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壽誕里,一一呈現的「分別心」

願世間沒有分別心

—讀《紅樓夢》第四十三回有感

鳳姐壽誕裡,一一呈現的“分別心”

佛語有云:“相”有分別,“本心”無分別。“本心”是如如不動的佛性,有情眾生本具足。

反覆讀過《紅樓夢》第四十三回“閒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之後,我便被深深帶入,並深切地感悟到:世間芸芸眾生榮辱興衰皆是平常,都不過是宇宙洪荒中的剎那,都不過是歲月流轉中如夢如幻的泡影。既然如此,若我們能夠從中體察到本有的初心,知道“本心”平常,領悟到“本心”無分別,那麼我們的生命便會遠離汙垢,我們的腳步便會從容許多,我們的心靈便會簡單很多。

九月初二日,王熙鳳的生辰。她的這次生日,既不比平常,亦非常人能比,兩府上下的人都來湊熱鬧。一方面這個生日是由賈母親自提議的,可見當時王熙鳳在賈府最高領導心中的地位不可小覷;另一方面,這次生日宴的資金是由賈母主持著別出心裁,也學那小家子湊份子來籌備的。這樣一來,賈府上下情願的、不情願的都來了,沒頓飯的功夫,老的、少的、上的、下的,烏壓壓擠了一屋子。

只有分別相,失了平常心。且說湊份子這件事,王熙鳳一方面替賈母抱不平,又拉攏小姑子迎春和探春,將她們的份子分別安排給了邢、王兩位太太;另一方面她亦不放過趙姨娘與周姨娘兩個,打發人去通知。這不過都是仗著賈母的寵溺,她便把自己與別人一一分別,可見“分別相”從她的眼裡直到心裡,根深蒂固。就連與她平輩且素日比較親密的尤氏都看不過,說道:“我把你這沒足夠的小蹄子兒!這麼些婆婆嬸子湊銀子給你做生日,你還不夠,又拉上兩個苦瓠子!”尤氏暗地裡便把這兩個姨娘的份子錢給退還了,那二人千恩萬謝。

一個“千恩萬謝”,足以道盡這類人的尷尬悲辛。有沒有二兩銀子對於王熙鳳來說沒有任何的影響,可是對於底層的這些人來說卻是生活的必須。在這樣一個外表繁華、內裡奢靡的大家族裡,生活在其中的若干人,處在不同的枝枝脈脈上。他們的階層、地位、生活千差萬變,可謂眾生相雲集。

看到了“分別相”,嚴格待以“分別心”,這便是王熙鳳們。她們滿足了當下的虛榮、誇耀與顯貴,但卻忘了“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的道理。通過王熙鳳的眼睛,我們看到了這個家族中的等級分明,看到了這些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生存關係。王熙鳳的這場生日宴,照見了這些不同層次人物的內心相:他們都不過是在這紛亂的紅塵中隨著紅塵顛倒了本心。這顛倒,有些是他們不自知的,因為他們也只看到了“分別相”,習慣了“分別心”;有些是被迫無奈的,因為他們要在夾縫中生存下去,便要委曲求全於“分別相”,只得認了“分別心”。

鳳姐壽誕裡,一一呈現的“分別心”

九月二日,園中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並說書的女先兒全有,大家都打點著取樂玩耍。就在這熱鬧與喧囂之中,作者竟然能夠轉筆抽離,引著我們走出來,走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心境裡來反觀內心。就在這樣一個日子裡,寶玉出走。眾人都詫異,認為憑他有什麼事,再沒有出門之理。寶玉遍體純素,天剛放亮,便從角門出來,一語不發,跨上馬,出北門,沿街朝著冷清清的方向顛了下去。

這一日,寶玉的心思不在去湊他二姐姐的生日熱鬧,不在去陪他的林妹妹、寶姐姐看戲。他有心事,這心事是他心中的秘密,而這個秘密的空間於他是珍貴的。這空間裡有他對美好生命的記憶,有他心痛的反省,有他不能放下的眾生平等。其實,一個人的隱私往往是他心中最深沉地部分,只是世人易迷失,喜歡去窺探或者獵奇別人的這個部分。寶玉選擇了一種違反常理的出走,因為他覺得,只有走向清冷,走向荒涼,才能敞開自己,對話自己的本心。

萬千世相分別,本心不改。寶玉在人煙漸稀的荒郊野外進了水仙庵,立於洛神像前,不跪拜,只管鑑賞。但見雖是泥塑,卻真有那“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荷出綠波,日映朝霞”的姿態,他竟不覺滴下淚來。此時的他應該是放下了俗世的儀式與禮節,放下了外在的一切,直接進入了內心的自己,他似乎看到了死去的金釧,一個俏皮俊秀又可愛率真的女孩,一個讓寶玉見了就有些戀戀不捨的女孩。金釧是王夫人身邊的大丫鬟,盡心盡力服侍了主子十多年。那日午後,寶玉與她玩笑,說了一些比較私密的對話,沒有想到被假寐的王夫人聽見了。其實像這樣的話題在這些封建貴族主子那裡應該是些不走心的司空見慣。可是,這番話卻觸動了王夫人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她便認定金釧就是她平生最恨之流;便認定金釧是把她兒子勾引壞了的“狐媚子、下作小娼婦”。王夫人一巴掌打過去,一點回旋餘地不留地把她攆了出去。一個貴族家的大丫鬟被攆出去,便沒有了臉面。自尊要強的金釧投井而亡,用這般剛烈與決絕來洗刷無處申訴的冤辱。

