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爲孩子的表達能力差著急嗎?這個妙招一定要趁早做!

大姐的孩子豆豆上小學了,老師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十分強,比起同齡孩子不知好了多少,而且還認識很多字,別的小朋友都要等著老師念故事,而豆豆下課了就捧著教室後面書架上的書在看。老師一開始以為她只是在看圖,後來才發現她就是在閱讀文字。再後來,一下課就有很多小朋友圍在她身邊,央求她給他們念故事。老師心中暗暗稱奇。不過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頭,有一次學校組織了低年級小朋友“看圖說話”比賽,豆豆看完圖之後,當場編了一個很長的故事,任務、清潔、語言組織都十分出色。評委老師都說一年級的小朋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編出這樣一個故事,真是不簡單,語文水平兼職趕上了高年級的孩子。

你還在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差著急嗎?這個妙招一定要趁早做!

為了和其他家長分享豆豆的成功經驗,老師邀請了豆豆媽媽在家長會上發言。豆豆媽媽和家長們分享了幾點經驗。

一是從小給孩子讀故事,從豆豆一歲起,媽媽就堅持每天給豆豆讀故事。有些故事豆豆已經聽了很多遍了,但只要要孩子要求,媽媽總是不厭其煩一遍遍讀,那怕豆豆自己都能倒背如流了,媽媽也從不拒絕孩子要求讀書的請求。

二是在閱讀過程中堅持用手指著文字讀。孩子隨著媽媽手指的移動,通過反覆地閱讀,漸漸記住了很多漢字,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不是僅憑几幅識字掛圖就能達到的效果。

你還在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差著急嗎?這個妙招一定要趁早做!

第三點媽媽覺得最驕傲:當豆豆大一些後,媽媽開始鼓勵她講故事,每次講完一個故事,媽媽都會和豆豆玩一個遊戲——續編結尾。她鼓勵孩子根據故事情節和任務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故事續編下去。一開始豆豆只能結結巴巴地講上幾句,媽媽每次都不吝於給她鼓勵和讚美。隨著閱讀量的積累,豆豆的表達能力不斷增強,豆豆“續貂”的能力也越來越強,有的時候竟然能講半個小時,甚至已經完全脫離之前的故事,成為一個新故事。媽媽笑著說,很多故事她都記錄下來了,這是孩子成長的最好見證。

聽完豆豆媽媽的介紹,許多家長都恍然大悟:原來“神童”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啊!

這世上絕大多數的“神童”都不是天生,而是後天培養出來的。豆豆領先於大多數同齡孩子的語文素養及表達能力,也是媽媽多年來精心培養的結果。

你還在為孩子的表達能力差著急嗎?這個妙招一定要趁早做!

沒有孩子不喜歡聽故事。然後很多家長只停留在讓孩子"聽故事”這一層面上,卻忽視了讓孩子自己“講故事”。語言的學習起初在於模仿,然後在於應用。當孩子的語言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就應該鼓勵孩子多開口、多運用,續講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不如多花點心思,故意在緊要關頭或者結尾處留一個懸念,然後鼓勵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故事繼續下去。

一開始,孩子或許只能講幾句,甚至磕磕巴巴不完整。但無論孩子講得怎樣,大人都應該給孩子足夠的鼓勵和讚美,以增強孩子的自。隨著鍛鍊次數增多,孩子續編故事的能力會越來越強,故事講得越來越長,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好。你會發現,孩子小小的腦袋裡藏著驚人的潛力,他們所編出的故事常常會令你讚歎不已。

複述、改編、續編故事,孩子的表達能力就是這樣一步步提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