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評論」望苗計收:扶貧「畫餅」真的不能「充飢」

精準扶貧進入決勝階段,各地扶貧幹部紛紛出真招、見真效。但半月談記者同時發現,一些地方滿足將預期收益當作扶貧成效:果苗種下去、牲口剛養上,就開始宣傳扶貧收益,而忽視技術、市場、氣候等因素,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

古語有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告誡後人,做事要腳踏實地。“果苗種下去、牲口剛養上”,確實是邁出了扶貧第一步。但是,如果僅僅滿足於第一步,就無異於“畫餅充飢”了。如此扶貧,難逃形式主義之嫌。而且,與精準扶貧完全背道而馳。

幹部如果只是為了考核而扶貧,必然做不出真成績。扶貧工作的目標是扶貧工作的動力,而不是投機取巧的渠道。領導幹部要沉下心去,研究市場和技術;要紮根基層,主動推進扶貧產業。如此,才能真正收穫扶貧成效,才能為群眾創造“真金白銀”。

與此同時,“畫餅”式扶貧還暴露了扶貧幹部扭曲的政績觀,有些急功近利。扶貧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產業發展也需要長期的培育,久久為功。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客觀的問題,廣大扶貧幹部要頭腦清醒,樹立風險意識,不能產生產業引進來就是成績的想法,更要在研究市場信息、產業管理、技術學習等方面下大力氣。

雖然扶貧幹部是扶貧的主力,但是,要讓精準扶貧走得更加穩健,還需“內外兼修”,組織也必須加入這場“扶貧攻堅戰”。首先,嚴把考核關。不能只看報表、只聽彙報;要深入基層,看結果。其次,獎罰分明。扶貧工作也要有規可循。對於不講原則、好高騖遠、人沉不下去、心定不下來的扶貧,要予以必要的警示教育,與其職務晉升、工作成果聯繫起來。最後,營造精準扶貧大環境。只有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剷除虛浮作風和形式主義扶貧。

扶貧工作要看結果,更要重過程。天上的鳥不是盤中的菜,表中的數字不是群眾手中的票子。幹部必須認識到“畫餅”式扶貧不是在“充飢”,而是扶貧的大敵。扶貧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只有腳踏實地、真心實意地做好扶貧,才能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才能早日完成脫貧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