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潤澤千年古邑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近年來,福清市立足新的時代背景、順應新的發展潮流,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主線,緊扣重點、攻堅難點、彰顯特點、打造亮點,加快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文化事業呈現出蓬勃向上、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全域覆蓋,公共文化基礎建設有新成效

堅持重心下放、資源下沉、服務下移,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僅2017年,福清市在文化事業領域固定投資就達1.66億元。市級層面,市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美術館等一批文化地標相繼投入使用,僑鄉博物館完成主體工程,市老年人文體活動中心、工人文化宮等項目有序推進……市文化館被中宣部評為第六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並晉入國家“一級文化館”;市圖書館晉入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成為福州市“書香榕城”全民閱讀基地和示範點。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鎮街層面,推進鎮街綜合文化站改造提升工程,全市24個鎮(街)綜合文化站基本全部達到二級站以上標準,其中10個達一級站標準。

村居層面,深化“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在實現“一村一農家書屋”基礎上,每年重點對50家“農家書屋”進行提升;投入440多萬完成全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點建設,完善市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構建“城區15分鐘、農村3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特色彰顯,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有新提升

堅持精品意識,深挖文化內涵,厚植文化優勢,不斷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內容。在擴大城市影響營造氛圍上,依託中國音協合唱聯盟福清培訓基地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僑鄉音樂創作基地,每年舉辦輻射全省、全國的培訓和賽事活動,先後邀請世界著名合唱指揮家維爾特、帕德等大師來福清舉辦合唱指揮大師培訓班,承辦融臺海峽兩岸合唱節和福建省首屆城市合唱藝術節,充分發揮合唱基地的品牌效應。僑鄉合唱團、融聲合唱團、僑鄉少兒合唱團、僑鄉街舞團等在全國各類賽事活動中頻頻獲獎。特別是今年,福清市還成功舉辦了“水墨融情海絲夢”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這是福清市與中國美術家協會首次合作舉辦的全國性美術展,也是福建東南沿海首個以僑鄉海絲文化為主題的大型美術作品展覽。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在拓展群眾文化活動內涵上,以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為主導,實施“文化惠民樂萬家”工程,持續推進“主題文藝下鄉巡演”“高雅藝術走進大眾”和“優秀傳統戲劇展演”三大系列活動。創建示範區以來,已開展“三大”系列活動235場,舉辦“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藝季”和福清“海絲”文化展示周等公益文化活動120多場,持續增強文化滋養,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文化獲得感。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產品上,注重深挖福清本土文化資源,出版編印《文化福清》《福唐傳奇》等一批本土文化讀物。深入開展“一鎮(街道)一品牌、一村(社區)一項目”活動,培育新厝鎮文化大院、鏡洋鎮綜合文化站和龍田鎮樹下村、陽下街道溪頭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一批基層文化示範點。積極扶持民間文藝團隊,引導社會力量組建了僑鄉合唱團、僑鄉藝術團、融聲合唱團、僑鄉民樂團、金橋藝術團、街心文藝隊、玉融之聲激情廣場大家唱等一批群眾文藝骨幹隊伍,推動民間力量成立黃檗文化促進會、立達孔學會、南少林文化促進會等組織,進一步彰顯了地方文化品牌的影響力……

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弘揚發展有新舉措

堅持把工作的切入點放在抓保護、促傳承上,建立“屬地管理、清單保護”機制,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注重文物修繕保護,抓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古蹟415處、可移動文物150件(套),以及90多座優秀歷史建築。抓保護,劃定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維護修復海口古橋、東關寨、鰲江寶塔、躡雲橋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推進各類文物提檔升級,目前福清市有各級文物58處,其中國家級 2處(瑞巖彌勒造像、龍江橋),省級 5處(瑞雲塔、東關寨、黃閣重綸坊、天寶坡、南少林遺址),福清縣級51處。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注重“非遺”傳承提升,舉辦每年一屆民間民俗文化節,頒佈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43項,組織“非遺”進基層、進校園、進社區展示活動,在8個學校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範基地,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依託宗鶴拳、南少林、孔學文化等傳習所,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其中,宗鶴拳傳習所還被授予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示範基地。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引導服務,文化產業量質增幅有新突破

堅持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市場驅動,強化服務協調和跟蹤管理,著力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市場主體。一手抓文化產業升級轉化,永鴻文化城建設一期項目A區溫泉大酒店、動漫城、影劇院等的內裝修、設備安裝工程,景觀綠化建設已完成,二期主題文化遊樂園“水世界遊樂城”已開業,三期“永鴻動物園”於7月9日開園試營業。此外,福清市還著力推進黃檗文化旅遊園區、南少林文化旅遊園等項目開發建設。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一手抓文化市場規範管理,通過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機制、錯時檢查機制、聯合執法監管機制、設立“五老”監督員巡查機制等,全方位加大文化市場監管力度,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掃黃打非”和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年初以來,福清出動執法隊檢查各類文化經營單位729家次,取締無證“黑網吧”7家,取締擅自從事KTV娛樂經營活動6家,取締擅自從事遊戲遊藝經營活動2家,取締單位擅自安裝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2家,取締遊商地攤27處,沒收非法出版物269本,非法音像製品8417張(盤)。

品牌培育,對臺對外文化交流有新拓展

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融入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深化對臺對外文化交流,擴大文化品牌影響力。重點深化“四大”文化交流活動,即加強石竹山夢文化交流,福清市先後舉辦了五屆“石竹山夢文化節”,系統、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了石竹山夢文化的獨特內涵,成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群眾參與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夢文化盛會。加強黃檗文化交流,組織黃檗文化交流訪問團赴日本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推動中日民間友好交流,不斷擴大黃檗文化影響力,初步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的亮點。加強宗鶴拳武術文化交流,舉辦第七屆海峽兩岸(福清)宗鶴拳武術文化節暨第五屆融臺青少年文化交流大會,以傳承武術文化為紐帶,不斷拓展交流內涵、提升交流效果,進一步擴大了宗鶴拳文化交流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加強海峽兩岸孔學文化交流,組織佾舞團分赴泰國、柬埔寨、澳門等地參加“中國•福建文化周”和第三屆“澳門•福建文化節”,建立了我市與絲路沿線國家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新的平臺;加強與臺灣對接,舉辦海峽兩岸孔學佾舞研討會,臺灣中華至聖孔子協會會長孔垂長參加活動。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著力打造“六大”城市文化名片,即打造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形成一街一帶六片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成為縣市區最能展現老城味道和地方特色、延續老城記憶和地方文脈的集中展示地區。推進黃檗文化傳承,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掌握黃檗文化主導權和話語權,不斷塑造和提升黃檗文化的品牌效應,把黃檗山打造成為展示我國禪宗文化重要平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和展現“海絲”文化的重要節點。推進南少林開發,突出以武術文化內涵傳承開發為核心,構建集傳統文化傳承、武術文化交流、醫藥健身和觀光旅遊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區。持續打造泛石竹山文化旅遊圈,深度挖掘“夢文化”內涵,加強景區旅遊資源整合,不斷擴大“夢文化”的品牌知名度。推進彌勒古鎮文化開發建設,構築“兩心、兩軸、五區”,為創建國家5A級景區奠定文化基礎。推進東龍灣花蛤小鎮開發建設,圍繞“看世界貝殼、來福清東龍灣”“吃福清花蛤、泡海水溫泉、賞世界貝殼”主線,著力打造全國最大花蛤育苗基地、開放式貝殼博物館、世界級貝殼文化旅遊目的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地熱溫泉梯級綜合開發為基礎的生態、宜居特色小鎮。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文化有光丨福清:文化雨露润泽千年古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