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臨汝窯為中國宋代北方瓷窯之一。窯址分佈在河南臨汝縣境內,以嚴和店窯為代表。臨汝窯燒瓷始於北宋中葉,北宋後期至金代盛燒不衰。由於燒造宮廷用瓷的汝窯址尚未在今臨汝縣境內發現,所以現在所說的臨汝窯則專指民間窯業。

存世量相對較少,目前世界各大小博物館,也很難見到精美且極具代表性器物。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臨汝窯斗笠碗 口經12 足徑4 高5.5釐米)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斗笠碗)

臨汝窯造型特點以燒青瓷為主,汝窯產品以食具為大宗。瓷器品種以青釉瓷為主。青瓷的器類以盤、碗居多,樣式簡單。宋代瓷窯習見的瓶、壺、罐、枕等器物極為少見。器皿的胎色灰白,釉色青中閃綠,釉層稍厚,釉中氣泡較多。盤、 碗器的胎體略厚重, 輪旋修坯較粗狂,圈足部位多粘掛窯渣。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帶支釘洗)

臨汝窯的裝飾特點絕大部分青瓷飾以印花,刻花極少另有光素無紋飾者。印花紋樣均飾於盤、碗器內壁,花紋廓線凸起,以點線紋勾勒葉筋為其特點。題材以花卉為主,偶也見於人物,有的有細小開片裝飾,開創了開片先河。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正由於它是民窯,它因興趣所致,大膽地越如了邊邊框框。在中國民窯瓷器中,無論劃、畫,還是刻,定有許多筆觸與刀法,帶著不拘小節的隨意性與一種知錯也不改的放縱感,體現出民窯工人獨有的自信心與追求自由的心態。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斗笠碗 口徑14.5足徑3.6 高 6.5釐米)

這件斗笠碗碗(殘器),口徑14.5釐米,高6.5釐米,足底徑3.6釐米,器形規整週正,線條利落,碗底修足精到。碗內外壁採取印花,碗內壁菊花叢中三個兒童共舞一飄帶,娃娃遊戲其間,胖嘟嘟的男嬰只穿有肚兜,赤裸著個身子,活潑可愛,憨態可掬。通體罩有光潔清透的橄欖青釉,更好似花叢中一幅生趣盎然的男嬰遊戲圖。

北宋臨汝瓷,精可媲美 “官,汝,鈞”

臨汝窯正因為它是民窯,它可放開手腳取眾窯所長補自家聽短,所燒產品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臨汝窯所燒青瓷既有汝窯特點、又有鈞瓷特徵,器像官 , 是汝 , 似鈞,還跳過大運河取長於耀州窯。怪不得我們所謂的古陶瓷專家看到“官汝”也保守說成“臨汝”了。

作者寄語 : 此文專業性較強,唯供專家 , 學者鑑賞,讀者分享。不奢求讚美,只祈求勿噴。

[王金昌 ] 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