣。明天會發生什麼永遠只能猜測,你的任務是選股並以不太高的價格買進,然後關注有關這家公司的好壞消息。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把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

股價與公司盈利能力直接相關。把價格與實情混淆起來是投資者犯的最大錯誤。

巴菲特的策略很簡單,沒有詭計,沒有花招,不玩市場遊戲,只是買進好公司股票然後一直持有到它不再有生氣。

也許菲茨吉拉德的名言“富人與你我有別”是對的,但福布斯排行榜上找不到證據。有錢人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高矮胖瘦,美的醜陋的,高智商的智商平平的,儉樸的吝嗇的慷慨的。很多人成為鉅富之後仍然保持從前的儉樸習慣,數量之多令人吃驚。

給投資者一個有用的忠告:要像獵犬一樣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直到證據出現在你的鼻子下面。

投資大小企業都能賺錢,但如果你專注於小企業,你可能幹的驚人的好。

在股市賺錢的關鍵,是不要被嚇跑。

每當我對現狀感到懷疑和沮喪,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更大的畫面上。

如果你不能忍受你買的股票跌去一半,那你就不應該玩股票。巴菲特

我常常以這樣一個問題結束會談,你最尊重的競爭對手是誰?如果公司主管承認其對手幹得一樣好或者更好,這是最有力的證據,我會馬上買進他們競爭對手的股票。

小的不僅是美的,而且是最能賺錢的。

林奇認為,投資股市不是為了賺一次錢而是要連續賺錢,那些想靠一“博”而發大財的人大可以離開股市,去賭場碰碰運氣。

“72”法則是用來估算資金增長速度的好辦法,用72除以年回報率,所得結果就是資金翻倍所需要的年數。比如年收益率為25%所需時間不到三年。

關注一定數量的企業,並把自己的交易限制在這股票上面,是一種很好的策略。每次買進一種股票,你應當對這個行業以及該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有所瞭解,對它在經濟蕭條時的應對,影響收益的因素都要有所瞭解。

選股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只注意一面是非常危險的事。

看到自己賣掉的股票價格翻倍是種感情上的刺激,投資者必須訓練自己客服這種病態的情緒。

投資不是毫無關聯的事件,而是像一部情節連貫的小說,需要不時往回翻以理解新的情節。只要企業沒有破產,故事就不會結束。

某隻股票比以前便宜不能成為買進的理由,同樣僅僅因為它比以前貴就賣掉也不是理性的方式。

成長迅速的零售業股票最迷人的地方,在於你有很多時間去抓住它們,投資之前你可以等待它們被市場證明。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隻已經漲了10倍或50倍的股票不可能再漲,那麼給他看看沃爾瑪的走勢圖。股票本身不在乎誰持有它,而關於貪心之類的問題最好留給教堂或心理診所去解決。對於股票分析而言,重要的問題是沃爾瑪的市場是否已經飽和,而不是它的股票會不會懲罰股東的貪心。

我希望他們保持舊名,聽起來老氣,但讓人放心,我不喜歡新潮和複雜的名字,感覺到公司的想象力近乎枯竭。我喜歡那些一心放在業務上的公司。(專注於事情本身)

一個良好的投資組合需要定期檢查,買了就忘的策略是很危險的。

投資是令人激動和快樂的事,但如果不做準備,投資也是一件危險的事。

通常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公司業績與股價無關。但長期而言,兩者之間100%相關。這個差別是賺錢的關鍵。要耐心並持有好股票。

你必須知道你買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買它。“這孩子肯定能長大成人”類的話不可靠。

遠射幾乎總是脫靶。

持有股票就像養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範圍。業務選股人大概有時間追蹤8-12家公司,不要同時擁有5種以上的股票。

如果你找不到一隻有吸引力的股票,把錢存進銀行。

永遠不要投資於你不瞭解其財務狀況的公司。買股票最大的損失來自於那些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仔細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確認公司不會破產。

避開熱門行業的熱門股票。最好的公司也會有不景氣的時候,增長停滯的行業裡有大贏家。

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他們有利潤之後再投資。

股市的下跌如每年的暴風雪一樣是正常現象,如果你有所準備,它就不會傷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機會,你可以挑選被風暴嚇走的投資者放棄的廉價股票。

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智力在股市賺錢,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恐慌就想拋掉存貨,你就應該避開股市和股票基金。

如果你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機會,就如同打牌時,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贏的機會一樣。

九、價值投資的學習

讀彼得·林奇的書會讀得很暢快淋漓,而且讀得熱血澎拜,感覺牛股就圍繞在身邊,等著你去發現,等著你去投資。讀完彼得·林奇的書後,很想立刻投身到股市中,發掘那十年十倍,甚至是五年十倍、一年五倍的股票。可是在未成熟的中國股市,是否存在著低估值高成長性的股票呢。不管中國股市是處於什麼階段,不管中國的資本市場是否成熟,我也要親身投入其中,探索和尋找那傳說中的大牛股。

看彼得·林奇的介紹,影響最深刻的是他是一位非常勤奮的基金經理。林奇每天早晨6:05分就出門,一天看的資料有三英尺高,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連週六也要待在辦公室看資料。他每月要走訪40~50家公司,一年500~600家公司。而且他對自己的股票投資充滿了熱情。這些都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010-65983413。

九个维度读透《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投资智慧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