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強烈建議起征點降到1000元

最近個稅起徵點的話題進行的如火如荼,與董女士和京東大佬這些身家上百億的商業家建議“個稅起徵點提升至10000”不同的是,網友們提出的“起徵點應該降低”更是掀起一波熱議。小編個人覺得,相比起個稅起徵點提高,降低之事也並無道理。

人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強烈建議起徵點降到1000元

先來看看一組數據,我國共有13.9億人口(人工普查數據,目前應該不止),其中勞動力人口為9億人,就業人口為7.76億人,城鎮就業人員為4.24億人。然鵝在這麼多人口中,繳納個稅的僅有3000萬人,而且集中於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城市。

人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強烈建議起徵點降到1000元

不難發現一二線城市的個稅負擔最重,而這群人當中基本都是外來人口居多,在城市工作,沒有工資,沒有錢,還要支付高額的房租和家庭支出,光是給老闆房東打工之外,孩子上學還需要學區房,看病醫保還具體劃分本地戶口和外來戶口,報銷程度大打折扣,對社保要求極為嚴格...種種表明,其實大城市對外來人口的保障也不怎麼友好。

再來對比隔壁的美國,從兩國稅制的最高稅率來看,美國算是發達國家中偏低的,最高是39.6%,咱們的個稅最高稅率是45%。不過還有一點奇怪的是,咱們一直高喊稅負重,但是個稅收入只佔中國總稅收不到8%,人家美國卻超過40%。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人感受不到高薪生活的幸福。教育支出、住房價格、醫療設施存在不合理分配,社會福利體系沒有美國健全完善,像最近大火的《我不是藥神》,也足以反映了醫療制度的不健全,藥費虛高對於一個家庭的壓垮,所以才會引起那麼大的社會爭議。

人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強烈建議起徵點降到1000元

正如網友所說的,簡單地提高“個稅免徵額”並降低稅率不僅不利於維護低收入者利益,相反會損害國家稅收利益,從而間接影響針對低收入群體的公共福利,擴大貧富差距,形成馬太效應,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兩級分化的現象。

所以說到底,起徵點提高,美其名曰扶貧幫助低收入者,社會福利體系沒健全之前,光靠個稅降低也彌補不了多少,那還不如直接降低至1000元,人人納稅我光榮,集中全力幫助國家富起來,不能剝奪為國家做貢獻、造福子孫後代的權利呢。

人人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強烈建議起徵點降到1000元

不過呢,現在看來個稅起徵點上調已成八九不離十的定局,起徵點無論調高或者降低,合理避稅或許才是最佳選擇,畢竟國家稅收主要來源也並非個稅收入,加上個稅納稅率又比大部分發達國家高,福利制度腳步卻跟不上,難免會被喊稅負重了。總之找好第三方平臺,像蜜蜂雲代付,cctv優選品牌夠保障,趁著還年輕力壯攢多點錢才來得實際。

最後插一句,畢竟社會階級、生存觀念全屬因人而異,但個稅起徵點變動事關每個人的權益,怎麼調整改革最合適還有待商榷。只希望大家納稅的同時也能享受應有的社會福利,至於各位看客怎麼看,不妨放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