鳳姐壽誕裡,一一呈現的“分別心”

這個鮮活生命的隕落不僅讓人唏噓。寶玉不掩飾對金釧的喜歡,卻在王夫人醒來後自己覺得沒趣,忙忙地逃進大觀園去了;整日吃齋唸佛的菩薩主人翻臉絕情,一念之下便斷絕了金釧的生路。只是寶玉當時不知道他會給金釧帶來怎樣的滅頂之災?只是王夫人不知道她心中的恨意深沉,雖然身在佛前,心卻早在世相中迷失。一個因為沒有“分別心”,傷及了無辜;一個因為心中烙刻著“分別相”,白白送了人的性命。

當水仙庵的老姑子為寶玉準備了香爐、香供的紙馬時,寶玉只取香爐。來至後園,他卻輾轉揀不到一塊乾淨的地方。在他心中,到底何謂乾淨呢?我想該是能夠讓他想起那個人的地方,該是能夠讓他放下那個人的地方吧!他選擇了井臺,記得金釧死前曾對他說過:“你忙什麼,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這井臺便是他心中最隱秘的留戀與傷痛。他掏出香來焚上,含淚施了半禮,回身命收了去。他這一場幾乎讓全家找翻了天的出走,只為了這一場祭奠;他這一場苦苦尋求的祭奠,儀式是這樣的簡單。

原來太多的儀式、太過盛大的排場,那些繁文縟節、那些規矩綱常,漸漸成了綁架自己也綁架別人的虛假與束縛。所有的情感、所有內心的真誠,都會被掩埋、被覆蓋,甚至被擠壓變形,直至蕩然無存。迴歸內心,迴歸平常,原來就是迴歸簡單。

鳳姐壽誕裡,一一呈現的“分別心”

無有分別心,守護平常。寶玉的這番出走與祭奠,讓我們看到了這位富貴子弟的平常心。他是從內心的情感出發,關心生命,敬畏生命。他沒有因為階級出身不同而分別待之,他無意中犯下的錯,成為他心中放不下的痛。他愛紅塵中那些美好,他總是小心守護,卻看到了殘酷的破碎。在那樣盛大的熱鬧中,在這些富貴繁華里,有誰還會記得曾經的一個丫頭?這樣微如草芥的一個生命逝去,不過若一粒塵埃飄落,瞬息之間便了無痕跡。可是寶玉記得。這記得,已經超出了主僕之情、男女之情、人之常情,是超脫了分別的眾生相之後對待生命的一份真情。

對比之下,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消逝。比如賈母等貴族主子們,總有一天也會黃土隴頭埋白骨。他們的葬禮可能會綵棚高搭、設席張宴、和音奏樂。送葬的隊伍可能會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比如此刻無比風光、無限榮寵的王熙鳳,很快便會“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無論是誰,無論哪個結局,都要落幕。所有的平生過往都會寫在塵埃之上,忽一陣風起,隕落於紅塵深處;所有過往平生都要寫在黃土之下,草木深深處,無處覓蹤跡。那麼,這浮華塵世,萬千世相,原來都要歸於平等,歸於簡單的平等。

眾生相是表,平常心是道。若說寶玉無有分別心還需要輾轉走出熱鬧才可照見,那麼黛玉的一番話便把沒有分別心詮釋到了最簡單。她看著正在上演的《荊釵記》對寶釵說:“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裡,祭一祭罷了,必定跑到江邊上來做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寶玉聽了卻又發起呆來。原來真正沒有了“分別心”,越發連地方都不用挑揀了,無論是在廟宇還是在紅塵,你只需要從眼前的繁華退守到心中的孤寂即可;你只需要從眼前的幻像中抽離出簡單的平常心即可。

鳳姐壽誕裡,一一呈現的“分別心”

淨土世界之爭全在無分別心。人本平常,因為懈怠疏忽,或一念偏差,起了波折,亦屬正常;因為努力精進,種了善因,結了善果,受到了一些尊崇,亦屬平常。平常心無造作;平常心不生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這便要求眾生隨緣而生,乃至達到萬緣放下的境界。可是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我們,很難擺脫種種逆緣而取得清淨之身,佛法告訴我們“道不用修,但莫汙染。

紅塵滾滾,願得遇素心之人,相約細數每一個晨昏;滾滾紅塵,願你我沒有分別心,從容走過每一季冬春。


作者簡介:李清雲,筆名溫暖,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現供職於青州市教育局,紅高粱文學社會員,紅學愛好者。有近百篇散文隨筆在報刊、書刊、網絡平臺發表。曾獲山東省影評徵文二等獎,第五季微刊全國徵文一等獎。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