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朝练闻鸡鸣,暮罢至辰归……这样的画面,或多或少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存些许痕迹,只不过伴随时间的冲刷,有些人淡了,有些人却越发深刻。

他,5岁习武,25岁成为武校校长,曾一度勇夺香港国际武术节56公斤级散打冠军,也曾身披红袍在电影《无极》中大显身手。

正如他所言:“练武是一个‘苦’的蜕变,‘精气神’与之相辅相成,它既是每一名习武之人的标准,也是我们不停追寻的目标。”

汽车穿梭在这片平和的村落,蜿蜒曲折。淅淅沥沥的风声不时透过车窗传入耳内,嬉闹的男娃,午晒的老翁,这样的画面足以惬意,也让我对今天的目的地充满期待。

正如一般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武”与“山”似乎总夹杂着某种道不清的联系,在竹园(弥勒县所辖小镇)亦是如此。眼前这片巍峨的山麓傲然挺立,皎阳正挂上方,似乎也正向我们昭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26年前,一个从少林寺学成归来的年轻人在竹园开创了“中国少林滇南武术初级职业学校”,镇里十几个孩子成了这所学校第一批也是全校唯一的学员。时光荏苒,曾经的乡村“小武馆”一转身成为了全国知名武校,而当年那批叫喊着学武的“闹腾娃”也都长大成人,这其中就包含了滇南武校校长白万强。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粗壮的臂膀,挺拔的身姿,虽不善表情流露,但话音一出,便能感受到他温和谦虚的一面,这就是我对白万强的初次印象。

今年刚满31岁的他,已做了6年校长,如此年纪能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我今年31岁,但我与这所学校却有着26年的感情!”

从白万强口中我们得知,1992年,刚从少林寺学成归来的竹园人张立彪带着对武学的尊崇,在当地开办了一所不起眼的小武校。出于孩子的好奇,年仅五岁的白万强就跟着街坊邻居兴致冲冲地赶到这所神秘的学校……“80后的童年都有一个功夫梦,过去我们经常三五成群,拿着村子河边的小枝条自创‘武功’,随意比划。更别说在自家门口多了一所武校,不去看看岂不太遗憾?”

正是抱着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功夫梦,年幼的白万强第一次在老家接触到了武学,这一梦就是26年。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在参观学校时,白万强向我抛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你知道我最崇拜的一位大侠是谁吗?”

“独孤求败?”

“乔峰?”

“郭靖?”

“对!是郭靖!”

受小说影视的影响,那个年代的孩子对武侠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感情。自然,“仗剑走天涯”之类的豪情壮志也在白万强的心中油然已久,而郭靖就是他为之效仿的典范。“郭靖有武有德,不走偏道,靠后天努力踏踏实实成为一代大侠。我认为‘习武先修德’,一个人的武德决定了他对武学的造诣。”这样类似的言语在后来谈话中不止一次被白万强提及。

作为校长,白万强将武德放在了武术教学的首端,他认为练武是学无止境的,你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自己达到某一个节点,但武德却可以实现自身价值。“毕竟,我们学武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通过武术磨练激发内在的精神潜力。”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如今,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白万强,套路、散打、拳击各项精通,更是在香港国际武术节56公斤级散打比赛中一举获得冠军。闪耀的光辉下,人们早已忘却了曾经那个大人眼里的“捣蛋鬼”。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本以为刚学武时能稍微容易点,但恰恰是基本功让我尝尽了苦头。”习武之初,白万强年龄尚小,肢体也不太协调。横叉、竖叉等基础训练对于年仅5、6岁的他来说,无疑就是一场“噩梦”,每天如此,循环往复……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而最让他犯难的就是自己的家庭。“起初,我只是学习五步拳、功夫拳、小洪拳等传统拳术,家里便出现了一些反对声。到了初三时,我开始练习拳击,这种竞技类体育在家人眼里是极不安全的,对我的阻力自然也更大了。”白万强说到这微微顿了两秒,“但我还是不能放弃!从接触武术的第一刻起,我就要明白接下来会遇到的种种阻碍,‘坚持’,是我唯一能做的。”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陈列室中,数百件奖牌鳞次栉比。这其中,有白万强习武之路上收获的果实,也有其学员前赴后继的成果。或许,他并不能成为郭靖一般的大人物,但他却用自己的信念挥墨续写着儿时的那段“功夫梦”……这,便足以让人钦佩。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您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场比赛是?”看着琳琅满目的奖牌,我不由好奇地问了一句。

