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王昭潔——女 ,7歲,山東省章丘市,曾接種乙肝疫苗/漩渦中的長生生物——全國最大的乙肝疫苗企業


讓我們一起慢慢看清這個世界

財經評論 - No.16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月風投資筆記》

(一)“疫苗之王”的長生生物

7月的第三個週末,一篇《疫苗之王》在朋友圈刷屏,它揭露了國內幾名“疫苗之王”——杜偉民(康泰生物實際控制人)、高俊芳(長生生物實際控制人)、韓剛君怎樣通過資本運作等方式吃下原國有性質的長生生物,並在十年間逐步成長至中國疫苗行業的半壁江山——最大的乙肝疫苗企業、最大的流感疫苗企業、第二大水痘疫苗企業、第二和第四大狂犬病疫苗企業。

文章的高潮部分更是精彩紛呈:

1、韓剛君和杜偉民控制的江蘇延申,2009年3月曾被查出狂犬疫苗造假,18萬份問題疫苗全部已經注入病人體中,最後被處罰300萬元,總經理和5名員工判刑。但在半年後,江蘇延申重新營業,獲得防疫部門160萬人份甲流訂單;

2、杜偉民曾行賄已落馬的原藥監局副主任尹紅章47萬元,加快疫苗上市審批,豐富康泰生物產品線,最終該公司順利上市;

3、2017年11月,內部員工實名舉報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造假,國家食藥監局查實後要求吉林省局處理。結果吉林省食藥監局後對長生生物2017年11月發生的百白破疫苗造假於2018年7月進行了查處,沒收庫存186支,罰款300多萬。這時25萬支疫苗已經全部銷往山東,打入25萬多名兒童的身體;

4、國內疫苗龍頭成大生物的狂犬疫苗報價149元,長生生物報價239元,後者還要多打1針。儘管價格差距明顯,但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的市佔率依然從4%快速提升至28%;

5、2017年長生生物銷售費用5.83億,25個銷售,人均銷售2330萬元,是成大生物的47倍。

讓人歎為觀止和出離憤怒的操作手法,但是大部分人可能並不知道,長生生物的快速發展、以及它帶來疫苗之殤,其實早在2016年,就已經與山東這個地方緊密而又痛苦地糾纏在一起

一切都因疫苗而起,一切還因疫苗而終。

(二)5.7億元的山東非法疫苗案

2016年3月,山東破獲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問題疫苗案,案值高達5.7億元。

主犯龐紅衛在5年間,串聯起一個由100多名上線、200多名下線構成的地下疫苗交易網絡。這位原醫院的藥劑師,甚至把自己的女兒孫琦也牽扯其中。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這一切開始於2005年,國務院當時出臺了《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放開了人用二類疫苗的管制,允許進入市場銷售。

這項政策的初衷,是2003年SARS後群眾防疫意識覺醒的大背景下,協調疫苗市場空間大增後的各方利益:政府免費提供、義務受種的一類疫苗仍由疾控負責;公民自費、自願受種的二類疫苗則交由市場負責。

如果按照正常渠道,疫苗從生產廠家最終到達接種者手中,會經過省、市、區三級加價,零售價格一再被抬高。而龐紅衛當時的身份是菏澤市牡丹區人民醫院的藥劑師,能接觸到疫苗廠家直接拿貨,然後賣給基層防疫站或者個人,中間的差價可以說是暴利,她準確地在當地把握了這一“商機”,獲利頗豐。

——說一句題外話,疫苗尤其是二類疫苗行業至今依然是利潤最為豐厚的行業之一,長生生物的毛利率有91.59%,甚至高於茅臺的91.31%。

2009年,東窗事發,龐紅衛因非法經營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緩刑五年,並處罰金50萬元。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仍在緩刑期間的龐紅衛,後面竟然還能掀起如此巨浪,最終導致藥監局、衛計委和山東等17個省的相關責任人被問責,357名公職人員被處分。

龐紅衛被法院判決後繼續經營疫苗黑市生意,因為她深知疫苗行業的利潤空間,而且越做越大,因為這位“龐姐”的疫苗品種很全,是全國疫苗銷售圈中的知名人士。

警方後來查明,龐某母女通過聯繫國內的100餘名醫藥公司業務員等上線,購入防治流感、乙肝、狂犬等病毒的25種人用二類疫苗,每支加價1到2元,銷給國內24個省市約200多名下線。其中購入疫苗花費2.6億元,銷售金額3.1億元,違法所得近5000萬元。

