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爲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爲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週五早上,做好早飯收拾停當屁滾尿流把孩子送進學校大門的80後“叔叔阿姨”,終於有了點開手機,看一眼朋友圈的時間。《28年後重看《灌籃高手》,才明白青春就是用來失敗的》已經刷屏,伴著《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的背景音樂,躲在辦公桌後面掩飾著自己的激動心情,思緒卻已經飛到那年夏天,放學後騎車狂奔回家打開電視追《灌籃高手》的時候。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明天很可能不會更好,最後很可能會失敗,還是要不停不停地向前走。”一邊灌著推送裡一句句“雞湯”和“雞血”,一邊把“續命”的美式咖啡一飲而盡,刷到推送的末尾,已經是閱讀量已經是10萬+。趕緊放下了手機,打開電腦繼續“不停不停地向前走”。

一樣的週五早上,少女們在街上朱一龍“優酷會員首席驚喜官”的戶外廣告前合影留念。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除了微信朋友圈,她們還把這些“合影”發到“超話”裡“打卡”,只不過在合影裡她們的臉都被自己P上貼紙擋住,只為“彙報”哪裡有偶像的戶外廣告——“明明是兩個人的電影,她們心甘情願沒有姓名。”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另一邊這廣告中朱一龍代言的優酷會員卡上線兩秒即告售罄,而取得了這場“戰役”勝利的00後少女們,依然不敢停歇,努力的“輪博”、“刷播放量”、“為愛禿頭”,為自己的偶像爭取著“開屏廣告”“解鎖驚喜”,為證明偶像的人氣,努力貢獻著“流量”。“為了哥哥衝鴨!”“小籠包(朱一龍的粉絲名稱)決不認輸!”看上去有些詼諧的口號,看上去竟也讓人覺得被“熱血”感動。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曾經的少年情懷讓人心潮難平的“灌籃大賽”,和如今同樣炙手可熱的“流量大戰”。今天,你被誰刷屏了呢?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蹭熱度”“蹭流量”是件被大家反感的事情,“蹭情懷”也是。但“情懷”有可能造就流量,而製造流量事件本身,多年以後被回憶起來,也可能成為一種“情懷”。就像每個暑假如約而至的《西遊記》《還珠格格》《新白娘子傳奇》,當時哪一部又不是當得起一句“萬人空巷”的“流量擔當”?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李易峰在參加優酷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期間,感慨了一句“時間帶走了我的流量”。這句話立即上了熱搜。一位曾經的“流量”明星能說出這樣“透徹”的話,讓人對他刮目相看。“流量”是一定會隨著時間的遞進而漸漸消退的,但“情懷”卻不一定與時間成反比。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灌籃高手》的刷屏,與《這就是灌籃》以及衍生節目《灌籃高高手》紀錄片《灌籃吧兄弟》等的播放量,就明確的告訴著所有人“也許被時間帶走的流量,會以某種形式封存起來,當有人釋放那個開關,它又會以別的形式迴歸”。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李易峰的感慨也代表了很多80後對“流量”的困惑。就像前面提到的“頂級流量”朱一龍,已經30歲的他在這個圈子已經默默的努力了十年,對自己的一朝“爆紅”都沒有過期待,同樣讓人看不清的,電視節目收視率是“玄學”,電影票房是“玄學”,“爆款”推送是“玄學”,那些真真假假的“流量”數據,迷惑了大家的判斷。很多80後在對於“紅”這件事的判斷上,顯然沒有做到“四十不惑”。無論鋪天蓋地的“數據”是怎樣的,總要一邊感嘆著“看不懂現在小朋友的審美”,一邊懷疑自己的口味已經被市場“邊緣化”,逐漸淪為“非主流”。感嘆電影“狗血”要被懟,感嘆新晉女明星長得沒有辨識度要被懟,感嘆流量小生“娘”也要被懟。一邊在朋友圈刷著“櫻桃小丸子最終沒能和滑輪同學在一起”,一邊在內心追問究竟什麼才是主流受眾?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而在“熱血”的00後心裡,大人的那個“主流社會”裡,朋友圈充斥著不願瞭解“哥哥們”就質疑他們實力的人,那些動不動就站在制高點掌握話語權的大V,隨隨便便DISS哪個明星就可以輕易上熱搜,足以毀掉年輕的粉絲們熬夜“控評”“反黑”,用心維護了好久的成果。雖然“人微言輕”,但數量巨大且願意“發聲”的粉絲們確實是娛樂圈的“主力”。

80後:為青春不冷 00後:支持偶像“為愛禿頭” 今天,你挺誰?

“除了流量,我們沒什麼能為偶像做的了”!在YC超星價值榜上,在“《鎮魂》女孩”的熱捧下,朱一龍在YC超星價值榜的綜合排名從6月初的200名+,飆升到第二名。之後一直居高不下,在粉絲力排行榜上更是穩居榜首。而曾經在超星榜登頂的蔡徐坤、同樣擁有頂級流量的楊超越等,無不揹負著各種“質疑”,卻因為年輕且巨大的粉絲群體而格外“能打”。我對在大眾眼裡已經成為“錦鯉”的楊超越在節目中的一段話印象格外深刻:“你們隨便怎麼質疑吧。我粉絲給我投的,我就坐那,我跟你說我不怕。”吸引粉絲的支持也是一種能力,有了這種能力的明星真的不應該“害怕”。

“情懷”也好,“流量”也好,都是能夠引起共鳴的法寶。沒有人的“愛”應該被質疑。當年為了湘北籃球隊熱血吶喊,為了問題少年們成為灌籃高手激動流淚,這種行為其實和現在為心愛的正能量偶像“做數據”“打榜”努力貢獻自己微薄力量是一樣的。這只不過是80後的青年和00後青年不同的對“偶像”愛的表達,為所謂哪個是“白月光”,哪個是“硃砂痣”,都是同樣的真摯和珍貴。

所以,還是那句話“情懷”和“流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只要曾經付出過真情實感,都是寶貴的回憶。所以今天,你到底被誰刷屏,被誰感動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