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長春長生公司的疫苗問題,揭開了這個龐大產業鏈當中的問題一角,一石激起千層浪,就如之前的幼兒園問題一樣,凡是涉及到兒童健康和安全的問題,總會惹怒平時隱忍的民眾,對子孫後代的健康置若罔聞,在孩子的保命疫苗裡面撈取利益,這種行為在任何一個民族裡,都不會被容忍。

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連續的幾天內,眾多關於疫苗的新聞、八卦、深度調查、國家政策等充斥在所有我們能夠接收到的信息渠道,有人在表示憤慨,有人在實地調查,有人在呼籲和譴責,也有人在默默的蹭熱度,蹭個流量。

有朋友問我,你怎麼不寫一個關於疫苗的事情?作為一個醫藥行業圈外人,一個不是很懂生物醫療的人,我在想,我能寫點什麼?我無法像學醫的人那樣,分析一下疫苗的利弊,無法像學化學的人那樣,去研究一下疫苗化學成分,無法像搞物流的人那樣,指出冷鏈運輸的問題,更無法像記者那樣,深入事件的背後去挖掘事實真相。

呼籲嚴懲作惡者?呼籲強化監督?呼籲加強立法?可能過不了多久,這個傷疤漸漸好了之後,人們會選擇最讓我們省力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遺忘。不僅僅作為一個善良的民眾擅長遺忘,就連我們生存的這個系統,也非常擅長。有細心的朋友截了兩張有趣的圖,就很說明問題——

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當然,如果我們有一些技術能力的話,可以做得更多。已經有黑客黑掉了涉事公司的官網,還有些技術宅們著手整理數據,尋找那些問題疫苗的流向——

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當然,科技公司可以聯手監督機構,用現在最流行的那些技術概念,AI、區塊鏈等等,將每一支疫苗上鍊,做到全程可追溯,就如當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我也有幸參與了一些牛奶企業的品牌重樹。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透明工程。開放自己的工廠,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奶牛的生活環境,牛奶的流轉過程和最終罐裝的生產線。希望經歷此次疫苗風波之後,這個行業也能透明起來。

疫苗事件,除了憤慨調查譴責和蹭熱度我們還能做什麼

其實,大部分的民眾,都跟我一樣,沒有生物醫藥專業的判斷能力,沒有高超的計算機技術,沒有更多的信息和證據,我們在等待著最新的信息,我們在等待著處理的結果,我們在等待著能否出臺一些法律法規以避免這類事情的再次出現。除了等待,我們真的就什麼都做不了麼?

前些日子,有一則新聞,說是未來會逐漸實現每週四天工作制,我們有三天的休息時間。隨著社會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被不同程度從為生存工作當中解放出來一些,可以有更多的娛樂、休息的時間,那我們到時候,還拿著這些時間去譴責,去等待麼,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有一個有趣的概念,叫做Civil Society,被翻譯成公民社會,更貼切的應該叫做公民社團。是指圍繞共同的利益、目的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行為集體。它不屬於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屬於盈利的私營經濟的一部分。換而言之,它是處於“公”與“私”之間的一個領域。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為了社會的特定需要,為了公眾的利益而行動的組織,諸如指慈善團體、非政府組織(NGO)、社區組織、專業協會、工會等等。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大政府、小社會的模式。政府什麼都要管,從審批到監督再到執法,這也造成了很多事情,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我們要一直處於等待的狀態,等待著政府把事情做了。而我國對於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又略有些嚴格,民眾自發地組織起來,去解決一些問題的渠道和通路並不是很暢通。

但是,互聯網的發展,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來說,給公民社團重新賦能,對於有心的民眾,可以不用去走流程審批,獲得一個社團的資格。用聊天群組,可以組織起一個小團體,用一些應用、小程序,可以實現一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用自己的手機就可以完成視頻和音頻的記錄,用自媒體就可以搭建起一個輿論的監督通道。

在商業飛速狂奔的路上,一定要有某種力量,對金錢,對慾望進行限制。政府的監管當然必不可少,但政府與商業利益之間的博弈,往往會產生一種曖昧的態度。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股力量,公民自身聯合起來,形成一些具有目的性的團體,比如監督幼兒園,比如尋找丟失兒童,比如監督疫苗領域的信息披露等。

這樣,我們就不再是僅僅在事發階段,轉轉朋友圈表示憤慨和譴責,如果有心去改變,這個時代已經賦予我們足夠的空間和技術手段去探索作為一個公民在這個國家的發展當中能起到的監督作用。只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少看兩集電視劇或綜藝節目,少打兩把遊戲,少去幾次KTV,少喝幾頓酒,集合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個人貢獻出自己的一些業餘時間,就能形成一些自主的社會力量,不論大小,都可以在社會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時候,實現在倫理道德層面為廣大民眾發聲的目的。

回到疫苗事件本身,也許我們只需要建立一個公號,收集那些因為注射疫苗而出現問題的家庭的情況,把他們做成簡單的故事和信息包,分類歸檔。如果有餘力可以為他們募捐救助或提供法律援助,如果沒有,僅僅是信息收集也足夠了。在這個時代,信息就是力量,在確鑿的一條條證據面前,沒有誰可以否認,也沒有人能逃脫。

在譴責涉事企業和督促政府解決的時候,作為公民,我們應該意識到,時代已經走到了一個岔路口,我們具備了一些時間和能力,與其等待,不如走出去行動起來,明確自己關心的問題,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確定一些合理合法的方式,讓這個時代看到公民覺醒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