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對太極拳的感受

淺談我對太極拳的感受

張技鋒

本來就喜歡太極拳,直到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太極拳,中間有好多年而無緣。在我真的開始跟隨我的老師-吳穎鋒老師開始練習太極拳時,心裡的激動、震撼之情無以言表。隨著時間推移,在逐步瞭解太極拳的同時,更慶幸的是自己遇到了一位明師。也讓我在以後的練拳路上不至於走許多多餘的路。相信這也是很多太極拳愛好者的心聲。一開始囉嗦這麼多隻是想表達我心底裡對我老師的一種感激,一種敬意!

言歸正傳,其實一開始也和好多初學者一樣。認為太極拳很簡單。柔軟,輕飄,可是隨著對拳理的深入瞭解,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幼稚。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尤以太極拳還是其中的精華拳種。怎可如我這般對待。還記得那一次,隨老師練拳,老師就講到太極拳的起源,傳承等。接著就說起太極拳要領。老師說:“要想練好拳,就要做到腰端、頭領、含胸、拔背。當然這也只是初練者記住這幾點簡單的要領。

老師在平時說得最多的就是正(中定)。這也是在我隨著練拳時間久了以後,對中定一詞也是深有體會。在行拳盤架當中,缺少中定也就無從談起太極八法。更不要說“松”了。“松”在太極拳裡是每個人都追求的,也是練太極拳者一生的追求。怎樣才能“松”如何“松”才能逐步的達到“松”的放果。真正意義上的“松”,可能我的理解不夠,還請大家多指教我以為老師說的中定正是太極拳“松”的開始。在行拳當中,如果由始至終不能保持中定,那麼也就不會逐步的體會到腰的松、肩的松、胯的松,當然,箇中的感觸體會只有自己在行拳當中才能體會的到。

行拳當中在中定的前提下,“松”是逐步的。正如老師所說中定了,才能體會到松腰,才能感受到腳的入地三分,才能感受到五趾抓地的感覺,在行拳盤架中亦可體會老師說的擰麻花的感覺,這種體會很微妙的 。

因為職業的習慣,長年久坐,這些年的練拳,讓我的腰椎、頸椎已逐步完好,這也是讓我更堅定了堅持練好太極拳,隨拳對太極拳的練習和進一步的理解和領悟、心悟,讓我倍感喜悅,如有言誤,還請老師指導

【作者簡介】張技峰.個體職業,師從吳穎鋒,薛奇英老師。是吳穎鋒老師遞貼弟子,習練陳式太極拳五六個年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