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齡:溥儀終生隨身攜帶她的照片,背面有「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末代皇帝溥儀一生經歷了好幾個女人,少年夫妻的婉容,文繡,晚年陪他終老的李淑賢,然而,他最放在心上的恐怕是這個女子:譚玉齡。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張照片,背部寫著一句話,字跡工整,“我的最親愛的玉齡。”溥儀一直隨身攜帶著這張照片,即使在離世時,人們發現,他將譚玉齡的相片放在錢包裡,錢包放在上衣兜裡,可見溥儀的坎坷一生情繫所在。

譚玉齡:溥儀終生隨身攜帶她的照片,背面有“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令人心酸的情話

1937年,溥儀將婉容打入了冷宮,當時的婉容心有他屬,沉迷鴉片。這時,為了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擺設和玩物,有人給溥儀介紹了當時正在北京中學讀書的譚玉齡來到長春與溥儀結婚,住在緝熙樓樓下西側。

溥儀初封其“祥貴人”,當時溥儀32歲,譚玉齡17歲。

譚玉齡聰敏能幹,十分賢惠,深得溥儀歡心。入宮後,溥儀怕她寂寞常讓侄媳陪她散心。有人回憶說,譚玉齡對溥儀非常體貼,堪稱百依百順。當時溥儀在東三省做傀儡皇帝,受了日本人的氣,內心苦悶,便朝譚玉齡發洩(不是男人!),有時將其旗袍撕得粉碎,譚玉齡一聲不吭。

譚玉齡很會照顧溥儀,她曾給溥儀織了許多件毛衣,直到溥儀逃亡到通化後還在一隻木箱中專門攜帶譚玉齡給他織的毛衣。這樣的普通夫妻之間做的事對於溥儀來說,既新鮮,心裡也熨帖。從1937年到1942年間,溥儀與譚玉齡的感情一直很好。

譚玉齡:溥儀終生隨身攜帶她的照片,背面有“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譚玉齡

1942年8月13日,譚玉玲患病,經過治療沒有好轉,她的死,在當時就是一個謎。

有人說,她當時得了感冒,還有說是膀胱炎。譚貴人得病後,溥儀先是派出了自己的兩名御醫給她診斷,說是傷寒。溥儀覺得當時兩名御醫一個開的劑量少,一個開的劑量大,所以,他自己改了一番藥方。誰知道譚玉齡吃了藥怎樣都不見好。溥儀急了,他又找了一名西醫大夫黃子正,還是沒有確診。這時的溥儀慌了手腳,又通過黃子正找了日本西醫來給她治療,此時吉岡安直叫來當時長春市市立醫院的院長-----日本醫生小野寺為她治療,剛打完針第二天她就去世了,年僅22歲,溥儀追封她為“明賢皇貴妃”。

據說,她臨死前的遺言是,“皇帝進膳了嗎?”溥儀淚流滿面。

在1946年8月19日,溥儀在日本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第二次出庭做證曾講過譚玉齡的死因。他當時講著講著,突然臉上現出了悲哀的神色,語調也緩和了下來,頓了一下,悲憤地說:“我的愛妻被吉岡中將害死了”。

譚玉齡:溥儀終生隨身攜帶她的照片,背面有“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溥儀和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

“我的妻子當時二十三歲,我倆非常和睦,她常常對我說,如今不得已,只好忍耐,等到自由的日子到來,再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滿洲。然而,她竟被日本人害死了!”溥儀講到這裡的時候,語調憤怒,他用手連續地擊著臺子,吼叫著:“我知道是誰幹的,就是吉岡中將。”----然而也不能以溥儀的說法為準,畢竟日本人沒有理由害譚玉齡。

譚玉齡在溥儀的人生中匆匆而過,然而卻在他的心中一直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945年8月,前蘇、聯紅軍閃擊東北,當時溥儀和手下準備趕快收拾東西立即撤離,但就在這危急關頭,溥儀非要去譚玉齡的房間取一樣寶貝,隨從的人無論怎麼勸說,溥儀就是不聽。譚玉齡去世後,她住過的房間,溥儀始終沒讓人動過。溥儀走進譚玉齡的房間,來到茶几前,拿起茶几上的杯子,小心翼翼的將杯子下的東西用黃布包起來。溥儀口中這件重要的寶貝,就是譚玉齡的指甲,是譚玉齡死前留給溥儀的。

譚玉齡:溥儀終生隨身攜帶她的照片,背面有“我的最親愛的玉齡”

溥儀被俘後,有一天,收容所的蘇聯軍官告訴溥儀,可以再接幾個人來照顧他,希望溥儀寫封信由蘇聯軍官帶到通化去。溥儀在這封信裡,提出溥儉等八個人的名字,讓他們立即到伯力來。他在這封信中既不提婉容,也不問李玉琴(第四任妻子),卻談到了譚玉齡,命溥儉和霍慶雲(溥儀的隨侍)立即火化譚玉齡的遺體,並將骨灰送往北京由族人保存。

當時的溥儀無力左右自己的命運,更無法去安葬譚玉齡,他只有把自己的指甲和頭髮放到譚玉齡骨灰內,即使自己無法預料到百年後安身何處,但也表示靈魂要永遠跟譚玉齡在一起。

1967年,溥儀去世了,生前他一直很想和譚玉齡的骨灰葬在一處。2006年9月2日,根據溥儀生前的遺願,愛新覺羅的族人將存放在長春偽滿皇宮的譚玉玲的骨灰領回,將與溥儀合葬在河北易縣華龍皇家陵園,他們終於永遠在一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