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在中国,以北京天安门为起点,想任意一个方向开车而行,不出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体验到极度的繁华和滞后,空间上的差异带来的分裂和冲击,会让人在惊讶之余陷入深思。

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但只要打开某个新闻客户端,沉浸在新闻当中,不出一个小时,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被现代化所撕开的裂痕,贸易战、土耳其经济的崩溃、国内房市股市一片哀号,亚运会高歌猛进,娱乐节目、电影大片火热向前。

70后的盛宴,商业大佬们的明争暗斗,80后的彷徨,独生子女必须要生二胎?90后的污名,跨掉的一代又轮到我们了,00后的急迫,世界的舞台应该是我们的了。

世界在残酷和疯狂中运转,社会在崩塌和建设中穿行,而我们在幻灭与希望之间游走。

买房、租房、不炒房,房市、房事、房吞噬

房子,是什么。是家的标志?是结婚的先决条件?是每天的栖息之所?最近关于房子的话题,几乎触动了所有人的某一个神经。房价究竟是会涨还是跌,政策努力的在调控,要平抑房价。某房企高管跳槽,放出言论,房租被人为抬高,一片哗然,房子还能不能放心租了。又有传闻某些地方将炒房视同犯罪处理,炒房炒出罪了,谁还敢入手?

打开电视,经常能看到一种调节类节目,一般都是一家人产生了纠纷,有很多专家从中调解。这里面大部分的问题根源,是利益的划分,而这利益的表现,往往都是房子。房产作为现代人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导了多少悲欢离合,人间悲喜剧数不胜数。房子,汇聚了亲情和爱情,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两个情感,和两种社会关系。房子是我们生活的主要背景,甚至这个背景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前景。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发挥了房子的那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们的情感物化,房子化。

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除了主动的在追逐着房子,还有时候,我们被房子所胁迫和驱赶着。在北京,无论是繁华的CBD、副中心的通州、烟火气的簋街、科技感的上地、金融化的五道口、去工业化的石景山、别墅林立的顺义,都有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住着他人的房子,找着他人的房子,在租约到期钱,祈祷着房东不要狮子大张口。

这样的房市,并不像买房子的那种火,在租房的世界里,房子像是水,随时可以浇灭一个人生活的梦想。刚刚毕业奋斗中的程序员,画家村中描摹的艺术家,酒吧中等待被发掘的歌手,他们都是跟生活的期望,以及跟他们有着同样情况的人挤在别人的房子里。在理想中,也许有那么一栋房子,让他们永远可以避免被胁迫,被赶走,正是这样的情绪,深深的烙印在心中,成为必须要买房的唯一理由。

房市的起落,牵动着普通人的生活,也牵动着他们的房事,生存和繁衍,两大主题,几乎都逃不开房子,就这样,现代人逐渐地被房子吞噬。把自己交给房子的希望与幻灭当中,为房而生,有房才生。

三胖、川普、贸易战,股市、庄家、黄晓明

王菲低声唱到,没有什么永垂不朽,而活久见的东西其实也并不新鲜。三胖带领着朝鲜迎来了改革开放,放弃核武,跟川普会面,就像四十年前的大国,这条路线,不知道会走多久。而这出政治偶像剧中的另一端,那个留着一头金黄秀发的川普,虽然不被看好,却带着他那商人般的政治觉悟,把中国拉入了贸易战的泥潭。

虽然大家都说中国股市跟经济的正向关联没有那么强,但腾讯都跌的让人肉疼,股市在贸易战、经济政策和房市的拉扯下,一头向下,义无反顾。而这时候,半路又杀出个黄晓明。都说他几个亿的理财,交给了不良代理人,绞杀韭菜,这是要包饺子的节奏。在众人纷纷的指责中,大家又回到那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韭菜的记忆只有七秒。

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看看乐视网就知道了,这个几乎没怎么赚过钱的企业,能够在股市掀起百亿的浪潮,而创始人贾跃亭出走美国,开创新的梦想,竟然还有人为他买单,真是世说新语,有的人在做着自己的梦,而贾跃亭做着别人的梦竟然也做的那么成功,割韭菜的功力跟黄晓明的代理人不相上下。

每一年,都会听到经济很差,市场崩溃的说法,可市场还是在继续,就算1930年的美国,崩溃了,跳楼了很多,但人们还是走了过来又将近一百年,美国又将迎来一个历史大牛。所以这个世界,虽然是经济的世界,但本质上是人的世界,经济可以崩溃,但是人还是要活的,要吃饭的。收入变差、财产缩水,财富的梦想可能会幻灭,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凭一口气、点一盏灯,人还在,希望就在。

