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製造行業——凜冬已至,何時逢春

因為本人海事大學畢業,機械專業,所以畢業的時候,似乎順利成章就進到了船舶製造行業,具體來講是船舶設備供應商,央企,軍工代號4字頭,國內該領域前二的存在,競爭公司包括英國R-R,日本川崎,世界級巨頭,看到這些Title你以為小編即將開啟飛黃騰達各種高大上的職業生涯嗎,我當時也這麼以為,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踏入社會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夢醒時分。

我會分三篇講船舶製造篇,分別是行業、崗位、個人思考,前二重在介紹,後一談個人見解。

當我進入到公司的銷售部門的時候,我聽到一個傳說是這樣的:07的時候,遇到歷史級的船市高峰,造船公司及船東為了能夠搶到設備,已經到了提著100萬現金在公司招待所等一個禮拜的火爆景象,整個銷售部在8月份就已經完成全年任務,銷售總監提著獎金跑到辦公室,直接宣佈放假一個禮拜,所有人直飛三亞,享受陽光沙灘比基尼。----那是最好的時代,拿袋裝年終獎的時代。我12年進銷售部,一直被這個傳言激勵著,等待著,等待著週期性的船市再一次迎來高峰,這一等就是四年,直到我離職,只看到船舶市場江河日下,船舶行業寒風瑟瑟,前幾天跟堅守崗位的舊同事閒聊,我問還有幾年,他說:三年前預測需要三年,三年又三年,三年何其多。船舶製造行業——凜冬已至,何時逢春

高峰的時候,一條18萬噸的散貨可以賣到9000萬美金以上,而14年底,同樣船型的價格已經攔腰折斷到4700萬美金,加上大型船舶製作週期長達2年,船東寧願棄船也要撕毀合同,可見這個行業的哀鴻遍野。

說點本質吧,遇到08年危機是歷史的考驗,沒有哪個企業可以真正倖免。之前幾乎所有行業都繁榮鼎盛,遍地黃金,而造船業本身又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對於資本的依賴非常高,所以也勢必受到重創,企業盲目擴張產能,加上各種熱錢的扎堆進入,此時淘汰出局的第一批船廠是屬於撈錢的,他們本是投機者,所以潮退了誰在裸泳,一眼就看出來。

而到了14~15年的倒閉潮,這只是遲來的斷臂求生,民營企業是註定被捨棄的那一臂,怪他們自己總以為守著落後的產能就能熬到春天的僥倖心理,更可悲的是,他們根本沒有改革的勇氣與能力。你要知道這個行業是多麼需要金融的支持,熔盛之所以綁架政府、綁架銀行其實也是迫不得已。但當政者需要保住的是效率更落後的國營企業。所以,民營企業是遲早要被拋棄的那一臂。至於未來在何方,很難說,最直接的當然看經濟走勢,這也是國內絕大部分船廠的命運走向。但是又有很多國字號的企業近些年接到大量的軍工訂單,所以他們的日子仍然老婆孩子熱炕頭,過的滋滋潤潤。少有的像上海滬東,總算自己琢磨著搞了LNG,至少這種自力更生的狀態也算矮子裡面拔高子,該讚揚還是要讚揚。你要知道韓國現代重工在05年就開始佈局LNG,在最火的07年日本川崎重工也沒有因為訂單需求旺盛而擴大馬達生產線,而只是把落後生產線放到中國,賺點外快錢,當然他們現在的日子也難過,凜冬已至,誰也不能倖免。

船舶製造行業——凜冬已至,何時逢春

這個行業總體來說是落後的,銳意進取的民營企業已經奄奄一息,淘汰大半,國字號們除了幾個行業龍頭,依然守舊混日子。我們公司一套日本人的80年代的馬達技術沿用至今,仍然問題不斷,養著太多閒人,有著太多應付當下的風氣,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斷臂求生,但市場永遠是殘酷的。

魯迅先生野草的秋夜裡說: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後依然還是春。希望仍在這個行業奮鬥的有識之士們,能夠砥礪前行,喚出那一聲春天來了。

船舶製造行業——凜冬已至,何時逢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