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村幹部起草的本村鄉村振興戰略,很值得農民朋友學習

我發現這份農村的計劃書,感覺到農村的新生力量,很切合農村的實際,很有創新意識,開拓精神,這份謀劃書內容如下,很嚴謹很接地氣。

村裡首先發展農業,以農業為起點,進而帶動村裡的一二三產業融合,最終發展到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發展。實行聯耕聯種、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規模化服務,統一購肥、統一購種、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穫、統一出售。所有購買的生產資料(種子、農藥、化肥、農耕費用)均低於市場價,並且質量有保證。所有出售的產品均高於市場價。同時還將大大降低勞動力和浪費,充分發揮規模化優勢,避免資源的重複浪費,從而達到節本增收。

這是一份村幹部起草的本村鄉村振興戰略,很值得農民朋友學習

如何節本增收?農業支出:生產資料包括化肥、種子、拌種費。機械費包括收割、運輸、切杆、耙地、播種。化肥一畝地一季最低節省15元,兩季省30元,玉米種一畝地最低能省10元。秋季機械費費用一畝地費用市場價需要190元,規模後只需要145元,比市場價一畝地省45元,收麥和播玉米能省15元,糧食按一斤多賣一分錢,小麥、玉米兩季按2000斤,一畝地也能多賣20元。一省一增,一畝地能增收120元(如果一個村有1000畝地,就能節約12萬元,就能給農民辦點實事)。

這是一份村幹部起草的本村鄉村振興戰略,很值得農民朋友學習

第二階段發展肉牛養殖和資金互助。養牛利潤不高,但是適合村的實際情況。發展集體經濟,資金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要盤活內部資金,發揮合作優勢,將農村的資金,農民自己的錢留下來、用起來。要想把自己的錢用起來既保證收益又要資金的絕對安全,要有良好的體制和方法,把錢用在大家能看到、能掌握、能收回的項目中,借給有保證有抵押、有擔保的農戶,必須是內部人員,貸款人需要拿自己的承包土地作為擔保來保證其償還能力。

以上這些措施計劃是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新探索,還是很值得敬佩的。

這是一份村幹部起草的本村鄉村振興戰略,很值得農民朋友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