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比亞迪「廣告門「中的是非對錯

隐藏在比亚迪“广告门“中的是非对错

近日,比亞迪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但使得它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的源頭就是涉及11億元的“廣告門”事件。

1

事件始末

早在2018年6月13日,比亞迪子公司上海比亞迪電動有限公司就發佈聲明稱,不法位或個人偽造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義開展廣告宣傳類合作業務,並表示其冒用公司簽訂的合同與比亞迪無關。

七月初,比亞迪官方相隔一週連發兩次聲明,詳細披露了整個事件的經過,並稱對於事件相關人李娟用偽造的比亞迪印章簽署的合同及合作,概不知情,比亞迪並不會因此負責,稱自己也是該“違法行為”受害者。

隐藏在比亚迪“广告门“中的是非对错

比亞迪的“廣告門”事件終於被大眾所關注,因為牽連到幾十家公司的利益,對於聲明中的說辭,廣告商們顯然無法接受,認為比亞迪方在推脫責任。“廣告門”事件進一步發酵。

隨後,比亞迪官方和涉事公司上海雨鴻文化公司又發佈聲明撇清與李娟的關係,涉事多方各執一詞,真相撲朔迷離。

隐藏在比亚迪“广告门“中的是非对错

2

11億背後的利益鏈條

比亞迪“廣告門”事件使得一個由代理商墊付資金並獲取高額利息的利益鏈條浮出水面。

自2015年,李娟就開始進行對外聯繫和商務對接,也是在這一年,她一躍從一家普通廣告公司員工,變成了汽車行業大品牌比亞迪分公司上海比亞迪有限公司的市場部總經理。

而廣告公司在此前與李娟所代表的“國金比亞迪”合作中,曾出現合作公司出現資金問題,需要廣告公司先行墊付資金的情況,而報酬則是年底的高額返利,高達百分之二十。

此外,2017年投資6690萬元的球隊阿森納贊助項目給許多供應商打下了強有力的“定心劑”。對於廣告公司來說維持一家大客戶非常不易,而一個品牌願意投入那麼多廣告預算,可顯其資金實力。

而之後李娟聯繫供應商,希望這些人能幫助“國金比亞迪”獲取融資便變得簡單起來,誰曾想,這是一個旁氏騙局,碰到了假的比亞迪。

隐藏在比亚迪“广告门“中的是非对错

3

比亞迪內部的管理漏洞

比亞迪真的是無辜的嗎?它所存在的管理漏洞也使得行業和其他品牌警醒。

據瞭解,此次事件已公開的廣告公司均沒有進入比亞迪的供應商庫,僅有雨鴻文化一家作為比亞迪的代理商,與比亞迪總部直接接觸,被納入了內部供應商庫。

廣告商當時爭取項目都是通過正常廣告流程的,首先是進行競標,完成後再和供應商籤合同進行實際操作。由此可見,李娟所進行的一系列商業合作不符合行業正規流程,但此前卻沒人發現不妥。

從廣告商的反饋中可知,廣告商墊資和預付款的情況是司空見慣,甲乙雙方在合作中的話語權差距也較為懸殊。

而在比亞迪的公開回應中提及其對比亞迪“廣告門”事件毫不知情,這點遭到廣告商和大眾的質疑。

在大型車企的固定流程中,區域推廣費用的預算需要提交給公司各級負責人簽字,並最終交由總部審批確認,否則推廣費用無法下撥。

按固定流程,廣告商們和比亞迪的合作,總部不應該完全不知情。顯然,比亞迪供應商的合作流程是不規範的,其監管模式也存在著問題。

4

寫在最後

作為中國汽車大品牌,樹立起口碑和穩定銷量實屬不易。但城池毀於螻蟻,此次“廣告門”,給比亞迪造成不小影響,不僅僅是輿論方面,還有經濟財政上。

此次事件的背後主使還有待調查,但對諸多供應商及廣告公司造成的影響和經濟損失不可挽回,高達11億元的欠款還需要比亞迪公司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比亞迪究竟是無故躺槍還是實力甩鍋我們也無法定義,但其存在的運營及管理方面的漏洞不容忽視,這也無疑給比亞迪管理層敲響了警鐘。

隐藏在比亚迪“广告门“中的是非对错

資料來源及參考:

《告門”的“羅生門”,比亞迪這場風波究竟是誰的“鍋”?》 來源:新聞財經

《追蹤比亞迪廣告門:涉事方獲利益 廣告商損失慘重》 來源:中國經營報

《稜鏡|比亞迪拖欠11億廣告費背後:還不清的高利貸和隱秘的洗錢》 來源:稜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