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201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均处于15%以上,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

近年来,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药企面临巨大的降成本压力,亟需医药物流的配合。医药物流的发展,对于我国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医药物流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一、医药物流发展现状

一般来说,医药物流是指在普通物流基础上,对存储、分拣、配送等环节进行优化,以符合医药品供销配送的要求。从定义可知,医药物流要求明显要高于普遍物流。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医药物流七大主要功能一览表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物流领域一直由国有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医药物流热的兴起,这一格局正在逐渐改变,医药物流领域已江山初分。实力型国有企业凭借其几十年的资本、网络积累雄踞一方,一些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机制迅速崛起,外资企业也密切关注国内市场的变化伺机进入。在第三方物流兴起下,医药物流也取得长足进步,对药企作用显著,如能提高医药订单处理能力、缩短医药库存时间、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拥有仓库管理系统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数量占比74.5%,拥有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的占比93.8%,拥有订单管理系统的占比85.4%,拥有数码拣选系统(DPS)的占比50.5%,拥有射频识别系统(RFID)的占比55.2%,拥有仓库控制系统(WCS)的占比55.7%,拥有运输管理系统(TMS)的占比53.6%,拥有可追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占比84.9%,拥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占比49.5%,拥有货主管理系统(TPL)的占比45.3%。

但总体来说,我国医药物流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医药供应链效率低下、药品配送成本高企等现象仍较为普遍。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二、医药物流亟需智能化改革

近几年,许多医药公司的业务情况好,但是物流效率低,差错率居高不下,医药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变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前,药品的仓储就存在着一些难题:第一,药品的质量管理要求作业规范。

药品的仓储管理中最重要就是药品的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药品存储的操作规范性操作,药品的养护工作等。第二,药品批号管理难度很大。同一种药品有多个批号,而且这个批号对于药品经营企业来说很重要,其必须要准确的掌握每一批号药品的进货量、销货量和存货量。

然而,我国医药物流行业又面临以下四大问题:

▶ 医药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我国医药出厂价格占零售价格比例不高,中成药出厂价格一般为零售价格的 20%-25%,化学药品一般为 10%-20%。零售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物流成本较高,由于我国医药物流领域节点过多、交易渠道复杂,从出厂到消费者中间隔了5~7级经销商,导致成本高昂而又效率低下。此外,医药是特殊商品,品种复杂、形态各异,同时运输也有差异化要求,比如稳定性要求,时间性要求和冷藏要求等。而且,物流费用过高,侵蚀了药企利润,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掣肘。

▶ 监管体系不完善。事实上,医药行业一直处于长期管制下,但医药物流环节过多,始终没有太好的效果。监管体系不完善,也使得医药物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 市场集中度有限。传统医药物流主要由医药厂商自营,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组织低效高耗,切断横向连接难以形成整体效应。据统计,我国医药物流企业多达上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规模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而在美国,前三的医药物流企业市占率合计达95%以上。

因此,引入智能化对原有物流进行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药企未来发展必经之路。

以上这些医药物流仓储中的难题,随着智能物流仓储的兴起,被逐步解决。在智能物流仓储之中,我们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实现全过程自动智能化;智能立体仓库的建造高度可达到20米以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仓库面积;仓库管理软件WMS能够成熟的与上位管理系统如ERP等无缝联接,数据能双向交换等。

未来,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市场完全成熟,医药行业的发展还会更快,更多的医疗物流仓储中相关的问题也必然会通过技术、政策等方式得以解决。这也就意味着,医药物流行业会随着智能物流仓储的兴起而迎来变革。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三、医药物流的智能化案例

为加快医药物流的发展,2016年2月,国家取消了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行政审批事项,第三方物流符合标准即可进入医药配送。随后,国家又多次发布政策,鼓励绿色医药物流的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取得由省级药监部门核发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有123家。

实际上,医药流通行业是我国近十年来少有的一直保持较高增速的领域,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以自动立体库、高速分拣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WMS仓储系统与TMS运输管理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省级药监部门核准医药商业企业开办的基础条件。

骨干医药物流企业依托其立体化、自动化的大型仓储设施和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配送服务已覆盖全市各类各等级医院、连锁药店数千家,并向医院提供物流延伸服务,实现了从药库到病床的全程可控管理。

以下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医药智慧物流案例:

01

重庆医药集团

重庆医药集团拥有先进的智能化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其现代物流综合基地采用先进的仓储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建有全自动输送线、自动立体库等设施设备,在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过程中,以智能化技术确保作业的准确率、工作效率和药品安全。

为保证药品质量,除采取中央空调全阴凉库控制外,该基地还拥有使用面积2180平方米,近9000立方米的专业冷藏库、冷冻库;冷藏库控制在2-8℃和0-5℃,冷冻库控制在-20℃至-10℃、-20℃以下,能满足药品按温度分区储存的严格要求。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02

青岛九州通

在青岛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分拣中心,自动分拣、自动输送分拣系统、货位精细管理及无线手持终端系统等先进设备已投入使用。

这个自动分拣系统,总长度长达1000多米,可连续运行100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可分拣出7000件包装药品,将立体仓库、五层楼层库房连接在一起,实现药品的自动传输、搬运、补货、出库、自动分拣等功能。在物流成本偏高、盈利空间缩小、药品流通安全隐忧重重的当下,这样的智能化物流中心的不断涌现恰逢其时。智能化物流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搬运量,同时,也提高了出库速度和准确率。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03

国药物流

作为中国网络覆盖最全的医药物流企业,国药控股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国药物流”)打造了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4个全国物流枢纽、7个区域物流中心、30多个省级物流中心、60~80个城市配送中心,组成了庞大的物流网络体系,仓储面积120万平方米,覆盖全国全部省市。在济南,国药物流与中鼎集成合作打造一座在作业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标准化等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的现代医药智能物流中心。

整套物流系统中,立体仓库与订单拣选区域相衔接,配有流畅的输送系统、成熟的高速分拣系统,能够给企业带来稳定高效的仓储模式。

项目库高21米,其中,立体仓库拥有库位数7000个,拆零拣选区域的隔板货架货位数达到20000个。物流中心严格按照新版GSP标准建设。主要设备及系统包括AS/RS自动化立体库,拆零拣选系统,高速分拣系统等。

整个物流中心在出入库作业区配备计算机管理控制室,控制物流中心所有的流程。控制室配置计算机管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大屏幕CRT动态仿真显示系统等,并在出入库操作处配置若干台操作计算机(客户机),为整个物流中心的正常运营、流畅运转提供支撑。

解读|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智能化案例

素材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子发烧友网、物流产品网、重庆日报、物流搜索网及网络,由头条号作者“苏州智能制造”整理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