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聲到惡魔(終):比華格納早100年的事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西方音樂史是否就是教科書講的模樣?

西方音樂史是否只有一個版本?

讓我們給你不一樣的內容,

古典音樂意外史!!!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搶先於瓦格納的事

萬事俱備,把五線譜紙鋪好,莫扎特將創作出怎樣的音樂呢?請留意巴松管用弱音奏出的部分:開始三小節是C小調,但後面是什麼?基本上是勳伯格的十二音列技法了,這樣過激的音程跳躍,當時的人們聽起來一定很難接受——因為這已經是20世紀的音響效果了。

這個讓人困惑的主題在12小節裡結束,之後整個樂團重複演奏一次。隨著低音聲部迴響,整個樂團加上了和聲就顯的有調性了。調性迴歸,自然回到了“熟悉的味道”。不過,莫扎特從13小節開始重複這一主題,同時加上了和聲。但他所加的和聲是每一小節移動一下的減七和絃——減七和絃是不屬於任何一種調性的重力和絃,所以莫扎特的這首新鋼琴協奏曲是作為“無調性”音樂創作出來的。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調性稍微顯現是在20小節之後,向著C小調的屬和絃方向走去,不久在第34小節進入副主題。這裡絃樂靜默,由管樂四人合奏,以半音階進行著。到了合奏的後半部分,也就是木管相互呼應的時候,樂曲才終於有了明確的調性。但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樂曲進行到第一樂章結束,一刻不停的持續著半音階的無調性感和令人炫目的多調性感交錯著,由巴松管和鋼琴交織著呈現出來。這種音響效果能讓人輕易聯想到瓦格納,但這可是要比瓦格納早100多年的事了。

但在他所處的時代,這樣的創作毫無疑問是“被禁止的遊戲”。從小他接受的教育是“創作音樂的方向必須與聽眾喜好一致”,不論走到哪,就必須寫出當地人喜歡的音樂,到了巴黎為巴黎,去了意大利為意大利。“音樂家是僕人”,這是莫扎特時代的設定。但這種設定對於30歲之後的莫扎特來講愈來愈厭惡。比起讓聽眾們滿意,真正唱自己內心的歌自然成了莫扎特心中情不自禁的表達。之前的兩首鋼琴協奏曲,把豎笛如此推崇就是一次突破“禁忌”的嘗試,這一次自然要走的更遠些。《C小調》K491在當年4月7號首演之後的評價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但從第一樂章的呈現來看,大膽猜測應該不會得到什麼過高的評價。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進入第二樂章,被第一樂章超前的創作手法搞暈的聽眾們變得豁然開朗,好像滿天烏雲瞬間被風吹散,轉眼晴空萬里了。樂句在平穩的降E大調上進行,主題通過鋼琴吟唱猶如淚水洗過的藍天來表達出難言的悲傷。19小節開始雙簧管和巴松(之後是長笛)配合著進入,直到這一樂章結束,絃樂幾乎都是單純的起著伴奏作用。鋼琴和木管聲部扮演著“獨唱家”的角色,相互交織著演唱著……最初段落的主角是費亞拉的雙簧管,下一段落是施塔德勒的豎笛,結尾是全體演奏。

終樂章是變奏曲,主角依舊是鋼琴和木管聲部,絃樂依舊做陪襯:鋼琴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雄壯感開始演奏,木管則把變奏段落徹底承接下來,全曲就在這種緊張的、沒有緩和的C小調中結束了。依照以往做法,莫扎特一般會將結束段進行同音轉調處理,比如之前的《D小調》K466,最終會轉入D大調,讓大家安心。這一次他沒有這麼做,只是在強烈的C小調上升音階與和絃中結束了全曲。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從人聲到惡魔

《C小調》K491的第一樂章可以說是莫扎特最“魔性”的創作,但貝多芬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相傳他的《C小調第三號協奏曲》就是根據這部作品創作出來的。

莫扎特“這種放飛自我”、不顧聽眾感受的行為也得到了報應:全勝時期的音樂會預約會員有174人,而這一年就減少到130人,三年之後只剩下一個人了。當然,所有的黑鍋不能全由《C小調》K491一部作品來背,更多原因還是因為莫扎特對於當時的聽眾來講真的是愈來愈像“熾天使”了。這種聽從自己內心快感一旦品嚐過一次,就如同上癮一般,讓曾經那個“整個世界都是陽光”的莫扎特變得愈來愈像個“魔鬼”,音樂創作也愈來愈變得橫行霸道。尤其是在面對絃樂五重奏演奏形式上,要知道“絃樂五重奏”這樣的演奏形式最常出現的場景是“餐廳”……拿《D大調絃樂五重奏》K593的終樂章主題為例,連續下滑的半音階主題讓當時的聽眾難以忍受!!!不得已,在莫扎特死後,樂譜出版方將其進行了修改。直到1970年之後,莫扎特的原版樂譜錄音才陸續再現天日。相比而言修改版安全多了,但也平庸多了。所以在十八世紀,莫扎特後期拒絕“取悅他人”的做法,在今天看來是多麼的勇敢而又悲壯呢。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不過這樣的抗爭註定也是曇花一現,或者對於莫扎特自己來講也是偶爾的“離經叛道”去嚐個新鮮。他在第二年就開始迴歸“正軌”了,下一季的鋼琴協奏曲《C大調》K503以及再一年創作的《D大調》K537迴歸了之前創作的五首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 K449》(1 784年2月)、《降B大調 K450》(1784年3月)、《D大調 K451》(1784年3月)、《G大調 K453》(1784年 4月)、《降B大調 K456》(1784年9月)、《F大調 K459》(1784年12月)】的老路,成了相對平常的創作,管樂部分也退回了這五首作品之前的水平,沒有了華麗的獨奏。

從人聲到惡魔(終):比瓦格納早100年的事

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年,莫扎特為更加小型的管弦樂團創作了《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K595。從表面上看,這首作品退回到原來的水平,樂曲構思可謂是“行將就木”,或者客氣一些說是“天鵝之歌”的屬性,擁有著神秘美感;卻完全沒有五年之前的華麗。它就像是深秋寒風中,最後一片樹葉在用盡最後的力氣抵抗著飄落的命運……

協奏曲寫成這樣是否意味著不會再有下一部同類型的作品了呢?冥冥之中預示著死亡,在完成這部作品之後,莫扎特的生命之燭維持了不到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