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夕阳西下,我再一次来到两江交汇处。时间已经是初夏,微风里流动着草木的香气。梅江和澄江在这里一次次握手,碧清的江流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字。这“人”头就是贡江。我在它们握手相约的地方静坐眺望,远山青翠,近村祥和。被三江滋润下的植物们又将迎来一年中最丰盈的时刻。脚下的磨角石敦厚,沉稳。此刻,从泓愿寺里隐隐传来的诵经声,和我心中的平静搭配的恰到好处。

是的,我去过于都境内的很多寺庙,唯有泓愿寺这里叫我恋恋不舍。或许因为留在这里那个久远的传说,那久远的传说里提到了唐朝,而唐朝的都会正是我的故乡西安。或许那传说中的唐朝军师徐茂公算准了的生死托付,感染了久居他乡的我。或许,这些都不是构成我喜欢这里的全部缘由。真正叫我喜欢是这里一寺眺三江,一览风景尽的独特风光。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你看啊!梅江缓缓奔涌,澄江款款而来,像两个心心相印的恋人,不约而同在这里相遇。沿途,它们经过了多少险滩巨石的阻挡,经历了多少个山重水复的回旋,又收留了多少条小溪小河。它们一路走,一路丰富着各自。终于在泓愿寺前,磨角石下紧紧相融相拥。按下澎湃的内心,将彼此生命交付,孕育出一条新的江,贡江。这自然界的孕育,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片巨大的三角形湖泊,这湖泊澄澈,静若如处子。而磨角石是两江交汇时,西边的那一大片灰黑色岩石。经过千百年的风化,经过千百年的江水冲刷,这岩石愈发显示出的它的伟岸、奇险。在磨角石上站立,俯身就是那片幽深的碧波,偶有渔船顺水而下,让此处更加柔美和谐。这岩石向后退了百米后形成一个坡面。“泓范三界觉有情,愿达四洲悟无声”,泓愿寺静坐贡江源头,守护着这一片水泊,庇护着附近的村庄,也把三江相融里的景色一览无遗。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我在磨角石上静坐,时光倒退。恍惚看到宁都知县刘驿的客船正从梅江顺水而来。唐朝军师徐茂公的魂魄正暗暗欣喜。魂归故里,作为一个能掐会算的军师,在随唐帝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中,屡战屡胜,只是他没有算准自己会殁于异乡。幸好,在闭眼的那一刻,终于为自己算下了一卦,算准五百年后,他的同乡山东籍宁都知县刘驿必定经过此处。他算定只要有十个黄金酒盅,就可以实现他魂归故乡的夙愿。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岁月,沧海桑田,徐茂公这座位于贡江西边磨角石旁边的坟墓早已夷为平地。改朝换代,一代军事的骨骸早已被尘世遗忘。然而天意早已注定,准备荣归故里刘驿必须经过这里,刘驿必须坐船顺流而下,与暮色十分和徐茂公冥冥之中相遇。古时候,陆始建于东汉的于都城,因了两江交汇后形成贡江后的水流庞大,成了商贸交易重要汇集地,码头遍布贡江两岸。这样一个繁华所在,刘驿自然不容错过,他正打算上岸拜会一下于都知县。他从船舱走出,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靠船左边的岸边的土坎突然崩裂开来。徐茂公五百年后的夙愿终于达成了。塌方处赫然露出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五百年前徐茂公,葬身江边此坟中。拜托宁都刘知县,迁运遗骸回山东”。本对徐茂公佩服至极的刘驿读完碑文暗暗诧异。然而回山东路途遥远,这尊贵的遗骸该如何运回。再仔细看碑文下面,却发现另有交待。“陪葬黄金酒盅十只,权充谢意,如不足数,请在令舅公袍袖内寻取。”原来能掐会算的徐茂公不但算好了五百年后他必然经过此处,还算出了他的舅公必定贪心。而军师徐茂公留下的十只黄金酒盅,让刘驿终于完成了穿越时空的生死托付。

或许因了这个传说,泓愿寺,这座占地面积并不大,气势平平,外观朴素的寺庙,千百年来泓愿寺香火鼎盛。每逢初一十五,前来上香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如今在寺庙前平坝左侧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弘的五觀堂。又因为近些年来贡江下游常有孩子游泳出事,因而一座高约五米的观世音菩萨正面目慈善地和泓愿寺两两相望,让泓愿寺显得慈悲万分。对于佛友来说,泓愿寺只不过是多了一个朝拜的地方。而对游客来说,来泓愿寺不但可以朝佛,祈求达成心愿,更能领略三江交汇里的四时风光。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从观音像后面绕过,伏在黑灰色的外墙朝江面看去,波光粼粼。倘若到了枯水期,或下游的跃洲水电站放水时段,两江相融的状态特别明显。梅江水碧绿,澄江水淡黄,两江相融时碧绿和淡黄不断交替,产生出美丽的花纹,成为一大奇观。而汇合后的贡江,水势浩荡,如初生牛犊,吸纳了父亲母亲的灵气与精华。

寺左边磨角石露出诺大的一角平地,江风袭人,举目欣喜。春天里,磨角石边上的老树又发出了新芽,江水轻轻地拍打着岩石。黑褐色的大岩石让江岸在这里蜿蜒出了妩媚,让几乎静止的江水又显现出了娇羞。远眺,澄江口岸边的村庄在满目的油茶花里镶嵌,绿树丛中小洋楼若隐若现。一座铁路桥横跨在梅江上,有列车经过时,你分明能感觉到梅江河轻微的激动。极目悠悠贡江,恨不能在此处登上一叶扁舟,随贡江远去。夏天的黄昏,日头退去,在磨角石上或坐或躺,凉风习习,惬意舒适,让人不舍得归去。假如恰逢当月色当空,远处的村庄点点星火,近处的蟋蟀窃窃私语,真得让我忘记了身在何方。

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乡愁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