2017年1月24日,濟南市中級法院認定被告人龐紅衛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龐紅衛經手的許多品種都是接近臨期的,而且全程缺乏恆溫措施。 一位辦案警察曾提到,“我們查倉庫時專門帶一個溫度計,測試當時的溫度是14℃,而疫苗的儲存溫度應該在2℃—8℃間恆溫保存。”——也就說,許多疫苗可能是無效的

一部分行業專家認為,這起山東疫苗大案,和2005年的《條例》有一定關係,它允許藥品批發企業經營、儲存、並運輸二類疫苗,而因接種二類疫苗導致異常反應的補償費用,則由疫苗生產企業來承擔。這種規定會導致疫苗批發公司的道德風險,降低疫苗儲存、運輸質量和費用,本次案件的核心焦點也在於冷鏈儲存和運輸的缺失。

於是,監管部門於2016年4月23日公佈新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要求二類疫苗開始走政府招標後統購統銷統運的模式。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新《條例》的頒佈,竟然最後催生了長生生物這樣的怪獸。

(三)為什麼都盯著山東

其實在2016年的山東非法疫苗案中,長生生物也間接粉墨登場過。當然,當時的它,是一個狂犬病疫苗市場份額僅為4%的行業後輩。

長生生物曾向山東兆信發貨69萬人份疫苗,合計金額4602萬元,疫苗主要流向山東各級疾控中心、防疫站。後山東兆信則因捲入山東非法疫苗案,已經被食藥監部門被撤銷藥品GSP認證證書。

根據公開資料,這家出現嚴重問題的山東兆信是長生生物2014年第二大客戶、201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戶。長生生物在2017年報當中,依舊將山東兆信列為第二大應收賬款債務人,欠款4745萬元;而第一大應收帳款債務人系山東疾控中心,欠款7334萬元。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無獨有偶的是,A股市場另一家明星疫苗股——沃森生物,也曾涉及山東非法疫苗案。

當時沃森生物的控股子公司山東實傑、及山東實傑的全資子公司聖泰(莆田),因深陷山東非法疫苗案,雙雙被撤銷GSP證書及《藥品經營許可證》。為此,沃森生物將商譽和無形資產共計提減值5.1億元,其2015年淨利潤也因此由-3.89億元修正為-8.41億元,甚至公司年度報告也因此被中介機構出具非標意見。

沃森生物於2016年4月底火速宣佈轉讓山東實傑股權,並在9月1日最終敲定將山東實傑的45%、40%股權分別轉讓給德潤天清和玉溪沃雲,而後者其實是沃森生物董事長、總裁李雲春旗下企業。

即使如此,山東非法疫苗案的餘波難消。公司公告顯示,2017年淨利潤虧損5.58億元,2018年上半年也僅實現7000多萬元的利潤。但是其股價,已經較2016年底翻倍,市值暴漲至323億元,萬德上顯示的2018年預期PE242.4倍。

當然,一部分醫藥研究員高度看好其13價肺炎疫苗和二價HPV疫苗的業績爆發,至於這個公司是否歷史上有過嚴重瑕疵,反而無所謂了。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包括這一次長生生物的百白破疫苗,其實早在2017年11月就已被食藥監總局通告效價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其25.26萬支百白破疫苗,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全部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為什麼,又是山東出的疫苗事故?

根據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數1786萬人,出生率為12.95‰。

而單單山東,2016年就出生177.06萬人,相當於全國的1/10,其中二孩出生佔比更是達到63.3%。山東目前的出生率已達到1991年以來最高的17.89‰,位居全國各省份之首。山東是全國最敢生孩子尤其是二胎的省份,這在出生率逐步下滑的全國來看尤為可貴。

而且,山東縣域經濟發達,城市發展以中小城市為主,房價和生活成本比北上廣以及江浙等地都要更為平穩,也有意願和能力生孩子。中小城市的疫苗消費習慣,也更願意接受當地機構的推薦而非自主選擇。

——原來如此,《疫苗之王》中曾提到:“他們生產的疫苗,每天都源源不斷,注入你和你孩子的身體中”。

畢竟,孩子才是消費疫苗的主力群體,而父母也更願意為孩子的疫苗治療支付更高的價格,相信“便宜沒好貨”的樸素真理,也是對孩子最大的愛意。

要怪,也怪不了我們新生兒為什麼那麼多吧。

(四)邏輯的部分坍塌

在2016年山東非法疫苗案引爆公眾關注的時候,財新“不適時宜”地在公眾號推送了一篇2013年的舊聞——《疫苗之殤》,講述的是攝影師郭現中歷時三年,採訪記錄的一部分“疑似疫苗不良反應及有毒疫苗”受害者案例,引起了公眾的強烈關注和充分討論。

