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本 文 共 5986 字

读 完 全 文 需 15 分 钟

中美贸易战会走向何方?我们这里不讨论现实问题,来说说历史。

回顾两个大国的交往历史,始终交织着恩怨情仇,彼此牵牵绊绊。早在二百多年前的清代中期,中美就已埋下了交往的伏笔。那时清朝还在乾隆的统治下,中国物阜民丰,纵横天下,俨然就是世界大国。而美国,才刚刚独立,百废待兴,于美国人而言,国家的未来其实是一个未知数。超级大国(清王朝)与蕞尔小国(美国当时只有280多万人)之间的交往由此开始,而后的二百多年里,一个“大国”由衰落到崛起,一个小国从崛起到称霸。本文将梳理几本著名的中美关系史书籍,努力为读者展现一个与教科书不一样的中美关系史。

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禁止国民在中国贩卖鸦片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

第一本向大家推荐的书,是《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作者埃里克•多林(Eric Jay Dolin)。

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个时候中美已经产生了深远的交往,这本书就着力探索那个鲜为人知年代所发生的事。

作者在书中首先为我们介绍了16世纪席卷欧洲的“中国风”。那个时候,欧洲贵族都以收藏中国的瓷器、文物为骄傲,以能喝到中国茶作为炫富的标志。“中国商标”在那个时候享誉全球,其影响力超越现在任何一款奢侈品。

英国在当时是北美的宗主国,这些奢侈品很自然就从英国传到了北美。后来,美国的独立运动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奢侈品——茶叶。英国为了对外征服,规定对北美殖民地的茶叶等课税,1773年5月,英国又通过《唐申德法案》,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倾销茶叶,这遭到北美人民的极力反对。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3年12月16日晚上,殖民地人伪装成印第安人登上东印度公司船只,将342箱9万磅茶叶倒入波士顿港,史称“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运动由此展开。

美国独立之后,开始酝酿直接与清王朝建交。1784年,即美国独立的第二年,政府派出“中国皇后”号远航至中国,拉开了中美贸易的大幕。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中国皇后号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惨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美国见有利可图,也要跑过来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不过,美国人比英国人善良很多,美国人在英国要求中国保持鸦片贸易方面,表示沉默,美国政府甚至声明,在中国贩卖鸦片的美国人,中国政府可以按照自己的法律进行判处,美国政府不予保护。从这点可以看出,美国人其实是以一颗平等之心看待清政府的,美国派政府只希望可以发展正常贸易,希望中国不要闭关锁国。因此,《望厦条约》在某种意义上其实算相对平等的条约。

不过,埃里克•多林稍后指出,当美国了解了清王朝之后,他们心中的“中国梦”彻底破灭,他们认为与中国没有必要同等交往。于是,美国人开始运输中国“苦力”到美洲种植园,华工遭受各种虐待,这在19世纪中叶《排华法案》后达到高潮。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19世纪美国的中国华工

该书以世界史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美早期的交往,不过,值得讨论的是,作者身为美国人,对一些事自然带有美国人的感情,这会让作者在叙述某些事情的时候显得不够公正(比如《望厦条约》里面规定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作者就没有点名其危害性)。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美国为何要让中国变四强?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

邹谠所著《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是一本享誉世界国际关系史名著,作者邹谠曾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作为一位1918年出生于广州的华人,他历经了民国时期中国的战乱。这些经历让他1946年到美国之后,可以更好的反思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虽然研究的是从1941年底美国遭日本突袭被迫宣战,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段历史,但是,邹谠在开头梳理晚清以来中美关系背景时的内容,也同样值得注意。

1899年,美国开启了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指美国要求自己与其他列强利益均沾,机会平等,美国要享有其他国家所享有的任何特殊利益。这一条,现在被我们认为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进一步侵略。但事实上,美国所提出的开放政策,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因为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中,美国明确写到:必须保持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因为只有主权完整,门户开放政策才会有效。

虽然这一条不是美国在有意保护中国,只是美国实力不足,不敢与列强争锋,但客观上还是对中国起到了积极影响。邹谠认为,这一现象表明美国刚刚萌生大国意识,许多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

此外,美国人还奉行不占领中国领土的政策,这其实潜移默化,给中国人造成了一种友好的假象。这一点,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表现得尤为强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世界和平的“十四点原则”,更让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强权最终战胜了真理”的假象,把美国看成了救世主。

不过,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美国国内开始实行“绥靖政策”,即保持中立不参战,这令中国人对美国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偷袭珍珠港