对此,白万强没有片刻犹豫,而是以一种极为自豪的语气回答了我的问题:“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在他的叙述中我得知,2013年学校曾组织学员参加湖南武术节,现场高手云集,而白万强所带领的学员近乎大半未参加过大型实战。

“最让我激动就是散打,我们学生在参加75公斤级的比赛中面对一个全国锦标赛第二名的对手。这注定是一场艰苦且胜算不大的比赛,所以赛前我并没有告知他面对的是什么级别的对手。”

“那比赛前你有对他支什么招吗?”

白万强笑了笑:“就一句——‘上,尽管打!’”

关于这场赛事,他没有给我做更多的叙述。但我却知道,一场比赛下来,依然让这位身经百战的散打冠军汗流浃背。正如他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最后,我们赢了,那是我看过最精彩的一场对决!”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走在操场,阳光穿过学校对面的高山,直射在正在训练的学员脊背上。他们个头不一,黝黑的脸颊,一双坚定的目光目视前方。如今已是校长的白万强每次路过这里,都会停下脚步多上几嘴,直到学生把动作达标后他才离开。

“踏实,学武一定要踏实。再细微的动作都要练到位,容不得半点马虎。”这种观念激励着滇南武校每位学生对自我要求精益求精,同时也俘获了外界的广泛认可,这其中就包含了陈凯歌导演。

2005年上映的华语电影《无极》,在拍摄前期曾到云南各大武校寻访专业武术演员,前期一番探寻后收效甚微。于是,剧组武行负责人几经周折,来到了弥勒大山脚下的滇南武校,在观看完学校武术班的现场展示后,一锤定音,与学校正式签订合作。

“那时,我还是一名教练。剧组在学校选人时,一位姓王的武行老师亲自示范了一组动作,随后便让报名参演的学员按照原样打出来。”白万强回忆着当时的场景,“筛选是极为苛刻的,最后剧组从70人中选出了30名学生,并展开了一个月的集训……”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记忆中,白万强每天早上6点就要同这些学生反复训练着每一套武打动作,这一练就是太阳落山。如此枯燥、强压的训练让当时参演的每一个人都记忆犹新,但同时,期待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第一次亲身经历电影拍摄现场的白万强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他曾说:“现场道具应有尽有,每一个人都时刻保持着高度紧张,只有出现任何状况,立马就会有人跳出来解决。实话,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有如此高效率的办事氛围。”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在剧组的安排下,他和学生分为两队,一队身穿红衣扮演卫兵,一队则身穿毛皮扮演蛮人。镜头里,他们始终是围绕主角的内圈,虽不露面,但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整个片段的成败。

“因为我们经常与主角同框,稍有一点差错,就要整组镜头重新拍过。说实话,我的心里还是很紧张的。还好,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拍摄,剧组也对我们给予了极大肯定。”这一次电影拍摄经历让白万强再次认识到,武术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踩牢,才能获得成功。

两小时的接触,短暂且可贵。在我们即将离开学校时,一块巨大的石雕引起了我和同伴的注意,它横卧在学校大门正前方,形态犹如浑然天成,石体下方刻有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精气神”。我若有所思,静静呆看了几秒……

“练武是一个‘苦’的蜕变,‘精气神’与之相辅相成,它既是每一名习武之人的标准,也是我们不停追寻的目标。”话了,白万强伸出他有力的手掌与我握手告别。

云南功夫白万强:曾参演电影《无极》,还是香港散打冠军!

太阳渐渐消去了一丝烈意,眼前的山麓在云层的掠影下幻化莫测。我们驾驶的车子再一次驶过弯曲的村道,透过车窗,我看着那座渐行渐远的山影……依然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