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皇家私塾典籍學中國字——「日」

很多學生都認為,語文不難,但是數學能夠考到145以上的學生不少,語文能夠考到145分以上,屈指可數。

為什麼?

自己每天一睜眼,所看所聽所說的,都是中文啊!

因為,我們學的語文,都是按照英語的模式來學習中文:字義字音字形、生字組詞造句、概括段落大意……

其實這樣的學習模式,與我國自古就有的訓詁(訓者,教也。詁者,古之言也。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翻譯,能使別國如鄉鄰,訓詁,能使古今如旦暮。)完全不一樣。

因為我們所學的都是簡體字,照本宣科的教案,對於傳承了數千年的中國文字,其真正的起源、意義,卻棄之不顧。

現今高考改革,要求增加國學知識,卻忘記了學生們自小學的語文,有詞性、語法、句式結構,卻沒有古代文學內涵,看見一首古詩,能夠讀懂字面意思就不錯了,古人常引用的典故“羲和”“魯陽戈”,卻一無所知。

今天,我們來跟著皇傢俬塾的書本,重新認識中國字:

跟著皇傢俬塾典籍學中國字——“日”

甲骨文中的“日”,太陽的圓形,中間的一橫或一點表示太陽的光。

中國關於太陽的神話,取自《山海經》:東南海之水,甘泉之間,有羲和國。有女子曰羲和,為帝之妻。生了十個太陽,常駕車,帶著兒子們去甘泉沐浴。後來,堯在國內,立“羲和”這一官職,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這二對兄弟分駐四方,以觀天象,並制定曆法。

跟著皇傢俬塾典籍學中國字——“日”

纖纖春草長,遲日度風光

根據季節的不同,人們對太陽的稱呼也不同:

春天的太陽,被稱為:遲日,“纖纖春草長,遲日度風光。”“遲遲暮春日,靄靄春光上。”

夏天的太陽,被稱為:畏日,“夏日正長,無奈如焚天氣。火雲聳、奇峰天外。未雨先雷。畏日流金,六龍高駕火輪飛。”

冬天的太陽,被稱為:愛日,“苦霜裛野草,愛日揚江煦。”

跟著皇傢俬塾典籍學中國字——“日”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聯珠

【合璧 連珠】

《漢書》曰:“太初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

《漢書·律曆志》:“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聯珠。”

合璧,即兩個半圓形的玉璧合成一枚圓形的玉璧,比喻日月同升。

“日月合璧”如果發生在農曆初一,就會發生日食;發生在農曆十五、農曆十六、農曆十七,這三天之中的任何一天,就會發生月食。

《漢書·律曆志》曾記錄有:“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五星連珠”,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時出現於一方。

由於這種現象比較罕見,故古人認為是祥瑞之兆。

《竹書紀年》記錄有:“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跟著皇傢俬塾典籍學中國字——“日”

恨無夸父足,擬擲魯陽戈

【夸父棄杖 魯陽揮戈】

夸父逐日的傳說取自《山海經》:夸父逐日,渴飲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也。

鄧林,即桃樹林。

夸父棄杖,多用於形容不自量力。

《淮南子》雲:“魯陽公與韓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捴之,日為之反三舍。”

這個故事講述了,在春秋時期,楚國的魯陽公率軍與韓國交戰,戰鬥非常激烈,魯陽公愈戰愈勇,眼看天色已晚,魯陽公舉起長戈向日揮舞,吼聲如雷,太陽又倒退三個星座,恢復了光明。

後人以“ 魯陽揮戈”來形容力挽危局。

“試問羲和能駐否,不勞頻借魯陽戈。”“恨無夸父足,擬擲魯陽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