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將60歲以上無社保農民,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隨著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正以大國的姿態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作為中國人我們理當感到驕傲和自豪。國富則民強,沒錯,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與質量較幾十年前,整體上確實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受制於地區發不均衡加之貧富差依然大範圍存在,不少國人依然活在貧困,或是在溫飽線與小康之間掙扎。比如,我國60歲以上無社保農民的生存狀態、保障程度,多少讓人憂慮。

一、種地收入微薄且辛苦,比如種糧食,糧食價格本身就低,加上“靠天吃飯”這樣的作業模式,使得農民一直逃不出“收入低又沒保障”的魔咒。

二、農業是第一產業,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或集體所有,如果說種地是職業,農民則是從業者,通常情況下,從業者的收入本該相對穩定才是,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農民收入低,工作辛苦,而且晚年無保障,面對這一現實,正在體驗無保障生活模式的老年農民只能從心底發出一聲觸人心懷的哀嘆。

呼籲將60歲以上無社保農民,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三,農民不是個體戶也不是生意人,不該風險完全自擔,盈虧徹底自負,畢竟土地所有權並不屬於農民,農民種地既是謀生,也是貢獻。當遇上天災人禍時,國家從來都沒有撒手不管過,那麼,針對老年農民的養老需求與生存現狀,同樣的,國家不會看不到,直面問題並解決問題相信只是時間上的事。

綜合看,農民本該與城鎮職工一樣享受退休待遇,如果現階段無法做到,那麼,可否折中,先將無社保農民統一納入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範疇,給予最低限度的保障,然後逐步實現“工人”、“農民”待遇的基本統一呢?

呼籲將60歲以上無社保農民,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將無社保農民統一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所增加的開支不小,也不大,國家完全有能力承擔。

中國人的幸福感往往取決於普通百姓的整體感受,瞭望中國,農村先行,農村人的日子過的好不好,首先要看60歲以上老年農民的生活質量,只有老年人生活條件提高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作為正在打拼的兒女們心裡才會舒坦,踏實,同時也對自己未來年老時的生活狀態,充滿信心和希望。

最後,期待2019年度,國家能夠給老年農民帶來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