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衆「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根據權威機構的預測,正在熱映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內地票房很可能落腳在12億元人民幣附近,而本片目前在北美票房接近2億美元,最終票房應該在2.2億美元左右,說明本片在中美兩國受歡迎程度差不多,因為票房差距不大。我們知道,北美是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一般來說,一部好萊塢電影,北美本土是其最大票倉,海外某個市場的票房很難超越其北美票房。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但最近幾年,情況在發生急劇變化,經常性出現一部好萊塢電影中國票房與北美票房相當、甚至超過北美票房的現象,最著名的例子是《速度與激情8》,本片在中國收割了26.7億人民幣,約為3.9億美元,而它北美的票房只有2.26億——中國市場似乎更喜歡這種“簡單粗暴”、“火力強勁”的特效大片,這是中國觀眾目前看電影的主要品味。我們這裡來看看,今年有哪些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的票房比北美更高。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狂暴巨獸》

巨石強森這部破壞力極強的災難大片,製作成本為1.2億美元,但本片在北美只收了9900萬美元,截至9月份,排在所有上映電影的第18位,而《狂暴巨獸》的中國票房約為1.47億美元(為了便於比較,中國票房被換算成美元,以下同),可見這部電影要收回成本,中國市場功不可沒。本片的爆米花指數很高,從頭到尾都很刺激,喜歡破壞場面的觀眾不容錯過。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巨齒鯊》

這部電影的中國元素很多,有人認為是好萊塢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的大片,其實不然,華納兄弟為這部電影在北美申請了4100多家影院同時上映,這個規模是“漫威級別”的,要知道當年的《阿凡達》也不過申請到了3400多家影院開畫。《巨齒鯊》目前的北美票房為1.12億美元,而它的中國票房則超過了1.5億美元。本片的製作成本也高達1.3億美元,絕對的大製作。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摩天營救》

這部電影倒更像為中國觀眾定製的大片,因為主要情節都發生在中國香港,中國元素也貫穿全片,“天王嫂”昆凌在片中演個女殺手。影片粗暴到沒有邏輯,除了特效之外,幾乎一無是處,但本片仍然在中國收穫1億美元票房,在北美則只有6700萬。本片的製作成本甚至比《狂暴巨獸》還昂貴,達到1.25億美元,看來巨石強森主演的電影,成本都得1億美元起了。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

本片的水平,比第一部《環太平洋》低了好幾層樓,連特效做得都有失水準,不知道1.5億美元的製作成本,都花到哪裡了,影片在北美僅收5900萬美元,堪稱大敗,而中國市場的9200萬美元的票房,大大降低了本片給電影公司造成的損失。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

客觀來講,這部電影還不錯,至少要比《環太平洋2》高明一點,影片投資9400萬美元,不算低,這個投資規模足可以製作出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作品,該片最大的問題是沒什麼新鮮度,在中美兩國都未掀起太大波瀾,《源起之戰》北美票房僅5700萬美元,中國收穫7200萬美元。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頭號玩家》

今年好評度最高的商業片之一,但導演斯皮爾伯格最近十多年的電影,一直不太受美國觀眾的待見,這位曾憑藉《大白鯊》《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等片在美國創造過驚人票房成績的大導演,現在的作品,能在北美賣到1.5億都很難,這部《頭號玩家》北美票房竟然只有1.37億美元,而本片中國票房卻高達2億美元,上映時曾在內地引發巨大轟動效應,讓人想起了兩年前的《魔獸》。

今年這六部電影,驗證了中美觀眾“品味”的差別,不用自卑!

表面看上去,中國觀眾更熱衷於粗暴的視覺片,審美品味比較“粗糙”,其實用不著自卑,美國觀眾現在喜歡的都是“漫威電影”、迪士尼真人動畫等完全脫離現實的幻想電影,品味高明不到哪兒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