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枝幹「溼囊皮」咋收拾,防治方法在這裡!

核桃腐爛病主要為害枝幹樹皮,因樹齡和感病部位不同,其病害症狀也不同,大樹主幹感病後,病斑初期隱藏在皮層內,俗稱“溼囊皮”。有時多個病斑連片成大的斑塊,周圍聚集大量白色菌絲體,從皮層內溢出黑色粉液。發病後期,病斑可擴展到長達20~30釐米。樹皮縱裂,沿樹皮裂縫流出黑水(故稱黑水病)幹後發亮,好似刷了一層黑漆。幼樹主幹和側枝受害後,病斑初期近於梭形,呈暗灰色,水浸狀,微腫起,用手指按壓病部,流出帶泡沫的液體,有酒糟氣味。病斑上散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當空氣溼度大時,從小黑點內湧出桔紅色膠質絲狀物,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病斑沿樹杆縱橫方向發展,後期病斑皮層縱向開裂,流出大量黑水,當病斑環繞樹幹一週時,導致幼樹側枝或全株枯死。枝條受害主要發生在營養或2~3年生的側枝上,感病部位逐漸失去綠色,皮層與木質剝離迅速失水。使整枝幹枯,病斑上散生黑色小點的分生孢子器。

核桃枝幹“溼囊皮”咋收拾,防治方法在這裡!

核桃腐爛病是一種真菌(屬球殼孢目)所致,在顯微鏡下,分生孢子器埋於木栓層下,多腔,形狀不規則,黑褐色,有長頸。分生孢子單孢,無色,香蕉形。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樹上越冬。來年早春樹液流動時,病菌孢子借雨水、風力、昆蟲等傳播。從各類傷口侵入,逐漸擴展蔓延危害。在4~9月成熟的分生孢子器,每當空氣溼度大時,陸續泌出分生孢子角,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進行多次侵染危害,直至越冬前侵染緩慢。春秋兩季為一年的發病高峰期,特別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重。一般在核桃樹管理粗放,土層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及鹽害的核桃樹易感染此病。

核桃枝幹“溼囊皮”咋收拾,防治方法在這裡!

防治方法:

(1)加強核桃園的綜合管理,多施肥,少澆水,提高樹體營養水平,增強樹勢和抗寒抗病能力,是防治此病的基本措施;

(2)經常檢查,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以春季為重點,其次是秋季,但常年檢查及刮治不能放鬆,刮下的病屑應及時收集燒燬,避免人為傳染。發現病斑可颳去壞死部分,先用“青園”10倍液塗抹患處表層殺菌,待幹後,再用“星標”50倍液塗抹深層殺菌;

(3)採收核桃後,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刮除病皮,收集燒燬,減少病菌侵染源;

作者:中農樂果業科學研究院講師 張振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