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淮海經濟區、淮海路等中的淮海是指的什麼呢?

“淮海”這個名稱,對徐州人來說真是太熟悉了。淮海路位於徐州市區中心位置,是徐州市最繁華的商務商業街區,其規模檔次在江蘇省內僅次於南京市新街口。東起淮海廣場(徐州站),中穿彭城廣場(淮海東路與淮海西路的分界,在此與南北向的中山路交叉),西連人民廣場至西三環路,有"三場一路"之說和"十里長街"的美譽。

淮海戰役、淮海經濟區、淮海路等中的淮海是指的什麼呢?

十里長街淮海路

淮海路始建於1940年,當時從火車東站至中山路口,名為啟明路。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更名中正路。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為紀念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改名為淮海路。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淮海路向西延長,中山路口至段莊稱為淮海西路,原來的路段稱為淮海東路。

  八十年代以後,此路繼續向西開闢,延長至三環路口,全長已達6485米,仍為城區第一主幹道。

那麼,“淮海”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淮海之名最早見於《尚書·禹貢》,其記載:“海、岱及淮惟徐州”。主要是指包括淮陰與海州地區(江蘇連雲港)在內的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它東瀕黃海,西連中原,南鄰江淮,北接齊魯。

李巡注《爾雅》解“徐州”州名雲:“江南其氣躁勁,厥性輕楊……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柳宗元的《柳河東集》中記載:“海岱及淮為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

不難看出,所謂淮海,淮,指的就是淮河;海,指的就是黃海。東到黃海,西到中原,南到淮河,北到泰山的這麼一個廣大地區,就是古書中說的徐州,也就是今天的淮海地區。

淮海戰役、淮海經濟區、淮海路等中的淮海是指的什麼呢?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最後流入黃海。

今天的淮海地區以徐州市為中心,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

淮海地區是歷史自然形成的經濟區域,山水相連、習俗相似、道路相接、商旅相通,自古以來區域之間就保持和延續著密切的人際交往、經濟貿易、文化往來和社會聯繫。

有趣的是,歷史上曾有人建議將位於四省交界的淮海地區獨立設省。清末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就曾提出《徐州應建行省議》,他主張在“以徐州為眾月之星,東到海州,西至商邱,南起泗州,北迄沂水,包括蘇、皖、魯、豫四省交會之區的四十五州縣”建立行省。張謇認為,在徐州設省可以二便四要(便於裁漕督、便於練兵;“四要”是“訓農、勤工、通商、興學”)。1940年,地理學家胡煥庸也主張設立“徐淮省”。但他們的提議至今並未實現。

淮海戰役、淮海經濟區、淮海路等中的淮海是指的什麼呢?

淮海經濟區示意圖

“淮海”這一名稱也屢見於古詩文中。

《太始記》記載:“蚩尤氏乃據淮海之地以擋軒轅東進之路。”

蘇軾《和陶飲酒》詩二十首之第十七說:“淮海雖故楚,無夫輕揚風。齋廚聖賢雜,無事時一盅。誰言大道遠,正賴三杯通。時君不夕坐,衙門散刀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