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農村哪有那麼多“一村一品”,60%是徒有虛名,多數都無疾而終!

農村要脫貧,關鍵是本地要有一個能在一定範圍內叫得響的、具備品牌影響力的農產品,有了這個資源稟賦就更容易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的效應,才能使農村真正具備可持續的脫貧發展的產業基礎。

農村哪有那麼多“一村一品”,60%是徒有虛名,多數都無疾而終!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些地方熱衷於不遺餘力打造各種農產品“品牌”的動力和原因了。

但近些年在一些地方卻出現了各種農產品“品牌”泛亂現象,這與產業扶貧的初衷相去甚遠,甚至得不償失。這集中表現在大量出現的所謂“一村一品”現象上,可以說它們60%都是品種嚴重類同,徒有虛名,大多數最後都是勞民傷財、無疾而終!

農村哪有那麼多“一村一品”,60%是徒有虛名,多數都無疾而終!

究其失敗原因,主要有三:

一,沒有先天資源稟賦優勢,是形式主義的產物;

一些地方鄉村並沒有什麼有影響力叫得響特色糧食、水果等農,所生長的農作物多是大路貨,根本就不具有產品資源稟賦優勢,盲目進行大規模種植,人為製造所謂的“一村一品”。

牽強附會的貼上“一村一品”的產品標籤,這實際上是形式主義的作風。

這種現象近些年在柑橘、蘋果兩種水果產品上各地出現的最多,雖有市場需求的,但競爭激烈,產品滯銷、毫無利潤可言。

農村哪有那麼多“一村一品”,60%是徒有虛名,多數都無疾而終!

二,品種類同、品質大眾化,不具備市場推廣價值;

有道是“十里不同村”,連相鄰村級之間空間區域距離也大概如此,在這麼狹小的區域內,兩個村的氣候,水土特性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所適應生長和種植的農作物更不會有什麼不同。

空間再放大一點,除非屬於高山氣候分界線地域,一般來說一個鄉、一個縣在水土特性和適宜農作物生長及種植方面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這就決定了在相離不遠的行政村之間,不可能有那麼多“一村一品”存才的客觀性,即使有,也是品種、品質差異不大,不具備獨特性和市場推廣價值。

農村哪有那麼多“一村一品”,60%是徒有虛名,多數都無疾而終!

三,錯誤的政績觀和麵子工程作祟,產品無市場溢價能力;

地方領導急功近利,脫離當地實情,急於出成績,聽說某地農村靠某個品種產生了很好的規模效益,一番考察,就盲目引進。或鼓勵或強制村民引進,實行整村推進種植,欣欣然滿懷期望,等到收穫季節的來臨。

有的地方種植成功了,進入市場後卻發現不是那會事,首先因為引入的是別處的品種,形成不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再者由於引入種植的地方比較多,一起集中上市,形成市場供過於求,產品根本沒有溢價能力,甚至賣不出去;

有的地方由於種植方法、根本水土不服等原因種植失敗,留下的只有依然豎立在田間地頭、宣稱這是多少畝地的某“一村一品”基地的、曾經醒目的標識牌,那些隨風凌亂的破碎幕布,見證了一地雞毛的場景;

這種失敗的結果,表面上看是方法不當,急於求成,本質上是部分領導人員錯誤的政績觀和追求面子工程的思想作祟所造成的。

農村哪有那麼多“一村一品”,60%是徒有虛名,多數都無疾而終!

真正的“一村一品"基本上要具備幾個關鍵條件:獨特性、無法複製性、稀有性。

獨特性,是指這些產品具有先天資源稟賦優勢,正如枸杞有寧夏、內蒙、新疆、甘肅幾個廣大的地域都可以生長,但正宗的枸杞就是寧夏中寧所產,這是由其氣候、海拔及水土特性決定的;

無法複製性,這同樣是受地理、氣候、水土差異性決定的,如果與原產地差異較大,那些農產品要麼無法成活,要麼即使種植成功品質也會大為不同,無法達到複製效果,就如塑料大棚生長的哈密瓜永遠也無法複製出新疆天然哈密瓜的味道一樣;

稀有性,這個自不必說,比前兩個條件要求更加苛刻,幾乎只適合特定的小區域生長,其它地方几乎無法成活,比如冬蟲夏草。

不切合實際的“一村一品”現象的失敗,受損的是參入的老百姓,對他們最大的影響是嚴重打擊了他們依靠農業脫貧致富的信心。

做好農村的工作,實現幫助農民脫貧的目標,在幫扶的方式上必須要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施策,區別對待,充分體現精準二字,切不可投機取巧,走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