直到1941年,因为珍珠港被偷袭,美国才正式对本宣战。1942年,罗斯福有了“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战略构想,罗斯福邀请蒋介石到开罗参加会议,甚至不顾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反对,坚持要把中国拉入“世界四警察”的阵营中,成为世界四大强国。当然,邹谠对此评价,这是罗斯福的一个“阴谋”,他希望中国可以拖住日本,并打算在收拾完欧洲战场之后,以中国作为基地,出兵收拾日本。

然而,随着美国战略的转变,美国打算直接进攻日本本岛,使得中国不再成为他的重要棋子。罗斯福构想的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大国的构想就此失败。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美国总统罗斯福

美国的另一个失败,是对国民党能力的错误估计。美国是一个提倡民主的国家,然而,在中国却又不得不支持国民党的独裁政府。美国为了消灭日本,希望中国在与日本的血战中撑住,只好拼命援助大量的金钱和武器,但是,国民政府腐败至极,这让美国人非常失望。倒是进入延安的美军观察团,报告美国政府,中国的希望其实在延安,因为在那里蕴含着中国的活力。

美国人天真地认为,延安的共产党在未来可以走美国人所设想的道路,从而便于美国人插手中国事务。但美国人错误的估计了共产党人的能力,以及其完善的思想体系。到了1949年解放之后,社会主义中国彻底与美国断交,毛泽东还为此写了著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抗美援朝战争更是让中美邦交越行越远。

邹谠在书的最后表明,“我们只希望尽到我们的义务,即反对任何对霸权的欲望以及与仁爱的道德信条不相符合的愿望。仁爱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特征。就中国本国的利益来说,革命的目标是恢复她原来的边界,就整个世界来说,革命的目标是使所有的国家逐步从平等的阶段走向理想的统一……

论中国:基辛格揭秘中美建交内幕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论中国

基辛格的书《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1日出版),倒不如叫“中美20世纪关系史”,该书全面论述了中美在1949年之后,从对抗到建交的全过程。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基辛格

基辛格在该书开头,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古代,认为中国人经常从自己的传统中为现实找到历史依据,赋予一种“合法性”。基辛格还关注到了中国传统的兵家——孙子,对此进行了进行了大段的介绍和分析。其实,基辛格不惜花费篇幅介绍中国文化的这两个特点,无非是为后面埋下伏笔,因为这两点,在20世纪中美关系之中凸显着重要的意义。

抗美援朝之后,中美关系降到低点,不论是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是继任者艾森豪威尔都对中国大陆心怀敌意,转而全力支持台湾。基辛格认为,在朝鲜战争停战一年之后,毛泽东就开始向美国发出军事挑战,向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发难。通过基辛格的论述,我们会发现,毛泽东的所有战略目的其实是想引发美苏矛盾,并在矛盾之中提高中国的地位,也算是在夹缝中生存。

与美国的军事挑战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毛泽东通过炮击金门,使美国不能从台湾撤军,其意图是为了可以与美国进行谈判,不至于彻底失去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苏联为中国提供武器和技术支持(尤其是核技术),以防中美再次爆发战争,危机苏联。

两次台海危机之间,中美曾经有过一次秘密的官方对话,时间是1954年,地点是在日内瓦。不过这次会谈不欢而散,因为中美两国的焦点就在于台湾,中方不允许美国再帮助台湾,而美方因亚洲战略的需要,又不可能对此同意。

在此之后,中美彻底关上了交往的大门,虽然美国政界时不时的会提出和中国大陆开战对话的意图,但中方大门紧闭,美国不得而入。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情况才彻底改观。总统尼克松为中国重新进入国家大家庭而不停的呼吁,而毛泽东也于1965年后,也转变了对美国的看法,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寻找新的盟友。

1970年7月,尼克松曾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传递消息,称愿与中国高级领导人会晤。于是,周恩来与基辛格就开始为中美建交积极奔走着。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乒乓外交”历史照片

这才有了我们熟知的1971年“乒乓外交”。新中国的运动员奉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到访问中国,从而先开启民间外交模式。此后,官方正式邀请尼克松总统访华。

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就此上演。美方为了不引起国际上的干扰,时任国务卿的基辛格与一行人以外出调查的名义,来到巴基斯坦,为了躲避媒体,基辛格等人还故意把每天的行程安排得索然无味,让媒体放松警惕。

