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跳舞——搶救腦動脈瘤患者紀實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6月26日晚上,一位72歲的患者因“突發頭痛12小時、意識障礙約8小時”緊急轉入康雅醫院急診科,急診頭顱CT檢查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腦積水。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轉入醫院時患者神志淺昏迷。經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醫生共同會診後收入重症監護室治療。當晚神經外科曹建國醫生及神經內科唐海洋主任觀察了患者情況後立即指示完善頭顱CTA。檢查結果提示:基底動脈鄰近右側小腦前下動脈處小動脈瘤,建議DSA檢查。考慮蛛網膜下腔出血系基底動脈鄰近右側小腦前下動脈處小動脈瘤所致。

眾所周知,腦幹是生命的中樞,而患者主要的出血部位就在腦幹周圍,可以說是危在旦夕。如果不對動脈瘤進行治療,再次出血的話,挽救生命的希望就很渺茫了。但這個位置的血管動脈瘤開刀治療風險太大,一旦腦幹受損,非死即殘!怎麼辦?唐海洋主任決定嘗試微創介入治療,即通過特製的導管導絲從血管內到達病變部位,使用彈簧圈將動脈瘤填塞,就可以避免再出血。

6月27日上午, 通過保守治療,患者病情有所好轉,恢復了部分意識。10:00左右,唐海洋主任抓住時機,給患者行腦血管造影(DSA)檢查。果然,右側小腦前下動脈近端可見一個2mm左右的微小動脈瘤,猶如一枚不定時炸彈,懸在患者顱內。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白色箭頭所指為DSA三維重建所顯示的右側小腦前下動脈動脈瘤)

雖說介入治療微創、損傷小、恢復快,但在如此重要部位的小血管上進行治療,且載瘤血管與基底動脈成銳角,微導管到位困難,風險非常大,一旦術中動脈瘤破裂,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另一方面,手術成功的話,患者恢復的希望很大,手術醫師猶如在刀尖上跳舞。家屬在充分了解手術的獲益與風險後決定行顱內動脈瘤栓塞術。當天晚上急診行動脈瘤栓塞術,在唐海洋主任和湘雅醫院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手術成功了。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術前DSA

患者術後通過藥物治療及腰大池持續引流,恢復很好,第3天停了鎮靜藥後患者神志逐漸轉清醒,第4天轉入普通病房治療,第14天患者在家屬扶持下能下床行走,複查頭顱CT檢查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較之前明顯吸收。7月18日患者完全恢復出院。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唐海洋主任指出:顱內動脈瘤破裂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發病早期可以只有或輕或重的頭痛症狀,沒有明顯癱瘓,此時千萬不可輕視,一定要到正規大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相當一部分患者可以通過介入手術或開顱夾閉治療動脈瘤而獲得良好預後。隨著技術與材料的進步,介入治療逐漸成為首選的方案,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動脈瘤栓塞術示意圖)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康雅專家介紹

唐海洋 神經內科主任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畢業‖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湖南省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神經介入學組委員

原湘潭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擅長全腦血管造影術/顱內動脈瘤栓塞/顱內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顱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動脈溶栓/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穿刺引流/側腦室穿刺引流/腦血管病手術及介入治療

完成市級研究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6篇

撰稿:楊如利

編審:單奕弈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刀尖上跳舞——抢救脑动脉瘤患者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