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的還多嗎?

不去主動揭開,你永遠不知道面紗下面藏的是一張什麼樣的臉。初看拼多多,永遠只知道它又是一款屌絲神器。如果抽絲剝繭,你就會發現它的主人並不是出自於草根,而站在主人黃崢背後的更是威震江湖的段永平、丁磊、王衛、孫彤宇。段永平說過自己並沒有用過拼多多,他只是對拼多多主人黃崢的看好,信任;所以希望大家要看到十年後的拼多多什麼樣子,而不是當下。十年後,拼多多會活的更好嗎?十年後活的好不好,還要看當下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並如何度過現在,並一直都到十年後。

一、降維打擊:

早在多年前就聽過京東的劉教主說過,電子商務的格局已經定下來了,為阿里、京東天下。不曾想,還沒過幾天安穩的日子,半路上是突然地殺出了個“拼多多”。至於說拼多多是怎麼在等級森嚴的電商格局中殺出一條血路的呢?那就是它的“降維打擊”。

記得提問過大佬,

拼的還多嗎?

拼的還多嗎?

第一策略就是它的為用戶省錢。第二策率是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商品,並通過溝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二、用戶群:

高大上地講,拼多多的用戶群是那些在電商用戶群中的“長尾用戶”。即在淘寶、天貓、京東購物中剩下的群體。提到這裡,可能你就會說,那肯定是一群“窮屌絲”,剛走出田地的“農村人”,還沒有摸熟悉智能手機的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

在這裡,我只想說,同志們,清醒點吧,勇敢地面對現實吧!

拼的還多嗎?

通過招商證券的圖表,可以看到拼多多的用戶群並不是主要在農村,而是二、三線城市,佔到整個用戶群的一半以上。根據2016年的主要二、三線城市的平均月工資都是超過四千以上,有的二線城市的工資都達到六千以上。這裡或許可以解釋為農村的青年到二、三線城市打工,他們已經習慣了農村的“省錢”習慣,所以都在拼多多。

有意思的是,能在一線城市生活下去的人們,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來人口他們也都不是說不能再淘寶、天貓、京東買的起東西,而是生性使然地“省錢”讓他們選擇了拼多多。

從另一個角度看拼多多的用戶:根據李成東老師的數據中國網購用戶不到6億人,拼多多的用戶大約3.4億,淘寶用戶大約5.52億。那麼這些重疊的人數也不是說淘寶、京東上東西買不起。只是為了“省錢”。

三、與阿里、京東質量比較:

這兩天,黃崢的金句:“山寨貨不是假貨”。仔細推敲可以發現,黃崢說的話一點也不假的,是真的。但是,因此你就認為你可以買到你想要的品牌?那還得睜大你的眼睛,在傷神無數的情況下判斷是“紅牛”還是“紅午”?是“脈動”還是“泳動”?是“娃哈哈”還是“蛙哈哈”?相比於阿里的淘寶還是京東,在這方面可以拯救我們無數的腦細胞。

京東劉在一次採訪中說過,只要你多買兩次東西,就知道哪個平臺用戶體驗好了。言外之意不過是說拼多多的對用戶體驗的培養是在為阿里、京東作嫁衣裳的。記得阿里的張勇也說過類似的話,阿里不打壓拼多多,不過是在為它培養農村地區的用戶群而已。阿里還要感謝拼多多,因為,不管是阿里還是京東在農村電商的道路上下沉的還不夠好。

四、用戶升級

要說拼多多對用戶的升級,按照它自己的說法是提高了很多人的生活體驗。怎麼講?就是把那些根本體驗不到什麼是網購的人帶上了車,趕了趟時髦。

果真如此嗎?其實前面講過,從拼多多的客戶全體所在城市還是拼多多的用戶群與淘寶用戶群的重疊上看,拼多多並沒有更多地帶領那些不網購的人上車的。它只是更多地讓人體現到到了自己骨子裡面的中國傳統的一面——喜歡“省”錢。

社會總是不斷進步,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不斷追求的體驗上可以看出,如果拼多多能夠更能滿足人們在“省”和“美好事物追求”上及真貨上不斷追求,它一定能腳踩京東,手撕淘寶了。如果這兩項做不到,那用戶只能在這幾個平臺上找到一個平衡點了。要麼為了省犧牲掉質量,要麼為了質量犧牲掉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