財新在轉發這篇舊聞的時候,特意提到:“對於疫苗在生產和流通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正常疫苗的不良反應問題,目前都缺乏足夠的識別和補償。這裡我們重發這組報道,希望讀者能有些風險防範意識,更希望衛生疾控部門能拿出切實有效的行動。”

今天,有一個微博號重新轉發了這組圖片和文字,短短半天就實現了10萬轉發和10萬點贊。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而大V“和菜頭”,2016年在公眾號上寫了一篇激進的《每一個文盲都喜歡用“殤”字》,提出2016年山東非法疫苗事件其實與郭現中的《疫苗之殤》有本質區別,不能因此而否定疫苗的偉大成果和重大作用,再次引起了公眾的討論。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在這裡,筆者的觀點是:

2013年的《疫苗之殤》,其實關注點應該在於對無法100%杜絕的疫苗不良反應的合理補償以及救助機制,以及對違法有毒疫苗的嚴厲懲戒;

2016年的山東非法疫苗案,本身屬於二類疫苗,而且冷鏈缺失僅僅導致疫苗失效,與有毒疫苗並無直接聯繫。但其底層邏輯是:藥企生產的疫苗沒有問題;

2018年的長生生物事件,它動搖了這一層底層邏輯,藥企生產的疫苗一旦在工藝上有問題的話,可能一隻腳已經邁入了有毒疫苗也就是《疫苗之殤》的討論範疇了。

但是無論如何,筆者依然認可疫苗的偉大作用以及其對人生命質量的顯著提升,預防接種是一門被歷史數據和現代醫學充分證明的科學技術,所有家長都必須堅持給孩子做必要的疫苗接種。人類歷史上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

1974年,英國有報道稱接種白百破疫苗後發生36起嚴重神經系統反應。電視新聞持續報道此事,公眾喪失信心,導致接種工作中斷,接種率從81%大幅下降到31%。但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下滑,發病率由之前的1/10萬上升至100/10萬~200/10萬,從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日本在同一時期也因為媒體報導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應而發生了與英國幾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種率從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現1.3萬餘病例,41人死亡的後果。

林肯在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曾演講到:“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可以永遠欺騙有些人,卻不可以永遠欺騙所有人(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其實從身邊的經驗來看,舊聞《疫苗之殤》和山東非法疫苗事件雖然在短期內引起了公眾的恐慌心理,引起了大家是否應該打疫苗的爭論。但是從長期來看,絕大部分的年輕父母,反而能更為理性地看待疫苗,包括它的收益和風險。這也是A股市場今年疫苗股行情的一個邏輯基礎,市場真真切切地觀察到了大家的防疫需求和優秀品種的爆發機會。

但是,這一個邏輯基礎,卻被一家上市公司的惡意造假事件,給徹底擊垮了:人們並不是不相信疫苗的效果,而是可能不再相信國產疫苗的效果。類似於,人們並不是不相信嬰兒奶粉,而是因為三聚氰胺事件不再相信國產嬰兒奶粉

諷刺的是,環球時報曾批過《疫苗之殤》,認為山東非法疫苗案,其問題出在流通領域,許多媒體將其與疫苗不良反應混為一談,容易扭曲公眾對於疫苗的認識。但是這次的千里之堤,正式潰於疫苗企業自身的蟻穴,因為有問題的疫苗,其不良反應的概率,有可能會大幅提升,從而變身成為有毒疫苗。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五)旦種暮成的長生生物

新頒佈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要求,各省疾控機構通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招標採購疫苗;縣級疾控機構與疫苗生產企業簽訂採購供應合同。

簡單的說,新《條例》將二類疫苗的所有權限,都上收至省級平臺,而權力的集中,有可能產生了各種灰色交易的滋生空間。

長生生物的2017年年報中提到:為提高品牌影響力,增加銷售份額,公司的推廣費由2016年的2.02億,激增至2017年的4.42億元人民幣;會議費為7284萬元,同比增加2884%;最後公司總銷售費用達到5.83億元,25個銷售,人均銷售2330萬元,是成大生物的47倍。這一數據變化的背後,恰好是疫苗流通體制的變化。

再疊加了民眾對於疫苗理性消費需求的提升,以及山東為代表的新生兒浪潮的到來,長生生物的旦種暮成,以狂犬病疫苗為例,3年內市場份額從4%暴漲至28%,也變得可以理解了。

馬克思曾說過:“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對了,長生生物的毛利率是93%。

(六)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1990年11月,美國正式建立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正式建立,要求疫苗生產者、醫療人員需將自己發現的疫苗接種不良事件記錄進該系統,同時也鼓勵疫苗接種者本人及其家屬全部參與進反饋工作中。

