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我叫餛飩

,陪伴過很多天津小孩度過他們難忘的童年,那時候我是許多人歡樂的源泉,我最開心的就是看著他們臉上滿足的表情。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我叫雲吞,來到天津的日子也不短了,以至於現在天津遍地都是骨湯雲吞,我前身本是南方的抄手,但是在這天津並沒有水土不服,喜歡我的人不少。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但是自從雲吞來了之後,天津的早點江湖就變了天兒,現在想要找個賣餛飩的攤子,簡直是難如登天,連骨湯也背叛了我。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餛飩一直對我懷恨在心,其實這又跟我有什麼關係呢?賣早點的人也無非是因為利益的驅使,哪個受歡迎賣哪個,就算我不來,還會有別人來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餛飩與雲吞的餡 ◤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餛飩與雲吞除了外形相似,其實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食物。也許聽我這麼說你會覺得矯情,但是看似都是麵皮包裹著肉餡,實際肉餡卻大不相同。小餡的餛飩:調好的肉餡裡不放蔥姜。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大餡的雲吞:調好的肉餡裡有蔥姜。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這麼說來,那些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還會說這是一種東西麼?別說我矯情,你絕對不會把餃子和包子稱為一種東西,雖然他們都是用皮包著餡兒。

大骨湯 ◤平時咱們在家煮大骨湯的時候,總喜歡放些蔥姜去腥,並且上面會飄著一層油花,或厚或薄。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而這煮餛飩和雲吞的大骨湯,卻是不放任何蔥姜調料的。洗淨的大骨棒子,放進深深的鍋裡,慢慢熬煮,煮開的水面上會漂浮著油脂或是血沫子,用大勺將上面的這些雜質撇乾淨,然後繼續往裡面加水。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週而復始的這樣一直熬煮,湯裡所有的雜質都會被係數熬煮出來,大骨中的骨膠原蛋白也會被熬煮出來。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這樣熬煮出來的湯頭潤白透亮,比奶色稍淺,湯頭帶著鮮甜,沒有任何的腥味,也不會掩蓋餛飩和雲吞本身的鮮香味道,比味精等人工增鮮劑都更加鮮美。

煮 ◤熬煮骨湯的大鍋旁邊,是一口專門用來煮餛飩雲吞的大鍋,將熬煮好的骨湯盛在這口鍋裡。

湯一定要寬,這樣煮制的餛飩和雲吞才能伸開腰。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這一口巨大的鍋,一鍋出來就是十多碗餛飩,每一碗都得十個,所以一口鍋裡百十多個餛飩依舊不擁擠,足見這口鍋到底有多大。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而煮東西的人站在這樣的鍋旁邊,這樣的天氣,也是一種煎熬。但這種煎熬,也是一種堅持,幹一件事情久了,就會從生計變成生意。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用大笊籬在大鍋裡面順著一個方向攪動,慢慢的餛飩會漂起來,表皮也會變得透潤,這時候就到了該撈出來的時候。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將餛飩或是雲吞分別裝在早就鋪好了冬菜和紫菜的碗裡,最後澆上骨湯,禮成。

吃雲吞的時候,一口咬開,就是鮮潤的肉餡,充實的肉餡包裹在雲吞皮裡,雲吞皮不算薄,卻正好抵消了肉餡些許的油膩,鹹淡口味正好,滿滿一大碗,飯量小的女生可能吃不完。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而餛飩,則需要慢慢的回味,因為餛飩吃的不是餡,而是浸透了肉香和油脂的餛飩皮。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只這一口,就忽然讓我回到了小時候,一歲多的小娃娃坐在小椅子上,死活不肯吃第一口餛飩,年輕的母親反覆的吹著,怕是熱了,可喂到嘴邊,依舊還是不吃。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她還不怎麼會說話,用眼神看著媽媽,直到年輕的母親會意的將餛飩吃到嘴裡,小娃娃才開心的一口吞下小小的餛飩。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那是許多天津孩子的童年時光,那時候沒有肉餡特別飽滿的雲吞,人們喜歡吃餛飩,少放餡的餛飩。

分不清餛飩和雲吞的,就別吃了

如今坐在這樣一座舊舊的小院裡,在一家連店名都沒有的小店裡,吃一碗最正宗的天津餛飩,大概才是最奢侈的享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