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孩子的「小動作」,一眼就能讀出他的內心「大戲」

在1對1的教學環境中,一般只有學生和老師,因此兩個人的聲音和動作都會放大。

這就意味著,我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言語反應和肢體反應,來時刻調整我們兩個人的互動狀態,知識傳授的速度和方法。

久而久之,學生不說,我也能通過他們的一些動作,猜到他們的想法,比如他想休息,他不感興趣,他懷疑你……

我們現在就和大家聊聊學生在課堂的上的那些微動作,背後透露出他怎樣的心理。如果孩子平時和你溝通時也出現這些微動作,你需要注意了!

動作一 | 揉眼睛

這是反對的信號,代表學生對你的說法或觀點表示不贊同、不耐煩、不想和繼續聊下去(類似的動作還有左右搖晃頭、玩弄手指或筆、抖動大腿腳)。

看懂孩子的“小動作”,一眼就能讀出他的內心“大戲”

如果你批評他某個問題,發現他之前沒什麼反應,但現在開始揉眼睛了!那可得小心了,需馬上改變自己的話題——馬上轉折去表揚他,或者轉變教學任務。比如可以提前或延後下一部分的知識點,或者問問他哪裡沒聽懂,交流一下彼此感受。

動作二 | 轉向腳&反重力腳

一隻腳或者兩隻腳的腳尖調整到遠離你的位置上,是很強烈的暗示,想要離開。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馬上宣佈下課休息(一般學生在上課1小時後,或者準備上廁所,或者打電話的時候,會出現這個“腿法”)。

看懂孩子的“小動作”,一眼就能讀出他的內心“大戲”

如果上課2小時到了,你發現他坐在椅子上,一腳前一腳後,重心放在拇指肚上。人其實會在感興趣的事物面前做出這種動作。這可能代表已經做好準備,可以出發了。

看懂孩子的“小動作”,一眼就能讀出他的內心“大戲”

這個時候,如果上課進程很好,那可以讓他在2分鐘之內總結上課的重點,如果發現了他的小缺點也可以這個時候強調懲罰,因為一個人有急事,很想馬上結束進程,這樣會“答應”很快,比如:如果你下次作業還出現粗心大意的低級錯誤,就加練這種類型的題!

看懂孩子的“小動作”,一眼就能讀出他的內心“大戲”

學生雙腳沒有離開的傾向,證明他正專注學習

動作三 | 不信任的表現

斜眼瞥視,一般是表示懷疑、疑問和不信任。有些戴眼鏡的學生還喜歡從眼鏡片上方窺視,好像要把老師的一言一行“看”得更清楚一些;

有些學生還可能用食指觸摸鼻子,顯得“裝腔作勢”,並伴隨著身體動來動去;還有的學生礙於面子,不敢明顯的表示不滿或厭煩,但是會用腳來回踢地面。

比如在我講題的時候,“氣氛”這個詞,應該讀一聲,但是小L同學堅持說,學校老師總是讀四聲,我就說,那就是她錯了。她就馬上斜著眼睛看我,我就停下來,先強調“這個字,只有一個讀音(明確觀點)”,然後說,“不過,為了讓你印象深刻些,我們可以一起求證”。

看懂孩子的“小動作”,一眼就能讀出他的內心“大戲”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停下來跟學生一起求證。一方面經過這個過程會更加明確你的權威,另一方面假如自己真的錯了,也要謝謝“小老師”能改正你的錯誤,這樣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

不過,老師們最希望看到的是,同學們能直接反饋自己的感受。

“老師,我想休息一下”、

“老師,我想上廁所”、

“老師,你這裡講的內容我不是很懂…”

互相信任,彼此尊重,才是雙方皆舒服的教學環境。學生可以表達真實感受,可以與你溝通交流,遇到難題,大家一起解決。就算現在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也可以認真告訴他理由,讓他能安心地理解和接受。

瞭解詳情可在文末留言,關注明師教育,更多小升初、中考、高考資訊明師教育第一時間傳遞給你!明師教育,強教研,強教學,強能力,強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