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習慣了現代便捷的生活,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突然全世界開始一場沒有盡頭的停電,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所認為最重要的事情還重要嗎?

矢口史靖導演和編劇的《生存家族》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盡是災難,還有生活中的笑料。日常生活的秩序被打亂後,每天不離手的手機變成了廢物,有錢人用奢侈品換取糧食被米店老闆嘲笑,一家人為了趕豬而精疲力竭。也是停電,這一家人才放下手機和電腦,有了更多相處的時間,發現“原來銀河真的存在”。

正如導演所說:“我希望能給現在過於依賴電的人們以警示。手機、電腦、網絡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當這些東西突然不能用的時候,人們應該如何生存下去,我是懷著這樣的壞心眼來拍攝的。”

生活在東京的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女兒、兒子擠在一間狹小的公寓內。

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在職場上庸庸碌碌,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盡頭。但在家中,他必須努力維繫自己勤勉踏實的形象。所以在停電後的晚餐上,他還摸黑在飯桌上處理著各種公司事務。

不工作的時候就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對家裡的大小事情都視而不見。

母親是位全職太太,家中一切實際上都由她來操持,但在其他成員看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她用父親從鹿兒島寄來的新鮮食材做菜,希望能用自己的廚藝得到尊重,而孩子們,卻更加鍾情於外賣。

兒子和女兒都在上學,然而性格脾氣截然不同。兒子在家帶著耳機不說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女兒則是有點神經質,在家裡都要粘著假睫毛,討厭住在鹿兒島的外公和它寄來的土產,嫌棄它們不乾淨。

本以為生活就會沿著這樣的軌道進行,然而停電,這個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把一切都改變了。不僅是單純地停電,連電池、電瓶這類儲電性質的東西也統統罷工。

鬧鐘沒響,上班上學差點遲到;路上的公交、地鐵停止運行,汽車電瓶沒電不能行駛,只有靠人力的自行車成了最佳選擇。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公司樓下的自動玻璃門因停電沒法打開,只能用暴力把玻璃砸碎;去到辦公室後發現電腦也沒法啟動,工作陷入停頓狀態。

家庭主婦們商量著去超市買蠟燭,有先見之明的人開始囤飲用水。

然而超市的收銀設備也全部罷工,只能用最原始的算盤一件件計價清算,並且只能使用現金支付。

一開始人們還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以為只是普通的停電,最多一兩天就會復原,生活還是會回到原軌。

偶爾一兩天不去上課,晚上看看星星,不做家務也顯得很美好。

然而,一點恢復的跡象都沒有。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爸爸公司的一位領導打算帶著全家離開東京,臨行前他對反應慢半拍的爸爸說:“再這樣下去東京會很危險,至少要去有水源的山上看看。”

停電使得水庫的抽水機都停止了工作,水源,成了救命稻草。

有飲用水資源的人趁機漲價,一瓶礦泉水漲到2500日元。

除了水之外,食物也是千金難求。

米店外面排起長長的隊伍,這些人倒不是來買米,而是來換米。

人們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原始時代,錢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

那些構成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在災難面前是如此的沒有意義,毫無存在價值可言。

在東京的生活無望,一家四口決定去媽媽的故鄉,遙遠的鹿兒島。外公獨自生活在那裡,靠種菜和釣魚生活。

一開始人們並不絕望,大家攜家帶口的樣子更像是家庭久違的郊外野餐。

只會吹牛的爸爸總是認錯路,沒有手機的GPS,人們只能依靠紙質地圖。然而書店裡的地圖早就被人們一搶而空,只好選了一本地理課本,而上面的地圖非常不清晰。

突如其來的大風和暴雨,把自行車、行李、乾糧都吹了個稀巴爛。沒了米,也喝完了水,女兒和兒子只能去超市裡碰運氣。最終找回金槍魚的貓糧罐頭,和汽車電瓶水(蒸餾水)。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一家人的生存技能基本為零,父親上一秒還捧著溪水,大喊“你們也太膽小了吧”,下一秒就因為腸胃出了問題,一個人瑟瑟地蹲在瓢潑大雨的荒野,“解決問題”。

