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談:如何選擇創業賽道?把賺錢當作一種常態

如何掌控自己的命運,從人類發展史來看。你可能的機會層面可以有下面這幾種。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人類是被5種需求所左右的。最近一出好戲刷的信息量比較多,既然我們做運營或者做項目,那麼從中挖掘出來我們能用的再好不過。

創客談:如何選擇創業賽道?把賺錢當作一種常態

第一:生理需求第二:安全需求第三:社會需求第四:自主需求第五:自我實

人類最底層的需求的比如:食物、水、空氣、性、健康。在沒有滿足這個需求的時候,其它層面的需求都不會出現。

所有為什麼社會最早期的部落都是以武力來決定部落長的,你能打說明有生產力,能帶領大家吃飽肚子。這個時候食物都是由部落長來統一分配。

所以在很多出土的文物裡面可以看到,很多這個時代的圖騰都是動物,蛇、牛、鷹無不代表的是力量。

之後因為基礎物質的豐富,最基礎的需求就沒有那麼強烈了,這個時候靠武力,勞動力已經不能成為這個社會的上層。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各地王的情況。因為涉及的人越多,僅僅只是靠食物並不能更好的協助,這個時候就產生了貨幣。這個時候規則的制定者的社會地位就出現了。

這個時候出現的圖騰就有意思了,比如龍、鳳凰。圖騰虛擬化,可能並不真實存在的,代表的不僅僅是權威,力量,還有更多精神層面的需求。

這裡沒有看更過歷史文獻來說這個需求層次的演化,只說我看到的。各個層次的需求一直都在,只是在一類需求滿足的前提下面沒有顯現,以另外一種形態存在。

社會的發展,也同樣不會完全消除多個需求層次的相互迭加存在。

就比如,之前很多人說拼多多是消費降級的,那為什麼拼多多還有那麼多消費用戶。

這些用戶眼中拼多多是另外一種消費升級,為什麼拼多多與咪蒙的用戶重疊是最大的。

因為層次需求不會完全隔絕,你一個月只賺1500跟一個月賺15000的消費層級完全是不一樣的,1500考慮的是如何有的吃,並且在有的吃的前提下吃到更多,更好。這個時候底層的需求大於上面幾層的需求。

吃一次西瓜都感覺奢侈,當然也願意用買西瓜的價格買一次榴蓮,因為基本的生存解決的時候就會努力的往上觸摸。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這個時候就有抖音的一劑春藥,來麻痺自己。

要想突破層級,必須先懂怎麼來的,之後就有對策去跨越層級。

首選項:

如果你還在上學,努力考上清華北大。進入名牌名校。畢業之後有優秀企業給你鍍金。鍍金完成,拿投資做項目。就算不創業,這條路也是大部分人應該選擇的路。

因為世界500強企業不會去不是985.211院校招聘,能去招聘的都是你根本不知道的企業。

世界500強企業的薪資是怎麼樣的,普通企業薪資是怎麼樣的?去搜索一下就能一觀情況了。不說500強,就說知名一線互聯網企業,畢業生的薪資都是十萬年薪,如果你普通院校,剛畢業,年薪就是2萬。

基本需求都沒有搞定,想直接跨越太難了。所以最優的方式,也是最適合普通人的方式就是讓自己上名校,名企。努力創造價值。實現最基本的需求層次的階躍。

如果這一項你已經錯過機會,那麼下面這種一定要看。

次選項:

很多人上班,就容易對自己的技能或者能力不自信,在一個崗位久了一直沒有得到晉升,感覺自己的機會就很小。如果失業,很容易就沒法養家餬口了。

現在很多場合都在說斜杆青年,所謂斜槓青年就是在自己原本的工作之外,有一塊或者幾塊其它方面的收入。當然斜槓青年不是叫你多做幾份兼職就是斜槓青年。

那些做生意,還有在職場裡面混的很瀟灑的人,收入結構絕對沒有單一化的。事多種收入結構組合,意思之後幾年,越來越多人收入的結構將發生變化,單純靠工資收入的可能會越來越少。

而且這個趨勢性的發生,是隨著時代越來越明顯的。80年的一輩,畢業之後知道的就是找個好工作,外企,等等。現在90後,或者95後,都在說的做個自由職業。或者多個職業。

小時候拼命讀書,畢業之後為了幾百塊錢直接廉價賣給企業,我當時不就是1500給企業幹了半年。

就算你在職場裡面如魚得水,還是為了資本家醜惡的嘴臉打工。總之剝削的乾乾淨淨。據說IT行業已經是高危行業,各種加班各種熬夜。

年輕人剛畢業的工資只能零花,中年人還有一大家子要養。總之企業看你有用你就是拿著工資層層盤剝。沒用的時候隨時換掉你。因為房租,吃喝。什麼都不買一個月。佩服自己熬了半年的1500的工資。

所謂階躍,是在方向正確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你現在進的還是傳統制造業,估計階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如果你不知道方向,之前我寫過很多篇文章。可以給你拓展思路。

看完這篇文章,總會從裡面挖出一線線索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下面說幾種方式,方法。

因為不爽,沒有未來。

所以必需靠自己的雙手去給自己撕開一條上升通道。告別被壓榨的命運。

下面我所說的是我這幾年的總結,絕對沒有一句是假話。

方向選擇有3種,這些方向想清楚,把時間線拉到一年,差距就出來了。

1、技術

2、體能

3、資源

單純從上班來說,薪資的漲否,並不是因為你吃苦,努力。辦公室裡面那個辛辛苦苦每天加班。憨厚老實。被老闆賞識的往往沒有那些看著很閒,企業大半業績包攬的員工。沒有你業績減一半。企業才離不開你。

