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监管趋严,外汇代理商的险中求存法则!

全球监管趋严,外汇代理商的险中求存法则!

随着外汇的渗透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监管愈发成为当前外汇零售行业的焦点话题。监管对于一个合规的市场来说是正常的事情,并且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地改革中。从CySEC宣布禁止交易赠金并设置50倍杠杆上限,到NFA要求美国外汇经纪商公布更多数据,再到ESMA落实禁二元期权、限杠杆的监管新规,可以发现行业监管愈发严格。在全球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外汇经纪商将如何应对呢眼前的一切呢?

监管愈加严格

8月1号欧盟ESMA颁布的新规正式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

1. 禁止向零售客户推销、分销或出售二元期权。

2. 限制向零售客户推销、分销或出售差价合约(CFDs)。限制交易差价合约(CFDs)的激励措施,如赠金营销。ESMA新规要求,针对零售客户,经纪商必须将主要货币对(直盘)杠杆从现有的200:1下调至30:1;将次要货币对(交叉盘)、主要指数及黄金等交易杠杆下调至20:1;其他指数及大宗商品被下调至10:1;加密货币交易杠杆限制在2:1。

塞浦路斯证监会(CySEC)

CySEC在2016年12月底颁布对外汇、差价合约(CFDs)、二元期权等塞浦路斯投资公司(CIFs)的交易杠杆比例及赠金等行为做出了新的监管要求。

伯利兹国际金融服务委员会(IFSC)

伯利兹国际金融服务委员会(IFSC)于2017年2月开始任何持有IFSC监管牌照的衍生品公司的监管资本将从100,000美元提高至500,000美元。这一新规的对象包括外汇、期权、期货、差价合约(CFDs)等经纪商。

新西兰金融监管局(FMA)

新西兰金融监管局(FMA)自2017年12月1日起,任何新西兰或海外公司都必须取得FMA授权牌照,才能向新西兰公民合法提供短期金融衍生品(清算时间在3天内)。”

日本金融厅(FSA)

日本金融厅(FSA)决定在2017年9月起将日本外汇保证金行业的交易杠杆倍数下调至最高10倍,缓冲期为一年。

美国国家期货协会(NFA)

美国国家期货协会(NFA)2017年12月提出规定,要求在美国营业的外汇经纪商必须向他们的客户提供每笔交易的具体成本细节,无论客户是否需要这一信息。外汇经纪商需要向客户披露所有的佣金、手续费等各种形式的成本费用。

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

今年4月4日起对零售场外(OTC)衍生品客户资金进行改革,禁止经纪商动用客户资金作为运营资本,同时规定任何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AFSL)的公司都必须执行新的客户资金报告义务。

行业寒冬?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真正的寒冬是行业的下游所造成的,而并不是受行业上游的变动影响的。所以,第三方支付通道严查也好,监管政策趋严也好,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说,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寒冬。只要投资者有这方面的需求,国家政策又没有明令禁止此类业务的开展,那么就算不上真正的寒冬。

一方面监管趋严,会使得风险变得小一些,合规发展,对行业的长久发展是有利的。监管的目的不是打压整个行业,而是让这个行业、这个市场更健康地运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另一方面零售外汇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的投资(投机)需求,它是投资(投机)方式之一,这种需求衍生出了零售外汇交易市场,这种需求一直存在,那么这个市场就不会消亡。

行业寒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冷,做好自己。

如何应对

经纪商业务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么好做,尤其是现在的竞争环境;资管公司也并不是所有的都靠谱,高回报率刚性兑付存在风险;行业的监管趋严已经是事实;第三方支付通道也不是特别顺畅。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人的投资需求是旺盛的。

现在国内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这么旺盛,如何让更多的交易者在外汇保证金中赚钱,如何让更多的投资者愿意从事外汇保证金交易,这是需要行业去思考的问题。未来的零售外汇行业,必将随着行业信誉的重塑,而回到稳定、健康、阳光化的轨道上来,这也将为未来零售外汇行业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