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曾給張三丰2件信物,張三丰貼身珍藏百年,其中1件鮮爲人知

郭襄曾給張三丰2件信物,張三丰貼身珍藏百年,其中1件鮮為人知

提起張三丰,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金庸先生筆下的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小在少林學武,師從覺遠大師,之後離開少林寺,獨自一人在武當修行,創立了武當派,在江湖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名副其實是武林的泰山北斗,這樣一位宗師級別的人物,他的感情生活卻一直是個迷。

他心繫郭襄的事情也只是在書中有暗示,二人只在《神鵰俠侶》的結尾和《倚天屠龍記》的開頭處有些許聯繫。在神鵰結尾、華山之巔,郭襄見張君寶頭上的傷口還在流血(那時張三丰名為張君寶),便將手帕拿出來替他包紮,她為了楊過的離去而心傷不已,張君寶又何嘗不是小心翼翼,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敢說出口。

之後郭襄為找楊過上少林,二人時隔多年又在少林寺相遇,下山時,張君寶亦步亦趨的跟在郭襄身後不過五六步,卻始終不敢走上前與她並肩,臨別之際,郭襄將鐵鑄羅漢贈予他,又知他無處可去,少林寺人又在四處抓捕他.

郭襄曾給張三丰2件信物,張三丰貼身珍藏百年,其中1件鮮為人知

於是將自己腕上的金絲鐲贈予他作為信物,讓他去襄陽城投奔自己的爹爹,但是因為途中的某些際遇,他選擇獨自一人在武當山修習武功,所以那個金絲鐲就一直陪在他的身邊,直到郭襄去世二人也終究沒見上一面。

在倚天中有一個情節,張三丰從身邊取出一對鐵鑄羅漢交於俞岱巖,“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與我”,一對鐵羅漢,他貼身珍藏近百年,如此行為怎叫人不心生其他的想法,那金絲鐲對郭襄意義非比尋常,他怕是更加小心翼翼的珍藏了吧,人前從未見他拿出來過,或許在窗前月下,孤身一人時,他將這兩樣東西都拿出來,懷念往事吧。

郭襄於他而言意義是不同的,十三四歲的少年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他對郭襄有少年人獨特的欽慕和好感,郭襄的俠義情懷以及二人的身份差距,讓他很想有一番作為給她看,讓郭襄對自己有好感,改變她對自己的看法。

郭襄曾給張三丰2件信物,張三丰貼身珍藏百年,其中1件鮮為人知

這些心態加上在武當山下一對年輕夫婦的對話,讓他決定留在武當奮發圖強,而不是去襄陽寄人籬下,過著看人臉色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清楚郭襄心中只有一個楊過,哪怕他過去了,主角也不是他,所以他選擇留在武當。

之後郭襄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為心愛的弟子取名風陵,風陵渡口,郭襄與楊過相遇,郭二小姐永生不忘,一見楊過誤終生,而張三丰又何嘗不是一見郭襄誤百年?他所創立的武當派與峨眉派世代友好,這也是因為郭襄吧,郭襄終身未嫁,他終身未娶,不要說他是為了將純陽無極功練到極致才不肯娶妻,這種說法站不住腳,武當又不禁止婚嫁。

郭襄曾給張三丰2件信物,張三丰貼身珍藏百年,其中1件鮮為人知

郭襄贈送給張三丰的兩件物品,他一直貼身珍藏,鮮少有人知,甚至金絲鐲都從未有人見過,他對郭襄情深如此,奈何郭襄只把他當成弟弟,自始至終心裡只有楊過,她一生未嫁,他一生未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