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防拐測試,你家孩子會不會跟陌生人走?

據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發佈的數據來看,中國每年失蹤兒童數約為1700人左右(其中超過60%兒童是離家出走,約有20%兒童是迷路走失,還有部分遭遇意外等),近兩年找回率約為95%。但是,每年有200名左右被拐兒童,找回率不足20%。兒童防拐測試每年都在做,但是效果怎樣呢?

街頭防拐測試,你家孩子會不會跟陌生人走?

去年,江西贛州公安部門進行了一次兒童防拐騙模擬測試,工作人員假扮成騙子,在超市、火車站等地點,對孩子們進行模擬拐騙。一位小女孩,不到兩分鐘就被工作人員用玩具騙離了親人身邊;同樣的,一名男孩聽說給他買喜歡的賽車模型,也毫不猶豫就跟工作人員走了。最後結果是,測試的50位兒童中,僅有8名兒童沒有被騙走。

街頭防拐測試,你家孩子會不會跟陌生人走?

而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對家長進行採訪,超過八成的父母都有信心,自己的孩子不會被騙走。

同樣,國內一檔節目《國產整蠱大師》進行的街頭防拐測試成績更是讓人震驚。即使在孩子有同伴的情況下,不到三分鐘,就被工作人員騙上了車。

即使父母已經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食物和玩具,不要輕易乘坐陌生人的車……孩子每次都點頭稱是,父母也信誓旦旦覺得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到位了。為什麼防拐效果仍然如此不明顯呢?兒童防拐騙教育應該怎麼做呢?

街頭防拐測試,你家孩子會不會跟陌生人走?

防拐效果差,因為孩子對陌生人概念模糊

對於孩子而言,不太能清晰界定熟人與陌生人,在他們的認知裡,可能玩幾分鐘就熟悉了的人,或者給他買吃的買玩具的人,自稱是爸爸媽媽同事、朋友的人……都不算是陌生人。

如何進行防拐騙教育

街頭防拐測試,你家孩子會不會跟陌生人走?

1、情景模擬:平日裡,可以經常跟孩子進行防拐演習,由家中成員假扮成騙子,用各種方式誘騙孩子,以遊戲的方式教會孩子面對各種情況該如何應對。例如像《爸爸去哪兒》裡面,陳小春扮成壞人測試Jasper的反應;《媽媽是超人》霍思燕故意走丟,測驗嗯哼。模擬各種情景,用不同的方式來讓孩子應對。

2、牢記爸爸媽媽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學校地址和老師電話等。

3、教孩子正確撥打報警電話110、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在危急時刻向警務人員求救。

4、教孩子分辨陌生人

街頭防拐測試,你家孩子會不會跟陌生人走?

例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可靠的人,其餘的都是陌生人,只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的時候才可以放心接觸。其他的,例如問路或者尋求幫助的人、自稱是父母同事或朋友的人等都是陌生人。

家長無法給孩子創造一個百分百安全的環境,但是要時刻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灌輸安全技能,讓孩子儘可能避免危險,多一份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