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今天小编看了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土耳其电影《冬眠》,3个多小时下来,这无尽的blah blah blah还真的是不太可以接受,看完以后真的觉得有点累。但是不得不说,其中的几场对峙的戏还是挺好看的,也有很多地方很让人产生共鸣,还有很多金句戳人泪腺,在看似平淡的剧情中,隐藏了剧烈的矛盾冲突。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影片中的阶级性、人性,透过反复的聊天或争吵来呈现给观众,前面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刻画得很到位,通过大量的外景长镜头和室内长对白表露角色的心境和立场,全片只用了一首钢琴曲作为配乐来缓和情绪,谈及了信仰、道德、责任、婚姻、阶层、工作等话题,从面对到争吵,逐渐描绘出了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冰冷鸿沟,交流得越久,距离便越远,片中的人物之间一直在尝试沟通,企图用沟通来解决问题矛盾,但是却始终不能谈到一块儿,里面不同阶级、不同身份分列不同立场,谁也不能理解谁,谁也无法说服谁,面对面大段大段的对话变成了自我的阐述,而非相对的交流。到最后大家最终都放弃了沟通的努力。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妹妹干脆不再现身,夫妻也约定好彼此生活的边界,各行其是,再不打扰。整个村庄都陷入冬眠般的困顿之中,富人如此,穷人更甚。人人都想要逃离,但出于经济窘迫或精神软弱而不能如愿。男主人公信誓旦旦要去伊斯坦布尔过冬,神情决绝地到了车站,却还是在最后一刻掉转头去找老友喝酒,第二天抓了一只野兔回家。就像我们老话说的:夜里想了千条路,醒来照旧买豆腐。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于寂静中对峙,于秩序中错位,我们说得越多,距离越遥远,如茫茫雪野,没有尽头。影片结尾处说:我们疲于奔命,做出好似大有可为的假象,每天早上我都有绝妙的想法,整天却都在无所事事”听到这句时感觉到莫名的绝望。这是一部悲观主义深入骨髓的影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不可消弭,人之间的关系大抵如此,明明在两个山头能看得到彼此,走过去脚下还有千山万水的距离。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男主人公夫妻之间却横着不可穿透的壁垒,每一次试图沟通最终都变成互相伤害,但是他们却又离不开彼此,到底才发现,孤独和爱比起来,孤独更可怕,所以在认清了人终归无法理解另一人的基础上,依旧愿意共度此生,那些不可言说之物,更加重要。

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