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準備時間不夠用?快看這些時間管理辦法

摘要:考研中,需要形成自己的複習節奏,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而這一切是建立在制定一個成熟複習計劃的基礎上的。從深層次剖析來看,就是每一個考研人都要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將時間有價值、有效率的應用在考研的複習上。

對於考研,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長期戰,消耗戰,誰能堅持到最後,已經是自己的贏家了。在之前的考研中,幫幫看到了太多人在備考中途放棄,在考前放棄,在考試中放棄。為什麼他們會那麼痛苦,或許他們是在學習方法上有一些不足。其實一個合適的方法,做好自己的時間與目標的管理,會讓我們的壓力小很多。

考研過程中,不會再有人像高中老師那樣,帶著我們學習,把我們的時間都安排好,合理的規劃我們的學習,這些都要我們自己去做。自主學習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考研階段培養我們的就是這個能力。到了讀研階段,主要的還是自己學習,老師只是說會給你一個方向上面的指點,具體的學習還是要自己。

既然說了自主學習,那我們就要自己做好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少了這兩點,在學習的效率上就會差很多。下面華哥就會分別介紹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大家可以瞭解一下。

考研準備時間不夠用?快看這些時間管理辦法

三個層次

簡單來講,時間管理分為三個層次:目標、計劃、行動。

目標是要做到什麼;計劃就是怎樣在限定的時間內一步步達到目標;行動則是具體每一步做什麼,是計劃的組成部分。分清這三者的層次,我們可以把目標轉化為可執行的計劃,然後每次只關注下一步行動,不斷完善計劃並推動自己到達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我們就可以應該著手將目標分解,繼續細化。這期間你必須先按照計劃自己、、去做一遍,思考一下自己在每一科要達到目標需要做到什麼,逐級分解,細化到如:每本要看的書每一遍閱讀練習要做到什麼程度,每一套數學卷子的每道大題掌握到什麼程度等等。

但是在制訂計劃時有兩點要注意:第一,不要太細化,最小單位到周即可,前文的“每天XX頁”不過是每天行動的參考,而非硬性任務。過於細化的計劃混淆了計劃和行動的區別,每天都拿出一張詳盡無比的計劃清單來決定今天的行動是糟糕無比的做法。制訂計劃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專注於眼前的行動,不必考慮過後的事情,同時又可以保證當前的行動的確可以幫助我們完成自己的目標。

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

其實在我們的考研的過程當中,總是會出現一些事情需要我們去做,例如:家人朋友打電話給你,然後一聊就聊個半個小時;學習累了,拿起手機刷刷抖音,微博,不在意一兩個小時就沒了。並且有些人對於抖音新出的梗瞭如指掌,微博熱搜張口就滔滔不絕,卻忘了自己最近學習收穫了什麼,完成了哪些目標。

這個現象就如美國著名的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所說的“奶頭樂”理論:如果要解決貧富差距所帶來的階級矛盾,就要給80%的人口塞一個“奶嘴”,也就是採取溫情、麻醉、低成本、半滿足的辦法,卸除這群“邊緣化”人口的不滿。只要他們滿足於各種遊戲、肥皂劇、真人秀,他們就會安分守己地工作,就不會胡思亂想。

這個理論好像說的是比較荒誕,但其實已經慢慢的變成了現實。身邊多少人每天刷抖音,看綜藝而不會去靜下心來學習,不去想著如何提高自己。這不就是在含著“奶嘴”,在貧困中麻痺自己嗎?

因此,時間管理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學會制定目標,並在自己規劃的時間內去完成,短期內就是會幫助我們考研學習,長期則是受益終生啊。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

這個法則就是幫我們生活中的事情按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分為四個象限:

考研準備時間不夠用?快看這些時間管理辦法

上圖講了怎麼劃分,下面就會介紹按照怎麼樣的順序去實行:

●重要且緊急

處理方法:立即去做

飽和後果:壓力無限增大,危機

原則:越少越好,很多第一象限的事情是因為他們在第二象限時沒有被很好的處理

●重要但不緊急

處理方法:有計劃去做

飽和後果:忙碌但是不盲目

原則:集中精力處理,投資於第二象限,做好計劃,先緊後松

●不重要但緊急

處理方法:交給別人去做

飽和後果:忙碌而且盲目

原則:將你身上的“猴子”扔到人身上

●不重要而且不緊急

處理方法:儘量別去做

飽和後果:浪費生命

原則:可以當做休養生息,但是一定不能沉溺於這個象限

這個法則,通俗的講起來就是,我們現在考研學習屬於重要但不緊急的一類時間,但是如果遇到重要且緊急的事件,則要隨之改變。例如:輔導員讓我們兩天內把畢業論文選題交上去,這個關係到能否順利穩定的畢業,並且有時間限制,所以我們要暫時先去處理這個時間,結束後便要抓緊回到重要但不緊急的考研學習裡面。還有一種就是你朋友打電話找你聊天,這就屬於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你完全可以等你學習結束後再回給他。道理都告訴你了,下面就是看你怎麼去執行了。

考研準備時間不夠用?快看這些時間管理辦法

目標管理的smart原理

SMART原則分為以下幾點:

(1)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5)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這個原則通俗點的講也就是你制定一個目標不能太寬泛,需要詳細的可以達到的。例如:我的目標是要考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對,這是目標,但是它不符合smart原理。你應該這樣說:我的目標是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北京大學實力很強,所以我的政治要達到75分,英語要達到75分,專業課達到230分。我從三月份開始準備,所以在暑假前,我要把英語和專業課都過一輪,每天花費5個小時學習······這個原理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意思了,還是那句話,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制定目標。

還有一個地方我覺得平時可以試一下,我們可以在每天早晨把今天一天要做什麼事情,提前都計劃好寫在便利貼上,完成一項劃掉一項,到晚上回頭檢查一下完成進度怎麼樣?如果很多沒完成,就分析一下是因為重要而緊急的是耽誤還是不必要的浪費,合理的再去調節第二天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