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建院士站 深耕節能技術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近年來,節能環保、綠色低碳已經逐步成為中國製造企業高速、高質、高效發展的核心理念,格力、華為等龍頭製造企業更是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來推動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7月31日,格力電器正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饒芳權、江億合作,在珠海總部分別成立電機與控制院士工作站、建築節能院士工作站。其中建築節能院士工作站引入行業高水平智力資源,以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為支點,進一步探索綠色低碳的節能技術,為建設美麗中國助力,展現出中國製造領軍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與江億院士合作建設院士工作站,凸顯出格力在中國製造未來發展方向的引領,就是堅定不移地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用核心技術來實現節能減排、綠色低碳。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製造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從單純的資源利用,轉向資源保護和資源創造,這就需要企業不斷引入先進的科技,通過技術創造資源。企業與院士合作建立工作站能夠從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培養和利用人才,在保護資源的同時,實現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高質量發展。世界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從供給側讓人類對高科技空調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大。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地提升科技水平,高效合理利用資源、創造性地通過新技術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需求,從而創造新的效益增長點,才能在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的同時,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這也是企業應該具備的責任與擔當。

目前,國內經濟已經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的創新力顯得更為重要,其中的核心要義就是在低碳環保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就在不久前,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再次向大氣汙染宣戰,全力保護綠水青山。實際上,這項國家環保行動的實踐主體不僅僅只是政府,更是全社會,甚至全人類。其中,作為能源利用與經濟發展主體的各類企業,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承擔著更重大的責任。

在這方面,格力與江億院士合作建立建築節能院士工作站的舉動,恰恰體現出這家企業一直堅持的以技術推動節能環保理念,積極擔負企業社會責任的擔當,也為其他企業如何踐行低碳環保、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示範與表率。

建設美麗中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以創新驅動發展。在中國甚至全人類都面臨著能源結構調整、供給側和消費側革命的背景下,格力通過為企業引智的方式推動技術創新,實現滿足未來發展趨勢的多贏、可持續發展,彰顯出中國造標杆企業的責任擔當,為美麗中國建設和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增添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