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價格暴漲,又是包裝背鍋?能否用在貨運上降低成本?

據央視財經報道,近期雲南昆明很多中成藥紛紛漲價。例如,天麻祛風補片從14元漲到28元,桑菊銀翹散從20元左右漲到了近40元,清肺化痰丸從7.2元漲到24.5元,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也上漲了一倍左右。

此外,吉林敖東近日也下發通知,其拳頭產品安神補腦液也漲價了。根據通知,自2018年9月15日起,該產品10ml*10支規格的零售價格將調整為32元/盒。據瞭解,其目前的零售價在25元左右,漲價幅度將近30%。

中成藥價格暴漲,又是包裝背鍋?能否用在貨運上降低成本?

隨著中藥材價格上漲,國內中成藥出現大範圍漲價。8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中成藥品種的價格有所提升。據北京市東城區國大藥房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複方片仔癀軟膏10g的售價從此前的40多元漲到如今的59.8元。“都漲了,就沒有不漲價的。”上述工作人員說道。事實上,中成藥價格上漲現象在全國各地多有發生。據央視財經報道,昆明中藥廠生產的天麻祛風補片、六味地黃丸、桑菊銀翹散零售價格在昆明市場翻了一倍。

資料顯示,中藥作為我國民族醫藥產業,長期以來都是國內醫藥政策扶持的重要領域,中藥主要由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三部分組成。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成藥生產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6585億元,預計2018年中成藥生產業銷售收入總額將達到7931億元,到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9.62%,2020年銷售收入將達到9509億元。

在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看來,原料價格的上漲是多家藥企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從近日上市藥企公佈的2018年半年度報告來看,包括雲南白藥、通化金馬、麗珠集團等,均有提到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

中成藥價格暴漲,又是包裝背鍋?能否用在貨運上降低成本?

昆明中藥廠商務部總監表示:“六味地黃丸漲價主要是受人工上漲,影響較大。全都是靠低附加值的藥材品種,裡面那些原料,主要是受人工成本的影響。”同時,他表示,對比2016年的價格,紙箱價格已經上漲了55%,紙盒也上漲了20%。可見,人工成本和包裝材料的提高,是中成藥漲價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資料顯示,今年1月,全國約57家紙廠的廢紙價平均上漲了30-180元/噸,以廢紙為原料的瓦楞紙箱價格也開始上漲;今年5月,成品紙市場再掀漲價潮,白板紙、瓦楞紙、箱板紙等價格全面上調。各紙種漲價幅度在每噸100-300元不等。

受上述因素影響,行業內眾多以生產中成藥為主的企業對旗下產品均進行了相應的調整。2018年3月1日,以中成藥為主營業務的佛慈制藥發佈《關於產品提價的公告》稱,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情況,公司決定對濃縮丸、大蜜丸以及口服液等多種劑型的100多個產品進行全線提價;2018年7月31日,雲南白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雲南白藥對部分核心產品進行了適當提價。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人工成本等企業運營成本不斷上漲,未來一段時間內,藥企尤其是中成藥企業的產品漲價趨勢還將持續。

但是成本上升的話看,一般還是由生產成本決定,像是原材料,倉庫管理,物品運輸等。但說到物品運輸,我們可以用“一路好運”,省時省事省力。一鍵聯繫合適的貨運車進行配送。

那麼大家還有什麼好的運輸渠道嘛?歡迎在底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