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實力,源自於你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無論什麼時候

你都要為自己的未來積攢實力

在職場上,你可以挑選或者被挑選,但你別忘了,職場上讓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實力,就是擁有可以隨時離開的能力。

你的實力,源自於你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幾個月之前大火的無問西東,由張震扮演的張果果是一家廣告公司的一箇中層主管,我們應該都記得當時一個提案的場景,張果果和上司David發生了分岐,他想打安全牌,而David希望走更激進的路線——營養和好味道。等到提案當天,David卻因突發胃病沒能趕到現場。張果果現場提案,雖然PPT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主打安全性,果果卻臨時對億家奶粉說,要主打營養好味道。這個完全是按照自己上司David方案進行。

如果記得當時的場景,老闆Robert都猝不及防,喝了一口水壓驚。張果果答:David是我上司,我應該和他保持一致。

老闆:如果提案失敗,必須有人為這件事承擔責任!

結果,億家奶粉選擇了Cell公司的推廣方案。Cell公司的方案主題就是強調安全性,和張果果的第一方案一致。

張果果被迫辭職走人——因為David說,他提案的話,應該調整為主打奶粉安全性,這樣成功拿下單子的可能性更大。

後來有人告訴他,也許這件事是David的一個計劃。David和Cell公司達成了默契,讓Cell公司以安全性提案中標億家奶粉,而自己主打營養好味道的方案主動失敗,順手讓咄咄逼人的下屬張果果當替罪羊。

你的實力,源自於你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之後呢,張果果去了另一家廣告公司成了總經理。我們先不去管這件商場的爾虞我詐,我們應該考慮到的是,為什麼張果果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另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主要源自於張果果自身的實力,他的實力來自於他多年不斷的學習,以及在工作中積攢實力和資源,給了他即使離開公司,依然可以找到一份更好工作,

美國通用電氣傑出的CEO傑克·韋爾奇曾經說過:“一家好的公司,不是保證你終身就業,而是培養你終身就業的能力。”推而廣之,一個成功的職場人士,不是永遠不被解僱,而是永遠擁有選擇職業、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

你不是輸在沒機會

而是輸在“自我設限”

你的實力,源自於你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劉強東有一段很經典的故事:

劉強東在給業務層開會,要求200%的增速,一個業務負責人說有難度,開始陳述理由。

劉強東立馬打斷他:“對不起,你沒聽懂我的問題,我問的是怎麼增長,不是問你怎麼不能增長。”

後來,在管理層例會再也沒見過他的身影。

人生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凡事都說“我不行”!

真正讓大多數人在成功路上止步的,不是能力,也不是環境,而是自我設限的信念。

你的實力,源自於你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那麼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呢?

1. 信念:你是在為自己工作

身在職場,作為一名合格的職場人,你永遠不是為老闆而工作,看老闆臉色行事,你是為自己而工作,你的工作是為你自己的個人價值觀和奮鬥目標的實現,這樣才可以讓你自己無論到哪兒、無論做什麼,都充滿激情和鬥志。

2. 價值觀:把每一份工作當做你人生最後一份工作而全力以赴

每一個人,一輩子很少有可能只從事一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因工作都有它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所以我們唯一要做到的就是,把每一份工作都當做人生中最後一份工作全力以赴,這使我在結束每一段職業、開始另一段時,都充滿滿足感和拼搏的慾望。

3.養成養成“清零”習慣,每隔2年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

看到這裡,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然後把答案寫下來——

1. 現在你有哪些能力?先不用多想,一股腦地列出來。

2. 它們在招聘市場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價位?哪些能力在升值,哪些正在貶值?

3.你有哪些潛在的能力,是市場需要、升值空間更大的?

另外,每年更新一下自己的簡歷,刪除不那麼有價值的能力和資歷,然後增加新的。

如果這個簡歷2年沒有變化,就要注意了!

你的實力,源自於你有隨時離開的底氣

4. 不斷學習,而且是跨界學習

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乾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對手比你強,而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就好比康師傅方便麵,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科技,輸給了餓了麼,美團外賣。

就好比零售百貨業冠軍的大潤發,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被阿里跨行收購。

你從來都猜不到,這一秒或者下一秒,自己就有可能被不知道哪裡來的跨界者擠走。

因此,跨界學習,是這個時代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例如,學計算機的,不妨讀讀心理學,讓你的程序更懂人心;

做文案的,可以學學PS技術,讓你的文字更具表達力.....

你多學一樣本事,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5. 建立增量思維,放棄存量思維

增量和存量原本是經濟學裡面的術語。

存量是指過去生產與積累起來的產品、貨物、儲備、資產負債的結存數量;

增量則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系統中保有數量的變化。

這樣說不好理解,換個問題:你的積蓄是存出來的,還是賺出來的?

存量思維的積蓄,是在每個月少得可憐的工資裡,攢著存出來,一旦丟了工作,就等於斷了經濟來源;

而增量思維是著眼於如何在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基礎上再生出更多錢,投資自己是一種,理財也是一種。

投資自己,我們可以選擇看書、鍛鍊、參加各種課程。不斷地充實改變調整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