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畢業,你專科學歷配不上我

昨晚叨姐跟朋友們聚餐,在聊各自的生活狀態時,男生大A提起了自己前段時間的糟心相親經歷——

本來大A也沒想去相親,但父母都安排了,就硬著頭皮上了,沒成想聊天不到3分鐘,那姑娘就劈頭蓋臉地問他的學歷。

得知他是專科生,立刻變臉,端起茶杯不屑地說:“不好意思啊,我本科畢業,希望另一半也是本科學歷的。”

大A說起這段經歷時,還自嘲:“以前剛畢業出來找工作的時候遇到過學歷鄙視鏈,可我都畢業這麼多年,連HR都只看我的工作經歷了,怎麼輪到相親這會兒,又遇到了這種壁壘呢?”

現在相親都講究學歷鄙視鏈了嗎?

大家都一陣唏噓,而我只想翻白眼。

找對象有自己的學歷要求這無可厚非,覺得自己本科畢業就很有優越感,還那麼傲慢地對他人,太狹隘了。

無知並不算問題,遠比無知更可怕的是:對暫時站得比你低的人的傲慢,你發自內心的瞧不起,你學歷再高,讀的書再多,有一顆這麼狹隘的心,你也只是學歷高了。

我本科畢業,你專科學歷配不上我

關於#找對象要不要找同等學歷#這個話題,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叨姐隨機找了一些粉絲採訪,大致得到了以下兩種回答——

找對象的話,還是希望學歷對等

@微末:

我不是鄙視學歷比我低的,但是就個人而言,我覺得不同學歷的人,思維、眼界和交流方式確實有差異,同等學歷的人更容易在溝通上取得共鳴,會讓我覺得比較舒適。

@秋刀魚:

其實學歷也代表部分能力不是麼?工資水平、社交圈,我就想找個跟我水平相當的。

@西杉杉:

我爸媽會很在意這個,要是知道我找了個專科的男朋友,他們會氣炸的。不只是學歷,對方家境、工資什麼的,他們都會考究。雖然我一開始也覺得無所謂,但是就我上一段感情經歷得出的結論是,經歷相似的人會比較能好好相處。

找對象?為什麼要看學歷???

@峰峰:

看學歷?從沒想過!長得不錯,性格好就OK了啊。

@揚子星:

不介意,我身邊就有這樣的,高中學歷和本科生談戀愛,他倆感情挺好的。我覺得學歷不重要,兩人三觀相合最重要。

@蔡徐坤女朋友:

我,女博士在讀,能找到對象就不錯了,你覺得我還會奢望找個男博士?

我本科畢業,你專科學歷配不上我

確實,有些人在找戀愛對象時,會將對方的學歷高低,作為一項重要標準,如果學歷不匹配,就完全不在選擇範圍內。

這些人潛意識裡,會覺得學歷相同,教育經歷相同,擁有相似的三觀、眼界和思想的概率會大得多。這種思想觀念,讓叨姐想起了“門當戶對”這個詞。

古人說的“門當戶對”是有其合理性的。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個家族一代一代沿襲或演化下來的,即便周圍的環境有變化也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兩個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習慣,對現實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才會有共同的快樂,才會保持更長久的彼此欣賞,也才會讓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而一個人的背景包括了他的家境、工作、經歷和學歷。這些都是門當戶對觀念的衍生品。

但是,拜託!

現在都21世紀了,古時候階層難以跨越,所以大家喜歡拿“門當戶對”說事,但現在可不一樣。

以前人們想要跨越階層,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讀書這一條路,但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在,條條大路通羅馬——

有趣的靈魂並不一定要在學堂早就;

所謂的三觀也並不是學歷就能決定的。

也許有人會說,同等學歷,兩人旗鼓相當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會更容易相處。這一點,叨姐完全贊同。

就像HR在招聘的時候,會把學歷門檻設置在“本科或本科以上”,這是想遵從一個“高學歷人才優秀”的大概率法則。

但我們都知道的是,HR也只會在招聘剛畢業兩三年的學生時,會用這個法則,而在面對經驗豐富的應聘者時,鮮少再提學歷,更多的是看一個人的經歷。

因為學歷只代表一個人的過去,如果單純以學歷為指標,去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和優秀程度,太武斷。

而兩個人談戀愛,也不是天天討論科學研究,更不是比賽知識量的多寡。

況且,從來沒有一項數據表明,專科生的綜合能力就一定不如本科生。

我本科畢業,你專科學歷配不上我

對於那些想找“學歷門當戶對”對象的人,叨姐可以理解,但不認同。

確實,每個人選擇戀愛伴侶,都會有自己的條條框框。

有人講究門當戶對,知識學歷相當,家境對等。

有人認為要有一定存款才有資格談婚論嫁,未立業談何成家;而有人認為可以兩人一起努力,先成家再立業。

有人只要三觀契合,性格相合,溝通愉快就好。

這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

每個人在找對象時,都會有自己的一些前提設定,Ta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溫柔的強勢的……

但這一切,都只是我們的一種心理預設。

當你有一天遇到一個人,你為了Ta把自己設置的條條框框都擦去時,那個人,才是你的真愛。

內容來自玩轉大學,僅供大學生們參考交流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