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

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

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有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一个园区可能采取其中一种方法,也可能兼而有之。

(一)自行搭台

自行搭台方式对园区运营商的员工综合素质、运营能力与服务经验要求较高,这对很多地产转型的运营商来说是很难“玩得转”的。

眼下,一些生物医药园、软件园等专业型园区和孵化器通常会自己建立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例如生物医药园的公共实验室/化验室,软件园的软件评中心,等等,但在金融服务、营销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平台服务上,还不得不依赖社会资源、政府资源,这自然就引出“合作搭台”的话题。

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

(二)合作搭台

整合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联手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共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仍然是现今大多数园区的策略与方法。

在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园区运营商与中介机构互惠互利、各得其所,园区改善了产业环境与创业氛围,中介机构获得了市场机会和经济利益。有些园区还特别建立了中介服务机构的遴选机制,甚至还限定了每一类入围的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以保证一定的竞争性、公平性。

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

(三)借人之台

一些在城市高新区、开发区内的“园中园”十分会取巧,它们自己并未建设像样的公共服务平台,而是巧借他山之石,将所在“大园区”甚至是区域内其他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自家园区的平台,或是让入驻企业参与“大园区”的公共服务活动,或是将“大园区”的公共服务引入自家园区来开展。但不管怎样,只要园内企业能够享受服务,切实受益就好。其实,这也是另类的合作搭台,依靠别样的资源整合来借台唱戏,这种做法堪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模式,但在不成熟的区域,没有像高新区这样的“大树”,怎么好“乘凉”?

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

中关村的建设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的领导在总结经验时不无自豪地说道:在我们的所有项目中,都提供全方位的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发展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四大生产要素,构建政、产、学、研、经、介、贸、媒等八大服务平台。比如通过引入PE和VC业务、科技银行业务、担保公司、债担保公司,等等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引入像产权交易机构、法律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培训学校等中介机构,使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另外我们还积极构建技术平台,比如我们在青岛高新区域蓝色生物医药园将投资5千万元购买生物医药需要的软件、硬件及其他的设备,为企业搭建专门的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供中小企业租赁使用。我们在长春与周边的长春工业大学、中科院绿化所等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也实现了公共实验室设备的资源共享。这些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成本。

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三种方式:自行搭台、合作搭台和借人之台

当下,尽管有不少园区都在标榜自己有几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多少项公共服务,事实上,多数园区的公共服务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园区公共服务是企业选择园区时重点参考的“指标”之一,绝不容忽视,也不能忽悠,否则,你忽悠了别人,迟早也会被别人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