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遊戲,正吞噬祖國的花朵

手機遊戲,正吞噬祖國的花朵

今年的暑假快結束了,作為學生,馬上就要進入學習狀態,迴歸本來應該的上學生活。回顧整個暑期生活,很多問題,還是值得家長和社會的反思的:

很多留守孩子,暑假一開始便開啟了“遊戲模式”——日上三竿,還賴在床上組隊“推塔”,中午匆匆扒幾口飯又去“吃雞”,夜裡兩三點還在“鞍刀咆哮”……即便困得手機要砸臉上的時候,也要“血戰到底”。他們暫時掙脫了學校的約束,父母又遠在外地務工,所以,暑假算是徹底“放飛自我”了!

有孩子這樣反問:“不玩遊戲幹啥?”在不能玩水,不準爬樹,沒有活動、不上補習班,甚至沒有父母在旁管教的鄉村,還有什麼比遊戲更具誘惑力呢?

網絡遊戲正在逐步吞噬著鄉村,大批鄉村少年深陷其中,不僅不知自我約束,反而認為這是時代潮流,正如有人所說,農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機遊戲廢掉。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暑假期間,留守的鄉村兒童和少年們,他們在幹什麼?

1、 開始“手遊化生存”新模式。

“就是要那種刺激、心跳加速的感覺!”,他們只有在遊戲中才能“嗨”到忘我,但回到現實卻盡是平淡和無趣,“學習多無聊”,“都沒意思”!現在,有Wi-Fi的地方就成“兵家必爭之地”,比如有網絡的同學家、村裡的小賣鋪,再如村小中老師辦公室附近。但與老師真正的“爭鬥”,直到開學才會正式展開。在農村,很多孩子升入中學後會因距離、安全等問題多半選擇在鄉鎮或縣城寄宿,手機,成了他們的指引和伴侶!

2、手機——被“留守”的家庭教育

目前,《青少年成癮行為調研報告——基於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為網絡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在玩遊戲的時間上,留守兒童要高於非留守兒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時”以及“每天玩6小時以上”這兩個時間段,留守兒童的比例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 在農村,很多留守孩子把手機當成‘電子保姆’,給你個手機,就不吵不鬧,也不到處亂跑了。與城市中的家長不同,農村家長因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制約,並沒真正意識到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的危害,所以也只是聽之任之!

3、管理難,無奈的鄉村教育

而被鄉村父母“甩鍋”的教育,則更多地由學校扛在肩上。

學校對學生玩遊戲的問題也很無奈。近年來,“減負”“素質教育”“快樂教育”等教育理念,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在農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實施,還需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少基層從事教育的中小學老師們也在訴苦:學生現在越來越難管理——一方面,很多學生從小學就已養成不良習慣,到了中學更加放肆,比如搗亂、談戀愛、玩遊戲,另一方面學生知道學校管理的軟肋——不能補課、不能打罵、不能開除,教師的管理手段幾近失效。

4、真切的吶喊——不能讓農村孩子被遊戲廢掉

沉迷遊戲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成癮性”精神類疾病,僅僅依靠孩子的自覺性和自制力,恐怕是難以抗衡被精心設計的遊戲。試想一想:這些鄉村正在玩“遊戲”少年他們就是將來國家的棟樑和希望,他們是如何成長,是哪般模樣,也將影響著未來城鄉、社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手機遊戲,正吞噬祖國的花朵

如何讓他們從迷醉於網遊中的幻境自拔出來,並回歸正途,將康成長呢?這是一個沉重而深遠的話題,也正引起更多人的警惕和關注。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前沿陣地,更應該積極承擔起教育責任,用更加健康活潑的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及時給予學生心理輔導,引導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大家心裡都在發出一種吶喊:救救那些被網絡遊戲吞噬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