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模式是否可行?看看德國是怎麼做的

1970年以來德國房價走勢基本平穩,漲幅較小,期間雖然經過三次相對較大漲幅週期,如1971~1981年累計上漲1.1倍,1987~1994年累計上漲35.8%,2009~2017年上漲35.7%,但是總體回調從來沒有超過10%,作為全球以本幣和外幣計價都最穩定的市場,其發達的租賃市場起著重要的錨定作用。

為保障國民租房,德國19世紀制定《住房租賃法》起初規定3年內房租累積漲幅不得超過30%,2012年12月規定房租3年內漲幅不得超過15%。2015年租金剎車法再次規定房東再出租住房,租金最大上調幅度不得超過當地標準房租的10%,目前租賃人口占56%左右,首都柏林的租賃人口達到86%,漢堡為77%,高於其他發達國家40%-50%的水平。

長租模式是否可行?看看德國是怎麼做的

德國租賃住房的供給來自於私人住房和政府提供的住房。德國房地產稅收制度完善,持有環節的稅率達到2.3%,業主需要把閒置多餘房屋拿出來出租收取租金來彌補持有稅收成本,同時還能享受更大的稅收優惠。慕尼黑、漢堡的租金回報率達到3.5%和3.8%,柏林達到4.3%,業主具有足夠的租賃積極性,柏林190萬套公寓中85%用來出租。到2016年,德國存量住房4170萬套,戶均套數約為1.02套。德國家庭小型化,但房屋居室結構偏向3、4、5居室。這意味著儘管戶均套數只有1.02套,但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6.5平方米,人均租住公寓面積達到44.6平方米(2014年),高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有這麼大的居住空間,德國租房並不困難,租金自然也不會太高。德國租金佔家庭可支配收入比重為27.2%,柏林為28.9%,漢堡為29.4%。

長租模式是否可行?看看德國是怎麼做的

在德國租賃的收益並不比買房少,買房的必要性不高,再加上政府對租房還有補貼,大量可以買房的人仍然會選擇租房。從房價收入比來看,按照德國家庭年收入為50352歐元計算,慕尼黑和柏林的房價收入比也僅有7.2左右,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過去十幾年德國房價保持平穩,漲幅很小,房價不漲導致房屋缺乏投資價值。同時,租房也能夠享受到同等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德國地區之間差異小,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置較為均衡,社會福利和保障均等化,租房和買房都能夠無差異享受。再者租房市場秩序比較規範,租房的權利能夠得到法律保護。德國《住房租賃法》規定,一般的房租合同都無限期,承租者可提前幾個月提出退租要求,出租者除非特殊情況,不得因為其他租房者願意支付更高的租金而與現有承租者解除合同。

長租模式是否可行?看看德國是怎麼做的

版權說明:再次感謝原作者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或文末留言),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