從VAERS系統建立的十年間,美國共接種了19億份疫苗,VAERS共計接到了12萬份左右的疫苗安全事件報告,多數報告內容為接種後的發熱或過敏反應,嚴重不良事件極其罕見。這些數據經系統處理之後面向公眾和研究者及時公開,極大緩解了擔心疫苗存在問題的恐慌情緒。數據還可以幫助疫苗公司發現實驗中未曾注意到的安全問題,對之後的疫苗研發帶來幫助。

VAERS的數據還包括了疫苗生產商所提供的信息,因此類似此次長生生物事件如果發生在美國,則同一批次的所有藥品極其編號都可以進行查詢,可將危害降至較低的水平。

為了避免受到不良疫苗傷害的家庭陷入困境,減輕民眾對疫苗不必要的恐慌,美國政府還於1986年出臺了《國家兒童疫苗損害法案》,隨後成立“疫苗損害補償信託基金”,基金的來源是對列入《疫苗損害一覽表》的疫苗收繳每計量0.75美元的稅金,並將稅金用於並非由疫苗企業過錯產生的接種傷害。該法案正式實施以來,平均每名受害者獲得了813970美元的賠償。

大概的規則是:疫苗企業無過錯但造成接種者受損,美國政府基金提供賠償;疫苗企業過錯造成的傷害,企業自己承擔責任。不會出現接種疫苗導致重大疾病之後無人問津,以至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情況發生。

這些都是國際經驗上非常行之有效、成熟運作數十年的疫苗行業管控思路,一切的宗旨都是打消大眾的顧慮,保護弱勢群體。

畢竟信心一直比黃金都珍貴。


與之相對的,在山東(還是山東),曾經有一起狂犬病疫苗致盲事件。

2005年6月22日,8歲的夏富興被家裡養的一條狗咬傷。當天下午,夏的母親辛庭慧領著兒子來到一家單位衛生所分次注射了狂犬疫苗。

7月30日吃飯時,辛庭慧突然發現兒子在桌子上亂摸著找筷子和碗。她趕緊和丈夫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兒子的一隻眼睛視力降到0.1,另一隻僅有光感。在經歷多方求治後,2006年1月,夏富興在北大一院眼科做腦組織活體檢查,最終診斷為:狂犬疫苗導致的視神經損害,即視神經萎縮,免疫介導性炎性病變。2007年前往最高院司法鑑定中心,鑑定結果同樣肯定孩子致病與所扎的狂犬疫苗有關。

隨後,辛庭慧夫婦起訴了該單位,該單位共計賠償夏富興損失765390.55元,老老實實地付了。隨後該單位咽不下氣,轉而起訴了狂犬疫苗的製造企業,法院一審判決該藥企需負擔76.54萬元的80%。

藥企提起上訴,理由包括衛生所“可能從其他銷售者處購買的產品或假冒偽劣產品”、“北京法源科學證據鑑定中心的鑑定結論...不具備證明疫苗本身存在質量問題的證明效力”等等,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採信這些理由並判決該藥企無須承擔責任。

你猜的沒錯,這家狂犬病製造企業就是長生生物。

一頭是一度失明的孩子和痛苦的家長,一頭是隻執行打針卻負責全程賠償的單位衛生所,一頭是權威鑑定報告認為有關聯但是無責的市值百億上市公司。

你說,哪家疫苗企業不愛山東呢?

但是誰家的孩子不是寶,哪家的孩子才是草。

山東的孩子像根草

【疫苗之殤】王昭潔,女 ,7歲,山東省章丘市,乙肝疫苗。

2013年3月6日,王昭潔已經7歲,卻連喝水都要父母用針管注射到嘴裡,每日在院子裡房子裡漫無目的的徘徊。

參考文獻:

[1]. 《疫苗之王》,獸爺,2018年

[2]. 《山東疫苗案主要嫌犯龐紅衛:涉非法經營達3.1億》,新京報,2016年

[3]. 《二類疫苗的管理漏洞這樣堵行不行》,健康報,2016年

[4]. 《長生生物捲入山東疫苗案 69萬支疫苗經涉案公司流入山東》,界面新聞,2018年

[5]. 《沃森生物轉讓山東實傑股權 力消山東疫苗事件影響》,證券時報,2016年

[6]. 《2016年各省份人口大數據:山東最敢生二孩 山西人口出生率達10.29‰》,第一財經,2017年

[7]. 《疫苗之殤,誰來緩解民眾恐慌》,網易回聲,2016年

[8]. 《男孩注射3針狂犬疫苗雙目失明 向診所索賠92萬》,半島晨報,2008年

[9]. 《疫苗之殤》,財新,2013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