所有我也瞭解到一些工薪族,上班的時候一直得不到重用,苦思冥想。很是憋屈。因為在這家企業給的薪資很低,因為就是覺得你應屆畢業生就得從基礎幹起。高工資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埋沒了一個牛逼的員工,直到因為工作太佔用賺錢的時間了,於是就辭職了。之後迅速被另外一個行業牛人看中,挖去公司上班了。

因為他在這個領域,做線上分銷,每次分銷榜都有他,而且是名列前茅。要想在職場上有更多成就,原本你的操作系統也得改變。得讓自己更強。並且不可替代性。

因為,最沒有價值的就是應屆畢業生。或者說基層操作崗位。

因為基層崗位不行就換,做不好就換。工作都是重複的,一個釘子。總之最低價的勞動力。最多就是漲經驗。所以這個時候應該學整個套路。

價值稍微低一點的就是做兼職,比如去發傳單,週末週六去找發傳單的活,還有促銷員的活。

總之吧規定的事情幹完,一天賺個200塊錢還是沒有問題。一個月1600.也沒有缺太多。但是人嘛總是不想做低價值的事情。因為在努力也是拼體力的活,隨時換掉。

高價值的當然是做微項目創業,或者就做個自媒體。不管是自媒體創業還是做做點小生意,總之這些都是你之後生活的積累,不僅能幹還能夠賺錢。

這個沒有誰可以替代。而且未來是自己掌控!

這裡我把“自媒體”打上一個引號,因為真的不是隻有自媒體一條路,這幾天也瞭解到一些朋友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媒體,他們在上班的同時也去不間斷的學習了幾年瑜伽,然後現在每天瑜伽私教都接不過來。

我覺得這個才是真正的斜杆,有自己的主業,業餘帶了很多私教瑜伽學生。時間都得排期。

所以找到自己屬於自己的斜槓就更重要了。

所以不管是需要帶你做幾個項目上手,還需要帶你挖掘。

從商業模式看,你應該選擇哪個模式,做什麼生意。

從公開文獻來說,總結一點便於大家理解。商業模式就是參與到整個生意過程中的關係組成。

你與參與這個生意裡面人或者事的關係。

比如說最個最簡單的模式。

記住模式是與參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且關係之間的組成,才是完整的模式。

有一位小姐,她是在媽咪旗下的樓鳳,媽咪是不需要給小姐發工資的,小姐的工資是客人給的。

小姐接客是收500,媽咪抽走100元。媽咪旗下一般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小姐。

那麼來看這個商業模式各個部分的關係。

上面是商業模式畫布,我們一條一條說。

重要合作指的是:小姐需要哪些業務合作伙伴,小姐能給合作伙伴帶來什麼好處?

  1. 成本構成:小姐需要支付哪些成本和費用?
  2. 關鍵業務:我需要實施哪些業務流程?
  3. 核心資源:我擁有哪些核心優勢?業務需要哪些核心資源?
  4. 價值主張:我給客戶提供什麼服務、產品?我給用戶解決什麼問題?
  5. 客戶關係:我如何與客戶打交道?我如何服務用戶?
  6. 渠道通路:我怎麼讓客戶知道我?我如何給客戶交付產品服務?
  7. 客戶細分:誰是我的真實客戶?
  8. 收入來源:我能從哪些地方獲得回報?

原本小姐的生意很簡單,自己出街自己拉客人,而且費用很低,經常遇到吃霸王餐的,這個不行啊,原本就是正經生意,你出錢我願意的事情,靠自己努力賺錢的事情,不能被欺負啊。於是媽咪出現了,告訴小姐,你跟我簽約,保證你有客戶,渠道你不用考慮了,我們來搞定。還有很多難搞的用戶我們來解決,吃霸王餐啊,還有各種瞎胡鬧的客戶我們統統搞定。

你只要按照規定做好服務就行。原本你單獨一個人不安全,還收費低。原本只能收客戶200,經過我們的包裝,價格可以上去,可以收500,我們也不需要全部的錢,你原本只賺200,現在一個客人你賺400,另外100我們抽水。小姐一想這個可以,更安全,更簡單了,而且多賺了幾百。

關鍵是這樣做,小姐不需要再付出額外的租房子接待客人的成本了。也不需要自己去拉客了。整個流程變成媽咪拉客,客戶選擇,小姐姐客。

原本客人,選擇性很小,遇到一個不合適,得找很久。可能還找不到。這個就很尷尬了。這個箭在弦上,怎麼能說不發呢。以小姐跟媽咪的組合模式,小姐更多了,選擇性更多了。條件更好了。整個模式體驗感上升幾個臺階,用戶更爽了,小姐更安全簡單了,多了一個媽咪的職業。這樣看媽咪不就是運營嘛!真牛逼。

看懂了麼商業模式,是這個生意裡面你跟參與其中的人事情的關係。

小姐服務客戶收到了錢,這個是服務流程以及一個結果。是整個商業行為裡面一個環節。

整體在一起的行為,直接的關係構成了一個商業模式。

從你想幹什麼,到怎麼幹,畫出你這項生意裡面的關係是怎麼樣的,錢怎麼賺,怎麼分。

賺錢公式看選擇:賺錢=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知道自己獨特的商業價值,只能做泛流量。那麼選擇營銷號可能是你最簡單的選擇。

因為營銷號,只涉及批量做內容。賺廣告費。商業模式足夠簡單。只要足夠努力做幾十個號不在話下。

就想創富實戰營第一期分享教的就是挖掘。

最後:

賺錢靠思維,思維的開拓靠學習,每天學習一點點,時間久了你也會成功。最近也接到一些朋友的訴求:怎麼引流,需要哪些工具,項目合作等等。。。再接下來所更新的文章都會將所涉及需要的工具打包發送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