偶然見到的一頭小豬,全家人腦海裡滿滿都是豬肉大餐的場景,但現實卻是,他們四個人聯合起來,也鬥不過這頭小豬。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不停的沮喪,讓這家人的情緒來到崩潰的邊緣,橫加指責,互相推諉。幸運的是,這裡已經不是那個鋼筋混凝土的大城市,所有個人的煩惱和鬱結,在生存,這個人類的最終命題前,都顯得那麼渺小。

為了生存,一家人開始做那些原本根本無法接受的事。在協作和抗爭中,家庭的每位成員都在經歷著一些成長和改變。願意拋開以往保護自己的面具,願意欣賞他人的長處。

媽媽的砍價技能,讓一家人驚呆。最讓人有感觸的還是父親的轉變。在旅程出發前,其實這位父親在家中的人設已經崩塌,他以為自己很有威嚴,但在家人眼中,他只是個工作不順利、脾氣暴戾的中年人而已。

為了表現出自己對家庭的重要性,父親處處都要表現出自己的學識和能力,效果卻恰得其反。他口口聲聲鼓勵大家,到了大阪情況就會好了,結果那裡只是又一個東京而已,女兒終於對爸爸爆發了。

正當女兒數落爸爸沒有用,只會帶錯路,爸爸也開始責罵女兒時,媽媽大聲對女兒喊了一句:“ 你爸爸一直就是這麼一個人啊,難道你們現在才知道嗎?”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然而這樣的爸爸也是那個跪在地上磕頭,只為別人能給兒女們分一口湯的爸爸。

也是那個在渡河時先把家人運到對岸,最後由於漲潮自己被河水淹沒沖走的爸爸。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這一次次的轉變,一次次的重新認知,終於讓全家人感知到互相的心靈,重新有了家庭親情的溫度。

在要搶奪食物的惡狗面前,他們緊緊依靠在一起,奮力保護著彼此。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當失蹤的父親重新出現,他們在蒸汽火車上開懷大笑,慶祝這次意想不到的重逢。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爸爸劫後餘生,握著被撿回來的假髮套,拋出了窗外,隨風而去。

這是不斷在捨棄的一路,也是一直在收穫的一路。

那些在路上被捨棄的東西,起初是非它不可的存在,而在生命受到終極拷問的時候,變得像鴻毛那般輕。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終於浮出了水面。

一家人曾在路上遇到過同樣是四口子在逃難的家族。

只不過兩家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

主人公一家完全是落魄而找不到方向的暈頭蒼蠅;而另一家族,則依靠平日裡的戶外經驗,採集路邊的野菜,或是將水果風乾以便長久儲存,沿途累了就支起帳篷悠閒地打撲克,欣賞沿路美景,感受久違的海風。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導演設置這樣一個家族的用意不僅僅凸顯出了主人公一家的慘狀。

這個反差更多地是給了觀影者一種心理投射。

我們人人都渴望成為那樣的父親、母親,在危難時刻用生命經驗和平日鍛鍊的好身體帶領孩子們走出困境;

我們人人也都渴望成為那樣的孩子,在這樣開朗、充滿生活睿智的家庭里長大,並且在面對絕境時,還能如此樂觀。

然而現實呢,我們會更像主人公一家多一點。

家裡總有脾氣不太好的爸爸,媽媽也不是頂天立地、什麼都懂的女超人。

而我們作為子女,遇到這種情況大都也都會喪氣和抱怨,變成另一個大麻煩。

這就是現實。

《生存家族》:即使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即使是看起來有點糟糕的家人,也是家人啊。

一家人的缺點在一路上暴露無遺,但隨之顯現的,還有家人間更為珍貴的親情。

在以往,這些感情或者被日常的瑣碎遮蔽,或者被我們選擇性地看不見。

但在這逃難的一路上,你無時不刻能夠感受到,家人的力量以及家庭存在的意義。

人們熱衷於機器,但生活的本質在災難降臨時一覽無餘。人際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在社交網絡上有著無數好友,我們熱衷於維護自身在社交平臺上的形象,然而我們還有用心維護和家人間的關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