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文 | 新浪科技 唐子祥

“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7月9日晚間,在小米香港上市慶功宴上,觥籌交錯間,雷軍許下這樣的承諾。

如果不加上時間限制,一定意義上,隨著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可以認為雷軍的這句承諾必然會實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目前來看,首批買入小米股票的用戶並沒有賺錢,部分投資者還虧了不少。8月2日上午,小米集團跌破17港元的發行價,跌幅近5%。

對於小米這種體量的公司而言,股價跌跌漲漲都是正常現象,但從7月18日的高位22.2港元,到8月2日的17.0港元,不到半月時間跌去約23%,跌幅已是不小。

“價格圍繞著價值波動”,拼多多創始人黃錚曾表示是段永平讓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如果說拼多多股價下跌是因為最近的“假貨風波”,那小米又是因為什麼?米粉們又在經歷著什麼?

小米跌破發行價

8月2日,小米集團開盤後股價一度跌破發行價,至16.98港元,相對於上日收盤價,跌幅達4.8%。按照當時股價計算,小米市值為3838.2億港元,合489億美元,相比其7月18日最高點合計約630億美元的市值,半月時間,小米市值已蒸發141億美元。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此前,小米上市首日即破發時,雷軍表示,“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告訴我,比他想得好得多,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公司的價值還是最重要的。”

隨後,為了給大家鼓勁,雷軍在接受採訪時又稱,“IPO能從低點開始,也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是調整心態。”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雷軍對於小米的股價漲跌還是十分在意。7月10日,小米集團大漲13%,收盤19港元。雷軍發佈微博表示慶祝,“這兩天像一場夢……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感謝相信我們的朋友,感謝支持我們的人”。並配上了一個(擠眼)開心的表情。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在公開場合,雷軍表示小米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但最近一些消息指出,在內部,雷軍把此次IPO定義為“不成功”。

8月1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CFO周受資可能因IPO不理想而離職。在文中,一名早期加入小米的人士表示,小米內部一度對員工承諾,估值“最低950億美元。” 另有知情人士稱,雷軍把此次IPO定義為“不成功”,而小米CFO周受資也可能因此離職。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左為周受資 右為雷軍

隨後,小米向新浪回應表示此為假消息,稱傳言“假得離譜”,周受資本人也在微博回應“期待小米中期報告時和大家見”。

不過,不論成功與否,小米上市都已塵埃落定,雖然小米否認了周受資離職的傳言,但其上市股價相比之前的估值確實要低上不少。

股價估值迷局

2000億、1500億、1000億、600億(單位為美元)……一直關注小米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越臨近上市,小米被傳出的估值越低。

2014年12月29日,雷軍在微博上宣佈,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為11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了450億美元。在當時,這是繼2011年Facebook一輪融資後,規模最大的一筆私營公司融資。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2014年雷軍發佈微博慶祝融資成功

三年多過去了,小米進入的領域越來越多,但其當前489億美元的市值與2014年的估值相差不大,這當然不是雷軍想要的結果。

“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見的全能型公司,估值應為騰訊乘蘋果”,關於小米的估值,雷軍一直很自信,就算在上市前夕,他也曾公開表示“小米這次550-700億美元的定價,就是我也不想開價了,總不至於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雷軍在上市現場

但事與願違,截至目前,小米市值確實不到550億美元,而市盈率太高或是一方面原因。

市盈率是反映股票收益與風險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市盈率越小說明投資風險越小,投資價值越高;市盈率大則意味著翻本期長,風險大。

在當前資本市場,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很高,而硬件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市盈率普遍較低。

根據小米招股書來看,小米像是一家硬件公司,其來自硬件業務的收入佔比超過九成,但按雷軍的話說“小米是家互聯網公司”。不過不論算哪個領域,小米的市盈率都很高。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雖然剛上市不久,小米股價漲跌幅度已不小

以小米的發行價17港元計算,小米市盈率為39.6倍,要高出蘋果兩倍以上,比中國其他互聯網公司如百度22倍,網易27倍高出不少,低於騰訊43倍和阿里巴巴47倍。對於一些傳統投資者而言,面對如此高的市盈率可能會選擇放手。

不過,此次小米股價下跌除了市場環境原因外,還有一些內部原因。

P2P暴雷危機

“通過小米VIP任務推送下載嗷嗚寶理財投資5萬元理財,現在平臺暴雷,法人跑路,小米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黑貓投訴上投訴小米公司的用戶表示,實在想不明白小米怎麼會這樣做。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黑貓投訴平臺上,用戶投訴小米

最近,隨著秋田財富、2025、米袋子、小諸葛、靚錢寶、人愛、小灰熊、管家、捷麥等P2P平臺接連“爆雷”,經小米線上平臺導流而投資這些P2P平臺的“米粉”開始找上小米,問責小米並想要小米負責。而理由則很簡單——“就是因為小米推薦我才買的”

事發後,小米回應已經下線所有P2P推廣廣告,也在盡全力幫助用戶向涉事P2P平臺追索維權。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小米平臺上推送的P2P廣告

但現在P2P平臺爆雷頻發,跑路扎堆,想追回錢款並不容易,據小米透露,目前投訴用戶數量累計429人,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

如果這些用戶不能從P2P平臺上追回錢款,他們或許會將矛頭指向當時引流的平臺——小米。

手機增長之困

除了此次P2P危機外,最近,小米自己的當家門面手機業務也陷入增長困境。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的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回升至1億臺以上,其中市場分額排名前四的手機品牌均為國產品牌,分別是華為、OPPO、vivo和小米,蘋果則排在第五位。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各品牌市場份額

其中華為(包括榮耀)的市場份增長至27%,OPPO和vivo則分別佔據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1%和20%的市場分額。

與此同時,小米和蘋果的市場份額則在下降,小米在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為14%,出貨量增長几乎為零,不過依然保持著第四的位置。這個成績對於當前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而言,自然稱不上優秀。

而且隨著OPPO Find X、vivo NEX、華為nova 3、榮耀Note 10等一系列競品機型的發佈,第三季度,小米的競爭壓力仍然很大。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華為27%的市場的份額成為近年來最高

市場份額就這麼大,不進則退,如果連當家業務都在下滑,反饋到資本市場上,股價上也不會好看。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幾乎每一場發佈會,雷軍都會向用戶承諾做厚道實惠的好產品。此外,被稱為“業內勞模”的他兩度赴港敲鐘,帶領金山和小米上市。不論是對於用戶還是對於公司,雷軍都稱得上是敬業。

但市場越做越大,顯現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P2P暴雷、手機增長受困、資本市場質疑,稍有不慎,每一項都可能會帶來暴擊。

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不妙

新品發佈會上的雷軍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巨幅海報上,小米的這句廣告分外耀眼。也許跌去的股價仍能漲起,也許許下的承諾終會實現,但“美好的事情”仍需小米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