市场很差,差到很难赚钱。但也没有很差,至少还能让人吃得上饭,这就足够了。

甄嬛、延禧、如懿传,解放、me too、要平等

延禧攻略火了,一如当年的甄嬛传,再如当年的还珠格格,而后的如懿传,马上接上了这口气。很早以前,都说韩剧是女性的A片,随着我们的文化崛起,穿越、宫斗已经逐渐取代了韩剧,牢牢地占据了人们的闲暇生活。

延禧攻略跟流星花园有什么关系?跟来自星星的你有什么不同?本质上都是一个故事原型——爱上霸道总裁。在这些片子里,乾隆已经不是乾隆,F4也不是花美男,都教授也不是外星人。他们跟漫威里的钢铁侠一样,都是一个符号,用DC的角色来命名,就是super man。就像被死侍吐槽具有性别歧视的Xman一样,这里面强调的是一个全能的男性形象,他们或许可以上天入地,或许富可敌国,或许权倾天下。

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这些片子都是一种女性的视角,在叙述着如何跟这个super man开展爱情、生活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在成长,而男性的变化却很少,为了争夺super man这个性资源,女性角色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这也就是成为宫斗戏中最好看的部分,矛盾的源泉。

在宫斗剧平行的现实世界中,大洋彼岸的那一端,掀起了一场me too运动,而在国内,也接连有众多的各个圈的人载在男女问题上。这两个世界里面的故事,就像DNA双螺旋一样扭曲着,在故事里,男权压抑着女性的成长,在男权阴影之下,女性谋求一种妥协,而观众看的却是津津有味,把屏幕中那种权力化的男性和物化的女性所产生的戏剧冲突,当作生活的消遣。与此同时,谴责着现实社会中的男权现象,抵制骚扰,谋求解放和平等。

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也许有的人愿意看杉菜的倔强、愿意看甄嬛的独立意识,他们说自己看的是女性的成长与解放,但却不知这剧本身的文化框架本身,就是一种对男人力量的崇拜和女人物化自身的贬低。我们痛恨双重标准,但这样的事情却反反复复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一方面啃食着男权制造出来的甜品,一方面又指责男权的霸凌。

就连在一个选秀节目中国新说唱里面,也处处充斥着所谓男rapper和女rapper的区别。这可能不能怪制作方,像宫斗剧这样的内容,因为观众喜欢,制作方才会去做。所以在大众层面,在大众文化领域,女性的觉醒和解放,还都是空谈。

女性的权利究竟在当前的这个社会如何体现?正视当前男权的力量,承认这种力量,并在这样的力量之下寻求一种男女的平衡,而不是绝对的追求平等。这样才是希望之路。

独生、二胎、全放开,大学、养老、还有谁

都说80后是这个时代最苦逼的一代,作为初代独生子女,还没有来得及沾沾自喜获得红利,就赶上了大学扩招,父母下岗,房市改革,社会化养老等等。最近又有舆论,将生育的责任推给了他们,对于人口下降和老龄化的危险,年轻的一代人要站出来,主动承担人口增长的重任,要生,更要多生。不行出点政策,你不升就扣你钱。

八零后的幻灭与希望:房市股市贸易战、延禧如懿生二胎

这一代人,显然是崩溃的。一对独生子女夫妻,要抚养四个老人、养育两个以上的孩子,在进入父母退休了之后,两个人的收入要养活至少八个人。随着即将迈入40岁的门槛,这代中年人即将被残酷的现实所碾压,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留给他们的资源也不多了。

这代人究竟会变成愤怒的中年,还是温和的中年,究竟会幻灭还是会重新上路,可能他们也身不由己,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之上,他们只是一艘艘小船,面对生活的难题如履薄冰。

再见,80后。我们的时代还没到来,却已谢幕。

置身其外、身处其中

此时无论你是喝着咖啡,吃着马卡龙还是喝酸梅汤吃肉夹馍,生活就像口中的食物,在一点点的向下流逝,好,或者不好,盛景或是败局,只要嘴还长得开,空气流的进,一切就照旧。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一切看似杂乱无章,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无法独善其身,也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什么。

如何在这种矛盾中,更舒服的生存,in and out,也就是身处其中、置身其外。要投入,要在社会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但又要置身其外,不能将外物看作是自己,房子、爱情、事业这些都不能等同于我们。人生四件事,吃饭、睡觉,思考、做事。吃饭睡觉无法避免,而思考做事就是我们的全部,跳进去做事,跳出来思考。

在逆流中奋力,在顺溜中清醒,世界不可能因为什么突然崩溃,但我们自己会,所以身处其中,体会世界的美好,置身其外,感受独立的自我,也许会让我们更适应这个剧变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