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高血壓對腎臟有什麼影響?該如何保護腎臟?

長期高血壓對腎臟有什麼影響?

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主要是對腎小球和腎小管,一般而言,久不控制的高血壓,5年時間就會出現腎損傷,高血壓性腎臟病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的重要原因。

長期高血壓對腎臟有什麼影響?該如何保護腎臟?

1、高血壓性腎臟病早期主要損傷腎小管

腎小管對缺血最敏感,所以高血壓性腎臟病最早出現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夜尿增多,晚上總起夜。夜間(晚8點至早8點)尿量超過全天尿量的1/3即為夜尿增多。夜尿增多是高血壓性腎臟病早期特徵性症狀,但遺憾的是常常被忽視。

2、高血壓性腎臟病後期損傷腎小球

腎小球是微血管球,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也導致腎小球硬化。血壓久不控制,腎小球就會逐漸發生硬化。當一半以上的腎小球發生硬化時,血肌酐就會升高,意味著腎臟受損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高血壓性腎臟病也有蛋白尿,但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過1g/天,可以出現血尿。此外,視網膜動脈和腎小球病變相一致,所以,高血壓性腎臟病還常常伴有視網膜動脈硬化。

常見的腎臟病,比如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大都是先出現蛋白尿,然後再出現血肌酐升高。而高血壓性腎臟病比較另類,許多患者直到血肌酐升高了尿蛋白都可能正常。這種另類的表現更加重了它的隱蔽性。

長期高血壓對腎臟有什麼影響?該如何保護腎臟?

那麼高血壓的病人該如何保護腎臟呢?

1、儘早開始降壓。

2、控制血壓達到保護腎臟的理想水平。【降壓目標】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及高血壓協會指南:慢性腎病,血壓要控制於130/80mmHg以下;2003年歐洲高血壓指南:尿蛋白大於1g,血壓要低於125/75mmHg

3、採用最為有效的藥物和手段保護腎功能。

ACEI/ARB、鈣拮抗劑、利尿劑、倍他受體阻滯劑、a受體阻滯劑,其中ACEI/ARB(普利或沙坦類藥物)對於腎臟的保護有極大的好處,它可以改善腎缺血,降低腎小球壓力和血管通透性,抑制平滑肌肥大,儘早使用對腎臟的獲益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