在巴基斯坦,基辛格甚至借口肚子疼,才躲过众人的视线,偷偷爬上飞往北京的飞机。在与周恩来的多次会谈中,基辛格代表美国与中国谈了台湾、越南等问题。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看得出,两国领导人是抱定了建交的决心,因此彼此都做出了很多让步。比如,美国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搁置意识形态的不同,彼此尊重等。

中美正式迎来了新的一页。最后,作者对于中美之间开启的21世纪新关系充满期待。他他在书的最后引用了哲学家康德的论述:

“永久和平最终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降临:或者由于人类的洞察力,或者因为在巨大的冲突和灾难面前,除了永久和平人类别无选择。”

踌躇的霸权:美国为何喜欢充当“国际警察”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

在梳理了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之后,还需要关注美国崛起的内在原因。《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这本书应该是可以受益匪浅的著作。作者王立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年研究美国的政治及中美关系。在这部书中,王立新为我们梳理了美国如何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历史过程。

本书把1913-1945年的美国对外关系视为解决(国家)身份困惑与追求(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作者在文中指出:美国在1945年以前实际上并没有执行与其实力相称的积极的对外政策,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从19世纪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算起,美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犹豫和摇摆,并两次拒绝英国让与的领导地位后才把其强大经济实力转化为全球性的政治权力,确立起领导世界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美国实际上是一个相当踌躇,甚至有些不情愿的霸权。

这种“踌躇”与“不情愿”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分权制衡的外交决策体制、以自由为核心的国家传统、对霸权(领导世界)代价的担心以及独特的自我形象。如前所述,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美国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使美国不用卷入欧洲事务就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当总统试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让美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时候,通常是国会对总统的政策构成掣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起,国会就成为孤立主义的大本营。美国人根深蒂固的自由传统反对联邦政府把追求国家强大作为主要的国家目标,限制了联邦政府推行扩张主义和干涉主义政策的能力。

而对霸权代价的担心使很多美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反对美国干预国际事务、充当世界领袖,美国人所担心的霸权代价不仅是生命损失和物质付出,还包括卷入外国纷争和充当世界警察对美国民主制度和自由生活方式的损害和威胁:民众税负的加重、国家权力的膨胀、公民自由的丧失以及外国对美国的嫉妒和仇恨。更重要的是,自殖民地时代开始,美国人就把美洲新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开来,把自己描绘成特殊的“新世界”,相信自己是“例外的” 和“独特的”,不能卷入欧洲的纷争中,与腐败和堕落的“旧世界”同流合污。

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支持美国与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分离,反对美国参与国际事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人放弃了过去的踌躇与不情愿,在世界各国的“拥戴” 下踌躇满志地承担起领导世界的重任,从此踏入凶险的国际政治丛林之中,走上全球干涉之路。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越战中的美军

美国为何在战后那么热衷于参与国际事务,充当国际警察?其实,美国渴望在世界上建立一个新秩序,体现美国的价值观,这也是现在很多后殖民主义学者所批判的“文化殖民”。

20世纪中期,其实一切原则都是由美国所主导,比如经济体系、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甚至联合国的建立等等。这些原则自建立之后,就得到全世界的认同,让美国人维持国际秩序的身份感再次得到强化,让美国不得不继续推行他的这一套战略。

也许,这才是美国现在插手全球事务的根本原因。

中国与大战:美国曾让中国人失望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虽然《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徐国琦著,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不是全面论述中美关系的,而是论述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其中有一章,非常详细叙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如何影响了国内的知识界及中国的未来。

恩怨情仇二百年:五本书里的中美关系史

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一战之后,战胜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商讨如何瓜分德国并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美国在会上,呼吁世界列强,要用公理战胜强权,保持各个国家的独立完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武力征服民族国家。此外,威尔逊还提出应该建立国联维持秩序。美国总统的这些言论受到中国人的普遍欢迎,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可以从战败的德国手里拿回山东。在当时,陈独秀等人甚至称威尔逊是“世界头号大好人”。

然而,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所有人反对,甚至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日本顺利攫取了山东,这使得中国对美国失望至极,对美国的印象也开始恶化,心里崩溃到了极点,中国知识界的一部分人转而寻求其他的救国之道,于是找到了苏联的布尔什维克……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香港大学的教授徐国琦还出版了一本英文版的著作:《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段共享的历史》(Chinese and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年),作者运用国际史的视角,寻找到了看待中美关系的新范式。徐国琦认为,两国在历史意识等方面非常接近,两国根本无法分道扬镳,不论从哪个角度,这两个国家都是难舍难分。

两国只有共同面对现实,面对未来,才可以为世界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