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戰“疫”紀實

瀏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戰“疫”紀實

自專家組成立以來,平均每天6次會診,這讓專家們經常顧不上吃飯和睡覺。(瀏陽市衛健局供圖)

瀏陽日報訊(記者 歐陽穩江)“出院後建議您再居家隔離14天,加強營養,不適隨診。”2月28日,最後一名排除新冠肺炎後的留觀患者出院,市人民醫院新院感染樓恢復了寧靜。自2月3日確診第4例新冠肺炎病例後,截至目前,瀏陽再無新增病例。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2月7日,瀏陽首例治癒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市人民醫院順利出院。另外3例確診病例在治療顯效的情況下轉到了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目前全部順利出院。

“目前,瀏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線的醫護人員辛苦了,瀏陽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下稱“專家組”)的成員們同樣功不可沒。”市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過程中,瀏陽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呼吸、感染、重症、院感、影像、中醫、兒科、護理、疾控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19人市級專家團隊,正是由於專家們的專業和堅守,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

擔當

拉響警報,緊急打響“救治之戰”

1月17日,劉波對這個日子印象深刻。當天,武漢返瀏的王某因發燒、咳嗽前往市人民醫院呼吸科就診。檢查一番後,醫生們發現王某的影像顯示情況不太樂觀。當天下午1點半,正在市人民醫院內科住院的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劉波聽到消息,立馬拔掉輸液針頭,戴上口罩,一路小跑著趕去參加全院的專家大會診。院內會診的結論是,該病患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警報立即拉響。當天下午5點半,市衛健局醫政醫管科科長劉蘇接到了市人民醫院醫務部張運芝主任的電話,通話雖簡短但充滿緊迫感。劉蘇快速瞄了一眼那份由市疾控中心、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19名專家組成的名冊,緊急從中抽調了9名核心專家,立馬趕赴市人民醫院,正式啟動全市大會診。

1月17日發現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這意味著瀏陽的疫情發現得比較早。而如何在全市建立最高級別的“防火牆”,也就成了專家組成員們共同的目標。

“這個會開得特別細,從當天下午5點多一直持續到了次日凌晨3點。”時至今日,來自市中醫醫院的專家組成員蘇建斌仍記憶猶新,當時會議室的氣氛十分緊張。會診、討論、採樣、送檢,在專家們討論的同時,各項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會議室裡,專家組一人一個盒飯就解決了晚飯。1月19日,王某被診斷為新冠肺炎重症病型,成為瀏陽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者,這讓所有專家頓感壓力倍增。雖經歷過“非典”,也有多年傳染病的救治經驗,劉蘇還是隱隱不安: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它的不確定性太多了。

需要打硬仗的時候到了。此時,尚待磨合的專家組成員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靜,如何診斷、治療、防控成為了三大重點。1月22日,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市人民醫院將感染科改為了隔離病區,專家組由市衛健局副局長周秋濤坐鎮指揮,省級專家潘頻華教授指導,所有的治療與防控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團隊”。一週過去了,專家組制定的救治模式落地生效,王某的咳嗽咳痰症狀明顯改善,複查 CT 顯示肺部陰影明顯吸收好轉。在為王某診治的過程中,專家組組織了不下10次會診。其中有3次是在隔離病區的現場進行: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劉波、 ICU 主任李沛多次身穿隔離衣為王某進行查房,呼吸內科主任鄒璇更是冒著極大的暴露風險為王某進行了氣管鏡下的肺泡灌洗……

堅守

平均每天6次會診,確保一方平安

“喂,醫政醫管科嗎?我們這裡出現了一個疑似病例,不過有點特殊……”1月27日,劉蘇接到了一鄉鎮衛生院打來的求助電話。電話中,報告醫生的聲音裡充滿了擔憂,因為這個疑似患者是一名孕婦。

從成立專家組開始,瀏陽便按照最高級別構建“防火牆”:隨著國家衛健委的診療指南在不斷更新和調整,瀏陽專家組開始與病毒進行賽跑,其間多次開會討論最新版的診療方案,結合瀏陽的實際情況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而除了醫治確診病例與疑似病例外,摸排工作做得極其紮實,每天都會對鄉鎮衛生院的發熱病人進行實時監控。

孕婦、咳嗽、發燒……放下電話後,劉蘇立馬召集了專家組對該鄉鎮衛生院發過來的資料進行會診。因為涉及到腹中胎兒的保健,專家們不敢有任何懈怠,最終這名孕婦被初步診斷為疑似病例,需要立即轉診到市級定點醫院進一步排查。

為了確保母嬰安全,專家組臨時安排了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羅建坤隨車出診。可在回城的路上,羅建坤卻出現了暈車、嘔吐的情況。深知脫掉口罩有很大的暴露風險,因此,羅建坤一回來就進行自我隔離。經過核酸檢測結合影像報告,這名孕婦最終被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這讓羅建坤鬆了一口氣,這個結果無疑是最幸運的。

“他們一家三口同日發病,都有咳嗽、發燒的狀況,做了 CT 都發現雙肺多發性磨玻璃樣陰影,我們該如何處理?”2月5日,劉蘇接到一鄉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打來的求助電話,該鄉鎮的一名協警不僅自己出現了咳嗽發燒的狀況,其妻兒皆出現了相同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這名協警曾有在高速路口值守的工作經歷,併為多名外地返瀏人員測過體溫。

疫情發生以來,瀏陽還從未出現過聚集性病例,也未見二代病毒的肆虐。一時間,專家組的成員們將神經繃得緊緊的。萬一三人被同時確診,那麼情況就要比想象的更糟糕,瀏陽的防控體系將被打亂。疫情防控不容半點僥倖,專家組最終決定將這一家三口列為疑似病例,分成三趟接診到市級定點醫院排查和治療。與此同時,對相關的密切接觸者開展拉網式的排查。值得慶幸的是,最終這一家三口經過多次核酸檢測,被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像這種有驚無險的事情,我們時不時就會遇到一次。”市衛健局副局長、專家組組長周秋濤介紹,自專家組成立以來,平均每天6次會診,這讓專家們經常顧不上吃飯和睡覺。來自全市各鄉鎮(街道)的病例都要在這裡彙總,所有排查、診斷和治療都交由專家們實施,這考驗的不僅是業務能力,更是勇氣、智慧和擔當。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此專家們對每一次會診的意見都必須字字斟酌,每下一個結論都必須擲地有聲。

“中西結合、同心協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專家組的努力讓瀏陽的疫情防控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我們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周秋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